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B4J170)

作品数:15 被引量:227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钛仁陈素华李自珍柴秀梅闫伟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草原
  • 5篇典型草原
  • 4篇植被
  • 4篇干旱
  • 3篇典型草原区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草原区
  • 2篇植被变化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沙尘
  • 2篇水分
  • 2篇水分亏缺
  • 2篇牧草
  • 2篇内蒙古草
  • 2篇内蒙古草原
  • 2篇内蒙古典型草...
  • 2篇净第一性生产...
  • 2篇亏缺
  • 2篇降水

机构

  • 7篇中国气象局
  • 4篇兰州大学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生态与...
  • 2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阿拉善盟气象...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内蒙古气象信...
  • 1篇锡林浩特国家...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7篇张钛仁
  • 6篇陈素华
  • 4篇闫伟兄
  • 4篇柴秀梅
  • 4篇李自珍
  • 2篇张化
  • 2篇张明伟
  • 2篇董章杭
  • 1篇王永利
  • 1篇申彦波
  • 1篇颜亮东
  • 1篇李朝生
  • 1篇魏玉蓉
  • 1篇师桂花
  • 1篇张佳华
  • 1篇王冰晨
  • 1篇王英舜
  • 1篇杨丽萍
  • 1篇蒋建莹
  • 1篇张永霞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暖季蒸降差的时空分异被引量:6
2008年
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蒸降差变化,对探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分循环和草原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0-2004年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及其周边38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暖季(4-8月)的潜在蒸散量及相应的蒸降差,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旋转正交函数(REOF)研究蒸降差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暖季蒸降差的主要空间异常型表现为全区一致偏高或偏低,这是典型草原区主要的空间型;暖季蒸降差空间分异大致可划分为4个异常区即北部区、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区;随时间的推移暖季蒸降差有降低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闫伟兄陈素华乌兰巴特尔张化张永霞
关键词:典型草原潜在蒸散时空分异
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6
2008年
基于典型草原区的锡林浩特气象站1953-2003年的逐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应用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模型,计算得到1953-2003年以锡林浩特为代表点的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表明:1)利用温度和降水建立的NPP模型在典型草原区模拟结果与实测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2)近50 a来,典型草原区植物主要生长季气候的变化特点为:春季明显增温,夏秋季降水减少。但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对NPP的影响趋势并不明显,而是更多的影响到具体年份的NPP变化,表现在从50年代至今NPP变幅增大。3)对于地处半干旱区的典型草原来讲,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为降水量,合理的水热配置最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云文丽侯琼乌兰巴特尔
关键词:气候变化典型草原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锡林浩特、镶黄旗、察右后旗气象站1993-2003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1993-2003年典型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了模型在同一个植被类型区域不同点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以点代面去预测一个区域的牧草产量会导致估算结果较粗,误差较大;(2)当地的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温度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降水,温度的变化对NPP值的影响不是很大。
云文丽王永利侯琼李飞王冰晨
关键词:内蒙古典型草原
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吉日嘎朗图镇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的基本情况,以该镇为例探讨了加快农村牧区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建立和推行农村牧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为全面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依据。
张钛仁王瑞姚俊李自珍董章杭柴秀梅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
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沙质荒漠化影响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灾难。它不但是个环境问题,还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已有的诸多研究结论,人为因素是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实例,着重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当使用改变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系统,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人类活动中的滥垦、滥牧、滥采和滥伐等行为,破坏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人类盲目和过度使用土地和工农业建设,导致该地区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不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致使气候变暖等4个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我国西北地区沙质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和防治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宏观措施。
张钛仁张玉峰柴秀梅李自珍
关键词:荒漠化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1981-2000年NDVI数据,分析了西北地区植被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植被季节性变化与气温季节性变化一致,植被分布与降水分布一致。干湿指数计算结果在半干旱区和NDVI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湿润春季和夏季,陕西境内植被覆盖度有明显增加;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有不同程度减少,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增加,说明降水对该区域植被有重要影响。新疆大部分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50 mm的极端干旱区,NDVI对这些区域由降水引起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反映不敏感。由此可见,西北半湿润半干旱区NDVI变化对降水反映最敏感。
张钛仁张明伟多福学
关键词:植被变化NDVI降水
近60年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变化及路径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利用1951-2010年地面气象月报资料,根据北京发生沙尘天气情况下周围观测站发生沙尘天气的概率空间分布推断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移动路径的方法,得到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通道是张掖—民勤—鄂托克前旗—大同—北京和锡林浩特盟二连浩特市—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张北—北京这两条路径之间。该区域内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漠是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沙源地。
张钛仁张明伟蒋建莹
关键词:沙尘天气沙源地
1981-2001年西北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植被是西北地区维持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显著,通过监测植被的动态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变化的趋势。本文利用1981-2001年的NDVI数据和同期相应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呈现明显的季相变化特征,在夏季尤其是7-8月,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植被覆盖达到最大值;从年际变化来看,春、夏两季的干、湿年份对比中,干旱年份植被生长比湿润年份差,并且夏季的差异比春季更明显,此外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在研究期内的1981-1995年总体向改善的趋势发展,1996-2001年有退化的现象。
张钛仁张佳华申彦波多福学
关键词:植被覆盖气温降水
气候变化对青海天然牧草影响研究被引量:53
2007年
根据青海省4个牧业气象代表站点1988-2005年天然牧草数据和同期气候资料,分析了青海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青海省牧草发育期、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南东部地区影响牧草返青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而青南西部和环湖地区牧草返青期的早晚主要受制于水分条件;两地区牧草黄枯期出现的迟早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终日相接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牧草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水分条件,年降水越多,牧草产量越高;青南东部的半湿润地区,温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降水对产量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省半湿润牧业区,随气温升高,牧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场载畜量有所上升;但在干旱、半干旱牧业区,气候变暖加剧草地水分的散失,牧草的生长发育受阻,产草量下降,同时,优良牧草在草场中的比例下降,杂类草的数量和比例上升,草场朝不良方向演替,呈现退化趋势。
张钛仁颜亮东张峰李朝生董章杭柴秀梅李自珍
关键词:气候变化天然牧草
基于SPAC原理建立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近20多年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及牧草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和简化的水量平衡方法,建立了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需水量及生长季内草地蒸散系数(Kc)随时间变化经验方程,确定出不同草原类型区需水量和Kc系数,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4—9月的需水量分别是390 mm、360 mm和180 mm,平均Kc系数为0.62、0.58和0.30;以SPAC理论为基础,给出草原旱情指数(K)的计算方法,结合牧草减产率(I),提出干旱等级指标,当0.8>K≥0.6、25%K≥0.4、45%65%时为重旱。经3 a的使用检验,指标的一致性达到75.3%,与牧业气象报表描述的旱情基本吻合,结果比较理想。
侯琼陈素华乌兰巴特尔2
关键词:干旱指标草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