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车玉川宋强孟丽霞刘抗许东蓓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中心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暴雨
  • 1篇大暴雨
  • 1篇12

机构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作者

  • 1篇程鹏
  • 1篇刘新伟
  • 1篇许东蓓
  • 1篇刘抗
  • 1篇孟丽霞
  • 1篇宋强
  • 1篇车玉川

传媒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8.12”甘肃大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2010年8月10~13日,甘肃省河东出现了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是舟曲山洪地质灾害气象应急响应开始后迎来的第一场区域性暴雨过程,对前方救灾抢险工作造成严重威胁。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特征、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了暴雨过程的中尺度云团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但大暴雨出现时段集中,雨强大,危害性强。副高强盛,北部冷空气分裂南下,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频繁,是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500 hPa锋区和700 hPa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暴雨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低层正涡度区、水汽辐合、上升运动、正螺旋度中心以及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为暴雨产生创造了热力、动力和能量条件。此次暴雨的触发机制是低层中尺度切变线的发展和维持、偏南暖湿气流的增强,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大气上下层抽吸作用。多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沿700 hPa切变南侧发展东移,表明本次大暴雨过程中存在明显中小尺度系统,其中低层气旋式辐合、高层辐散流场的配置是降雨范围及强度增大的重要原因。
许东蓓刘抗孟丽霞车玉川程鹏刘新伟宋强
关键词:大暴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