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67)

作品数:14 被引量:430H指数:13
相关作者:任建业张青林佟殿君贾红义陆永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8篇凹陷
  • 3篇东营凹陷
  • 3篇油气
  • 3篇惠民凹陷
  • 3篇渤海湾盆地
  • 2篇地层
  • 2篇动力学背景
  • 2篇断陷
  • 2篇新生代
  • 2篇松辽盆地
  • 2篇坡折带
  • 2篇厘定
  • 2篇勘探
  • 2篇层序
  • 2篇成藏
  • 1篇低位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9篇任建业
  • 5篇张青林
  • 4篇佟殿君
  • 3篇贾红义
  • 2篇陆永潮
  • 1篇宋鹰
  • 1篇李国栋
  • 1篇陈海云
  • 1篇雷超
  • 1篇谭明友
  • 1篇李亚哲
  • 1篇阳怀忠
  • 1篇侯艳平
  • 1篇胡德胜
  • 1篇于建国
  • 1篇王明君
  • 1篇韩波
  • 1篇路慎强
  • 1篇史双双
  • 1篇林松辉

传媒

  • 5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构成样式分析——以泌阳凹陷核三上段为例被引量:13
2005年
层序地层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如何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陆相裂陷盆地是当前一个热点课题 ,近年来国内外对陆相裂陷盆地层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沿着活动断层走向和倾向上的变化是控制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发育样式的两个主要因素。在走向上 ,断块中部断层活动性最强 ,构造沉降最大 ,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也最大 ,沉积物大多短源供给 ,以发育 型层序为主 ,向着断端 ,断层的活动性逐渐减弱 ,上盘下降和下盘上升速率相对减小 ,形成相对低地 ,是沉积物优先通过的场所 ,以 型层序发育为主。沿着倾向上 ,靠近断层的陡坡带断层活动性强 ,位移大 ,发育 型层序 ,向着远离正断层的缓坡带 ,构造活动性逐渐减弱 ,基底沉降减小 , 型层序样式发育。 型层序的下切谷和盆底扇以及斜坡扇是良好的储集体 。
侯艳平任建业张青林罗家群
关键词:可容空间层序样式地层层序泌阳凹陷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S_(6′)界面的构造变革意义被引量:46
2004年
以三维地震剖面的解释为基础 ,在东营凹陷古近纪裂陷期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了一条在全盆地范围内可以追索对比的区域性不整合界面S6′,该界面构成了盆地沙三段的底界 .盆地充填地层的厚度和构造应力场分析揭示 ,S6′界面将盆地古近纪同裂陷期的演化划分为 2个不同构造应力场控制的裂陷幕 ,即裂陷Ⅰ -Ⅱ幕和裂陷Ⅲ -Ⅳ幕 .前者受控于近南北向的拉伸应力场 ,形成了分别由NWW向的陈南断裂和石村断裂带控制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 ;后者受控于NW -SE向的拉伸应力场 ,形成了由NE向的断裂系统控制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 .S6′界面的发育是区域性的 ,在渤海湾盆地和中国东部的许多盆地中均可追索 ,其发育的时代为中始新世晚期 (43.5Ma) ,并且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新生代期间的一次重大的运动学调整的时间一致 ,因此 ,S6′界面的识别有可能为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
任建业
关键词: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
东营凹陷弧形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对低位域砂体的控制被引量:38
2004年
东营凹陷的弧形断裂系统由三个环带组成,由于这三个环带中断裂的同沉积活动导致了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的发育,并进而对沉降中心、生烃中心和砂体均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已发现的大型低位扇体沿环带分布,并受断裂坡折带的控制。因此,沿层序界面,从构造坡折带向凹陷中心方向是找寻大型低位扇储集体的主要区域。文章总结了陡坡断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模式和缓坡构造坡折带两种成藏模式。前者储集体主要由坡折带上广泛发育的低位砂岩复合体组成,其中的扇三角洲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浊积扇的扇中部分是最有利的油气储层;后者储集体主要由由下切水道充填砂岩体、水下扇、废弃型三角洲等砂体组成。这些砂体均是良好的油气储层,并具有相似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任建业张青林陆永潮
关键词:储集体断裂坡折带东营凹陷水下分流河道低位扇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沉降中心的分布及其构造控制被引量:17
2006年
以准噶尔盆地21条典型的地震剖面上的329个取数据点资料为基础,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侏罗系西山窑组地层进行了沉降史回剥分析。从回剥的结果来看,盆地的沉降速率在不同时期显示出显著的不均一变化,其中在西山窑二段地层沉积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盆地南缘平均为70~90m/Ma,北缘及腹部地区只有30m/Ma左右;在西山窑一段地层沉积时期,盆地南缘的沉降速率则达到了120m/Ma,北缘及腹部相比前一阶段则没有太大变化。由此可以确定玛湖凹陷、乌伦古坳陷和昌吉凹陷是盆地在西山窑组地层沉积时期的沉降中心,盆地南缘的昌吉凹陷则是最主要和最大的的沉降中心。进一步分析,这些沉降中心的形成明显受到了周缘山系逆冲推覆作用的构造负载和盆地基底构造的制约,使盆地形成了隆坳相间的古地貌格局。由于沉降中心是低位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部位,从而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方向。
佟殿君任建业李亚哲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盆地模拟沉降中心隐蔽油气藏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被引量:32
2005年
晚期强烈构造反转是十屋断陷构造发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干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先进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反转构造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和研究。将研究区反转构造划分为四个反转构造带,在对反转构造样式再认识的基础上在十屋乃至松辽地区新发现了欺压式断层和截断型反转构造两种反转构造样式。进而将反转构造样式除坳陷层滑脱褶皱外,依据反转过程中形成的逆断层与早期伸展断层的组合关系归纳为五种类型:复活型、前展型、后展型、欺压型、截断型。并对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区内反转构造具有十分有利的成藏条件且四个反转构造带具有不同的圈闭类型和油气聚集特点。初步建立了十屋断陷基于反转构造的油气成藏模式,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张青林佟殿君王明君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聚集成藏模式十屋断陷松辽盆地
济阳坳陷新生代褶皱—冲断构造的厘定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以钻井和三维地震剖面的解释为基础,在济阳坳陷首次发现了在沙四段沉积末期形成的近南北向分布的、由东向西逆冲的褶皱-冲断构造,该构造代表了盆地古近纪充填序列中一次重要的构造反转事件,是济阳运动在该区重要的地质表现;通过界面年龄的确定和区域板块构造运动的分析,认为该期构造事件的发生具有区域性,而且与晚始新世初期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重大的运动学调整过程密切相关;该期构造反转事件的确定对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和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意义。
任建业
关键词:动力学背景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隆起带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49
2004年
重建了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过程 ,提出在盆地古近纪同裂陷期充填序列中 ,沙三段底界面S6′界面具有构造变格意义 ,过该界面盆地的构造应力场发生了由近南北向拉伸到NW—SE向拉伸的转换。在此基础上重新解析了盆地中央背斜隆起带 ,并指出中央背斜带是一个复合的构造系统。其东段的辛镇背斜的性质为受控于陈南铲式断层的大型伸展断弯褶皱 ,主要的活动期为Ek—Es下3 时期 ;而其西段为东营—梁家楼—现河弧形生长滑脱断裂系统的组成部分 ,主要形成于Es上3 —Es2 沉积时期。上述认识对于中央背斜隆起带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建业张青林
关键词:东营凹陷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被引量:133
2004年
断陷盆地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 ,盆地中各种类型的坡折带均有其发育的构造背景和控制机制 .以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的分类方案 ,描述了各类构造坡折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机制 ,建立了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发育的综合模式 .断陷盆地中的构造坡折带可分为断坡带、弯折带、挠曲带和枢纽带 4种类型 .断坡带受控于断陷盆地内各种类型的同生断裂作用 ,弯折带则与主控边界断层的几何学形态密切相关 ,形成于铲式正断层控制的断层上盘内 ,而挠曲带与基底正断层的隐伏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 3种类型的构造坡折带都是由盆地上盘的变形作用所产生的 ,而枢纽带的发育则是盆地上盘的旋转掀斜作用引起的变位所致 ,同时这类坡折带发育于主边界断层为陡倾平面状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内 .构造坡折带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和组合样式决定了盆地的可容空间和物源系统 ,因而制约了沉积物的分散过程和砂体的分布样式 .揭示构造坡折带与沉积相的展布关系 ,将有助于阐明盆地内部沉积体系分布规律 。
任建业陆永潮张青林
关键词: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
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8
2009年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部黄骅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在叠前三维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建立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该系统分为南部伸展滑脱系统和北部伸展滑脱系统,南部滑脱系统以羊二庄滑脱断裂为主体,连接张东断裂、张北断裂、赵家堡断裂等伸展断裂组合而成,北部滑脱系统以沧东断裂为主体,连接大张坨断裂、海河断裂、港西断裂、港东断裂、南大港断裂等伸展断裂构成。在平面上两大滑脱系统各自构成一个帚状断裂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叠瓦式几何形态,与次级断裂常构成"Y"型或复"Y"型组合样式,向深部会聚到主滑脱面。歧口凹陷古近纪时期变形基本都限定在区域性底滑脱界面之上,并具有多层次滑脱构造特征,控制和影响了歧口凹陷不同级别的构造形态和组合样式,同时对盆地的沉降过程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为本区的油气储集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的动力学条件。
艾能平任建业祁鹏史双双佟殿君胡德胜
关键词:歧口凹陷渤海湾盆地
断裂及岩浆活动对幔源CO_2气成藏的作用——以济阳坳陷为例被引量:17
2005年
尽管CO2气在地壳浅层运聚成藏与常规的烃气相似,都要求有丰富的源、储层、圈闭、输导系统和盖层,但在成因或来源上与烃气有天壤之别.通过对与CO2气田(藏)有关的深大断裂、火成岩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岩浆是CO2运移的载体,火成岩的发育则是断裂时空同步活动的重要标志,幔源CO2气的成藏要素最为重要的是“运”,即要有直接或间接与地幔相连的深大断裂,而且,作为一条断裂通道的活动要时空同步.故而CO2气田(藏)的形成,同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断裂对CO2气田(藏)形成的控制作用表现为:(1)深大断裂控制CO2成藏带;(2)边界断裂及其派生的不同方向、不同级别的断裂控制了盆地内CO2气田(藏)的形成与分布.
林松辉
关键词:岩浆活动深大断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