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0403)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5
相关作者:蔡明金牛新年张福祥田东江强剑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盐岩
  • 5篇试井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3篇洞穴
  • 2篇油藏
  • 2篇试井解释
  • 2篇碳酸盐岩储层
  • 2篇储层
  • 2篇储集
  • 1篇油藏试井
  • 1篇油田
  • 1篇试采
  • 1篇双重介质
  • 1篇酸压
  • 1篇塔里木油田
  • 1篇碳酸盐岩油藏
  • 1篇气田
  • 1篇缝洞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4篇蔡明金
  • 3篇牛新年
  • 2篇张福祥
  • 2篇王宇
  • 2篇强剑力
  • 2篇田东江
  • 1篇王智忠
  • 1篇杨向同
  • 1篇孙贺东
  • 1篇高炎
  • 1篇刘林
  • 1篇彭建新
  • 1篇温晓红
  • 1篇李东亮

传媒

  • 3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特种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塔中Ⅰ号气田东部碳酸盐岩储层的试井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东部试验区储层高温高压,流体性质和流动机理复杂;试井曲线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及多解性的特点,试井分析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根据研究区地质特点及有关资料录取情况,采用现代试井分析方法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非均质气藏动态描述综合技术,将储层划分为视均质、双重孔隙、复合模型以及裂缝、裂缝孔洞模型等5种类型进行试井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平面连通性差;试井特征与稳产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不同类型的井,应制订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
温晓红邓继学苏敏文孙贺东
关键词:碳酸盐岩试井储集层
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大尺度溶洞油藏试井新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塔里木油田岩溶碳酸盐岩油气藏,建立并求解大尺度溶洞两区复合油藏模型,绘制试井双对数典型曲线,并与常规试井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用实例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大尺度溶洞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典型曲线与常规复合油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大尺度溶洞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多个凹陷,凹子的深浅受溶洞的大小及与井筒距离控制,一般地,溶洞越大、离井筒距离越近,凹子将越深。将裂缝孔洞渗流与大型溶洞"空腔流"结合来建立试井模型,弥补前人建立的大尺度溶洞试井模型的缺陷,可为大型溶洞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蔡明金张福祥牛新年王宇田东江强剑力
关键词:碳酸盐岩洞穴试井
洞穴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解释新模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塔里木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建立并求解洞穴型储层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绘制了试井双对数典型曲线,并与常规试井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用实例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洞穴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典型曲线与常规双重介质油藏大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大型洞穴油藏压力导数曲线早期会出现一个凹陷,凹子的深浅受洞穴的大小及与井筒距离控制,洞穴越大、与井筒距离越近,凹子越深;之后,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呈现平行直线,表现为裂缝流特征。此将裂缝孔洞渗流与大型洞穴"空腔流"结合来建立的试井模型,弥补了前人建立的洞穴型储层试井解释方法的缺陷,可为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蔡明金王宇牛新年李东亮田东江强剑力
关键词:洞穴碳酸盐岩试井双重介质
碳酸盐岩洞穴型储层试井解释新模型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以渗流和空腔流为基础,采用裂缝孔洞型储层渗流与洞穴空腔流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并求解试井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大型洞穴油气藏早期压力导数曲线将出现一个凹子,其深浅受洞穴大小及与井筒距离影响:洞穴越大,与井筒距离越近,凹子越深。之后,压力及其导数曲线呈现平行直线,表现为裂缝流特征。该研究为大型洞穴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持。
蔡明金张福祥杨向同彭建新牛新年
关键词:碳酸盐岩试井解释洞穴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类型判别方法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静态手段判别储集类型的局限性,以试井、酸压、试采等动态响应资料为主,结合地震、测井、钻录井等静态资料,建立了孔洞型储层、裂缝孔洞型储层和洞穴型储层的动静态判别标准,形成了从静态特征、试井特征、酸压曲线、试采特征四个方面判别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方法。C井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油藏上一口评价井,该井钻井过程中有放空、漏失,地震解释为串珠反射,测井解释为裂缝孔洞型、孔洞型;酸压停泵压降曲线呈管流特征,停泵井底压力接近地层压力,酸压判断为洞穴型储层;酸压后压力恢复试井双对数曲线为多缝洞特征;累计产油量与累积压降曲线为多直线段,判断为沟通多个洞穴的洞穴型储层。采用本文方法综合判断,该井为洞穴型储层,与静态认识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蔡明金王守峰尹国君刘林王智忠高炎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型储集类型试井酸压试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