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SJB8200013)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永明万国海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刑事责任地位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我国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后果,具有静态性,无法反映可谴责性成立的过程,这是由二元分立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决定的。大陆法系刑事中,责任的概念与犯罪是同一的,责任以犯罪成立的方式存在,责任的罪责要素贯穿于犯罪成立的三个条件中,责任塑造了犯罪构成,因此责任反映出可谴责性成立的过程,其过程性、动态性特征尤为明显。这是由西方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决定的。在犯罪论体系重构以及中国义务本位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刑事责任研究的思维进路必须被改变,使得对其研究进入真正的问题域,从而改变刑事责任在刑法中地位弱势和内容空洞的状况,祛除没有学术价值的无谓争议。
- 高永明
- 关键词:刑事责任思维模式
- 惩罚的起点——刑事法治视野下刑事责任起点的新思考
- 2008年
- 刑事责任的起点应该具备支撑刑事司法和罪刑法定的价值前提。传统有关刑事责任起点的观点不利于刑事司法的运作和对人权的保障,是对刑事责任客观性的误解,不合法的应然性意义,因此必须被抛弃。刑事责任起点的确立应在符合支撑刑事司法运作和罪刑法定的价值前提下进行,因而合理的结论是法院的有罪判决生效之时。惩罚的起点是有效的判决而不是行为的发生,这是刑事法治的必然结论。
- 万国海高永明
- 关键词:刑事法治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概念的清理与厘清被引量:15
- 2009年
- 通过文献分析,我国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研究水平上,研究方法单一且落后。大陆法系刑事责任和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基于不同的理论平台,并不能进行单纯的类比,二者的生成都是语境性的,是不同文化语境的产物。我国传统刑事责任是个伪命题,其传统的概念必须被改变,应实现概念的从结果到过程、从对行为人处遇到对行为人定罪的转变,如此才能相应的真正改变刑事责任研究地位上形式主义和内容上的概念主义。
- 高永明万国海
- 关键词: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