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973)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邱凤仙杨冬亚笪祖林史成亮曹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东南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聚氨酯
  • 5篇荧光
  • 5篇荧光光谱
  • 5篇稀土
  • 5篇光谱
  • 4篇配合物
  • 2篇旋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能
  • 2篇乳液
  • 2篇三阶非线性
  • 2篇三阶非线性光...
  • 2篇树脂
  • 2篇水性
  • 2篇水性聚氨酯
  • 2篇偶氮
  • 2篇热光效应
  • 2篇稀土铈
  • 2篇聚电解质
  • 2篇光学

机构

  • 14篇江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现代农业装备...

作者

  • 14篇邱凤仙
  • 12篇杨冬亚
  • 5篇笪祖林
  • 3篇管义钧
  • 3篇史成亮
  • 3篇曹国荣
  • 2篇张清
  • 2篇吴冬梅
  • 2篇朱复红
  • 2篇柳金花
  • 2篇张伟
  • 1篇顾晓仙
  • 1篇李萍萍
  • 1篇王星
  • 1篇周钰明
  • 1篇姜逸倩
  • 1篇张勤勤
  • 1篇葛昌宏
  • 1篇顾建林
  • 1篇许和平

传媒

  • 2篇化工科技
  • 2篇化工时刊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聚氨酯工业
  • 1篇Chines...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链含偶氮生色分子的聚电解质的合成及表征
2009年
合成了偶氮苯生色分子4-羟基-4'-偶氮苯甲酸,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生色分子与环氧氯丙烷和α-甲基丙烯酸反应,合成了含偶氮支链的聚电解质(APE)。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 is)等分析手段对中间产物和APE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APE进行了热稳定性表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89.7℃,表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张清陈向晶姜逸倩邱凤仙
关键词:聚电解质侧链差示扫描量热
新型旋光偶氮聚氨酯的合成、热光性能及色散研究
2010年
以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和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方法,合成含偶氮基团的生色分子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胺(NPDA)。将NPDA与手性试剂L(-)-酒石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新型旋光偶氮聚氨酯(OAAPU)。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PDA和OAAPU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OAAPU进行了热稳定性表征,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5.1℃,表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采用ATR技术,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波长和不同温度处的折射率(n),得到了相应的热光系数(dn/dT)。由Sellmeyer色散方程得到了聚合物体系折射率的色散曲线和Sellmeyer系数。结果表明,该材料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和全光开关具有一定的意义。
曹国荣管义钧张伟柳金花邱凤仙杨冬亚周钰明
关键词:聚氨酯热光效应折射率色散
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及热光性能
2009年
合成了侧链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示差量热扫描、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了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和一系列单波长光下的热光系数;利用折射率和热光系数,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数、介电热光系数、体积热膨胀系数和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10.0%)的聚合物溶液在自然光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9816^-4.1449)×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85~9.66)×10-7℃-1;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单波长(632~532 nm)光照射下的热光系数值为(2.6784~2.9973)×10-4℃-1,体积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率为(4.12~5.22)×10-7℃-1.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酰亚胺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开关材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邱凤仙杨冬亚笪祖林李萍萍
关键词:热分析介电常数
Y型偶氮旋光聚合物的合成及热光性能研究
2010年
以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和苯胺为原料,采用重氮-偶合反应方法,合成有机生色分子:4-(4′-硝基-苯基二氮烯基)-苯胺(NABA)。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将NABA、手性试剂L-(-)-酒石酸、丙烯酰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制备Y型偶氮旋光聚合物(PME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ABA和PMEA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和热失重分析(TG)对该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DSC和TG结果显示,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5.4℃,在5%的热失重温度为185℃,表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测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的折射率(n)和热光系数(dn/dT);通过热光系数的测量,计算了聚合物的介电常数(ε)、介电热光系数(dε/dT)、体积热膨胀系数(β)和体积热膨胀系数变化率(dβ/dT)。该旋光聚合物材料的热光系数值为-3.031 43^-3.817 14×10-4℃-1,对研制新型热光开关具有一定的意义。
葛昌宏顾晓仙陶永杉顾建林顾超吴富军邱凤仙
关键词:光开关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聚氨酯-酰亚胺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分散红-19(DR-19)合成含染料发色团的聚氨酯,进一步和二酐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缩合生成具有光学性能的聚氨酯-酰亚胺(PUI);采用红外光谱(FT-IR)、示差量热扫描(DSC)、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合成的PUI进行了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和热失重分析结果显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94℃,在5%的热失重温度为217℃,表明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测定了聚合物的发色团密度,其结果和理论计算值非常接近,表明聚合反应是按计量进行的;采用简单的比色法测定了聚合物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3)为2.42×10-14esu。
朱复红李辉辉李国梁杨冬亚邱凤仙
关键词:三阶非线性光学
钕三元配合物-聚氨酯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在无水乙醇中,以1,10-邻菲口罗啉和酒石酸为配体,合成了钕-酒石酸-邻菲口罗啉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三元稀土配合物中的两个-OH作为多元醇的活性基团,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NCO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新的键合型含稀土及高分子的发光材料。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了三元配合物及发光材料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酒石酸中的羧基以桥联方式与钕发生配位,phen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与phen相比略有红移;在207 nm波长激发下,三元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440和527 nm处均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预计在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和发光油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邱凤仙史成亮杨冬亚笪祖林
关键词:三元配合物荧光光谱稀土
Synthesis and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of poly(urethane-imide)被引量:1
2009年
The poly(urethane-imide) (PUI) which uses isophorone diisocyanate,dispersed red 19 (DR-19),and pyromellitic dianhydride is synthesized.The PUI i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The results of DSC and TGA indicate that the PUI exhibit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up to its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209°C and 5% heat weight loss temperature of 296°C.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PUI and DR-19 are measured,showing that the fluorescence effect of PUI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DR-19 except for the light decrease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luorescence effect of PUI is generated by the azobenzene groups in its macromolecular chains.The maximum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absorption wavelength,and chromophores density are measured and used to calculate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coefficient χ (3) to be 3.96×10-13 esu.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coefficient and molecular hyperpolarizability of PUI are also obtained.PUI is proved to have an excellent optical performance.
朱复红邱凤仙杨冬亚张蓉仙
关键词: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稀土铕聚氨酯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烯酰胺为配体,合成了铕-对羟基苯甲酸-丙烯酰胺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该三元稀土配合物中游离的羟基作为活性基团,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T-12)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异氰酸根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制备新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聚氨酯发光材料。通过红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表征了发光材料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TDI中异氰酸根的特征2270 cm-1吸收峰消失,含羟基的铕配合物与异氰酸酯单体反应完全;在214 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619 nm和592 nm处均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预计在新型发光涂料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邱凤仙史成亮笪祖林杨冬亚
关键词:铕配合物稀土聚氨酯荧光光谱发光涂料
PU/BA-HEMA互穿网络型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8
2009年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聚醚多元醇(N220)为软段,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改性,制备了水性聚氨酯(PU)分散液,测定了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PU水分散液相比,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均有所增大,表面张力减小,力学性能和硬度提高。HEMA的引入,形成了具有化学交联的核-壳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说明改性材料中分子链硬段与PA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
张静丽吴冬梅张勤勤杨冬亚邱凤仙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核壳乳液
稀土铈-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合成了铈-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PTA)0.75(BPY)].3.8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的5D4→7F6跃迁,具有很高的荧光强度,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
笪祖林王星杨聪明王平立杨冬亚邱凤仙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荧光光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