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225008)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3H指数:6
- 相关作者:方桂珍张锐马英梅戴晓峰李宏振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聚乙烯亚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胆红素吸附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基团、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将PEI接枝到MCC上,制得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PEI-MCC,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对PEI-MCC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EI-MCC的合成条件为:在N2保护下,环氧化纤维素(EC)与PEI的质量比为1∶6,反应介质为pH值1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 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 h;过滤产物,水洗至中性,40℃真空干燥24 h,得微黄色固体粉末PEI-MCC,此时结晶度为78.36%,含氮量5.27%。静态吸附测得PEI-MCC对胆红素吸附容量为9.23 mg/g,吸附达平衡的时间为4 h。
- 李宏振方桂珍李俊业马英梅马艳丽金钟玲
-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胆红素
- 二乙烯三胺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将微晶纤维素制备成2,3-二醛基氧化纤维素,再将2,3-二醛基氧化纤维素的6位羟基氯化,进行多胺化反应,合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二乙烯三胺基纤维素(DETA/MCC)。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纤维素的醛基含量为81.02%,二乙烯三胺基纤维素的含氮量为15.22%;红外谱图证实胺基已接枝到纤维素上;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二乙烯三胺基纤维素结晶度为58.29%,比微晶纤维素(MCC)的结晶度有所下降;静态吸附测得: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吸附温度为37℃,胆红素浓度为0.1g/L,动态吸附实验在2h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为8.44mg/g。
- 都馨遥方桂珍李宏振
- 关键词:纤维素二乙烯三胺胆红素吸附剂
- 聚乙烯亚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脲酸的吸附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基团、以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将PEI接枝到MCC上,制得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聚乙烯亚胺/纤维素(PEI/MCC)。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对PEI/MCC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对脲酸的吸附性能。PEI/MCC的合成条件:在N2保护下,环氧化纤维素(EC)与PEI的质量比为1∶6,碳酸钠0.047mol,1,4-二氧六环20 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EI/MCC对脲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含氮量与吸附容量成正比,对脲酸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53 mg/g。
- 李宏振方桂珍马英梅李俊业马艳丽金钟玲
-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
- 双醛氧化纤维素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双醛氧化纤维素为载体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研究了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微观结构及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为4 h,[酶]/[载体]=1:15(g:g)时,固定化酶的活力最高为0.517 U/g。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固定化酶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双醛氧化纤维素的醛基与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发生共价反应形成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β-半乳糖苷酶经过固定化后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增强,米式方程分析表明,β-半乳糖苷酶经固定化后与底物的亲和力降低,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力为63%。
- 郭庆启张娜方桂珍
- 关键词:Β-半乳糖苷酶固定化
- 3,5-二硝基苯甲酸氧化纤维素酯的稳定性研究
- 2009年
- 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条件下,采用UV法,以238nm为测定波长,分析pH值、水解时间以及放置时间对3,5-二硝基苯甲酸氧化纤维素酯(DCNB)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6h内,在pH值分别为1、2、8的缓冲溶液中,DCNB的水解率分别为0.06%-0.11%、0.01%-0.03%、3.01%-3.50%。室温放置6个月后,37℃时DCNB对肌酐、尿素的饱和吸附容量与新制的DCNB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由此证明,DCNB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戴晓峰李俊业张锐方桂珍
- 关键词:水解时间水解率
-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对乳糖酶的固定化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乳糖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分析了固定化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向0.5 g羧甲基纤维-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酶液2 mL,固定9 h;再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戊二醛,交联3 h时,固定化效果最好,酶活力为0.023 5 U/g;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50℃,pH值为7,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9;固定化酶的pH值稳定性优于游离酶,热稳定性低于游离酶;重复使用3次时,稳定性较好;固定化米氏常数(Km)为0.705 1 mmol/L,较游离酶有所减小,表明底物与固定化酶亲和力增加,利于酶促反应进行。
- 张锐陈振宁方桂珍马英梅戴晓峰
-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乳糖酶固定化
- 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的合成及对尿酸和砷(Ⅲ)的吸附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将2,3-二醛基氧化纤维素的6位羟基先用二氯亚砜氯化,然后多胺化反应制备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YXA2.3)。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分析和光电子能谱检测,并在透析液和纯水中对尿酸和砷(Ⅲ)分别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水中,当尿酸浓度为1.0 mg.L-1、吸附温度为37℃、透析液pH值为7,动态吸附实验在8 h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为20.5 mg.g-1;当砷(Ⅲ)浓度为20.0μg.mL-1透析液时,动态吸附实验均在8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吸附容量分别为411.0μg.g-1。由此可知所研制二乙烯基三胺基氧化纤维素具有分别吸附尿酸和三价砷的功能。
- 高坡方桂珍贾力维赵路阳
- 关键词:尿酸
- 纤维素苦味酸醚的合成及对肌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经环氧化和醚化反应,制备了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苦味酸醚(MCC-PA)。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氮质量分数为优化指标,考查了物料比、氢氧化钠(质量分数36%)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纤维素苦味酸醚制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合成条件为:m(苦味酸(PA)):m(环氧化纤维素)=5:1,NaOH用量为30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h,此时产物的氮质量分数为2.22%。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条件下,测定了纤维素苦味酸醚对肌酐的吸附性能,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纤维素苦味酸醚对肌酐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8h,对肌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49mg/g。
- 李俊业方桂珍李宏振金钟玲刘建威
-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苦味酸肌酐
- 苦味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酯的制备及其对尿素和肌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6
- 2012年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高碘酸钠为选择性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制备氧化的羧甲基纤维素。再将氧化的羧甲基纤维素6位的羧基进行酰化,与苦味酸反应制备复合型靶向口服吸附剂苦味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酯。通过XRD、FTIR、元素分析及化学官能团测定(碱熔法测醛基含量)等方法对苦味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酯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苦味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酯已生成;在模拟人体生理介质的条件下,测定苦味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酯对尿素和肌酐的吸附性能,对尿素和肌酐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0h和6h,醛基含量为75.23%。对尿素和肌酐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6.08mg/g和2.10mg/g。尿素在氧化CMC-PA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ich方程,说明主要为化学吸附且吸附指数(1/n)小于2,表明吸附为"优惠吸附"。
- 戴晓峰方桂珍
-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苦味酸肌酐尿素
- 没食子酸微晶纤维素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2010年
- 用可再生资源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含抗氧化基团的没食子酸作用,合成一种新型没食子酸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磷钨酸三种催化剂对产物的影响,以酯化度为考察目标,对合成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没食子酸和微晶纤维素用量比等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没食子酸和微晶纤维素的反应物配比(GA∶MCC)为4∶1时,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相对于没食子酸质量的10%,在温度120℃下,反应10 h,没食子酸微晶纤维素酯的酯化度最高。通过红外检测,合成产物红外谱图中1680 cm-1处有酯中C=O伸缩振动吸收峰,证明没食子酸与微晶纤维素不是机械混合而是化学合成。
- 刘宁方桂珍
- 关键词:没食子酸微晶纤维素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