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250)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大志仝君许晓梅王丹童师雯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肝硬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脐带
  • 1篇新生儿脐带血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亚群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抗原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原基因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载体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市妇幼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大志
  • 2篇许晓梅
  • 2篇仝君
  • 1篇施可庆
  • 1篇刘菊莲
  • 1篇田亚平
  • 1篇胡怀东
  • 1篇冯丽娟
  • 1篇刘建
  • 1篇孙江川
  • 1篇童师雯
  • 1篇王丹

传媒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乙肝病毒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各抗原基因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含有1.3倍的HBV全基因组序列的质粒PcDNA3.1-HBV为模板,PCR扩增HBV的各抗原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至中间克隆载体Peasy-T1-Simple,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再将目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包含HBV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Bs,pcDNA3.1(+)-HBe,pcDNA3.1(+)-HBc。阳性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2000分别瞬时转染HepG2细胞,同时转染LO2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各抗原基因产物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HBV各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包含HBV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Bs,pcDNA3.1(+)-HBe,pcDNA3.1(+)-HBc,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到目的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正确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包含HBV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相关抗原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各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仝君张大志
关键词:乙肝病毒抗原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
HBV慢性携带小鼠中CD27和CD11b标记NK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携带小鼠中CD27和CD11b标记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pAAV-HBVl.2质粒采用高压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入C57BL/6小鼠体内,作为造模组,空载质粒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时间点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判断HBV质粒慢性携带动物模型构建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和肝脏中NK细胞及CD11b联合CD27划分的NK细胞亚群的频数;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鼠HBV持续携带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相比,HBV慢性携带小鼠的脾脏和肝脏中的NK细胞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27联合CD11b将NK细胞划分为CD11b+CD27-(CD11b+SP)、CD11b+CD27+(DP)、CD11b-CD27+(D27+SP)和CD11b-CD27-(DN)四个亚群,与对照组相比,HBV慢性携带小鼠的脾脏中四个NK细胞亚群的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慢性携带小鼠的肝脏中DN NK细胞亚群的频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01),CD11b+SP细胞亚群的频数显著减少(P<0.05),DP和CD27+SP两个NK细胞亚群频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HBV慢性携带小鼠肝脏NK细胞亚群分布异常,DN NK细胞亚群的频数明显增多,CD11b+SP细胞亚群的频数显著减少。
张琼方张大志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HBeAg能上调新生儿脐带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数量,探讨HBeAg在新生儿HBV持续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共收集63例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按照产妇产前HBeAg状态分为A组33例HBeAg阳性,B组30例HBeAg阴性,C组22例HBsAg阴性产妇做为对照组。利用三色流式分析法分析新生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cytes,CBMCs)中的Treg的频数。并检测产妇及其脐带血中的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结果:A组33例其中有24例脐带血HBeAg阳性;B组和C组脐带血HBeAg均为阴性。所有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DNA均为阴性。新生儿脐带血HBeAg水平与产妇外周血HBeAg水平无关(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新生儿脐带血中的Treg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脐带血Treg百分比与产妇HBVDNA、HBeAg及脐带血HBeAg水平无关(P>0.05)。结论:HBeAg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可能通过上调Treg的比例,使HBeAg阳性产妇新生儿在宫内对HBV产生免疫耐受。
许晓梅施可庆刘建孙江川刘菊莲冯丽娟张大志
关键词:HBSAGHBEAG脐带血免疫耐受
HBV感染者血清AST/ALT比值及HBV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检测HBV感染者在疾病不同阶段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及HBV血清标志物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速率法、ELISA法分别检测收集的296例HBV感染者和99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LT、AST水平及HBV血清标志物,并计算其对应的AST/ALT比值。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的HBeAg阳性率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和原发性肝癌(HCC)组;HCC组的抗-HBe阳性率高于CHB组和LC组;CHB组、LC组、HCC组的AL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HB组的AST/ALT比值小于对照组,LC组的AST/ALT比值和HCC组的AST/ALT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和CHB组(P<0.05);三疾病组中HBeAg阳性患者的AST、AST/ALT比值与抗-HBe阳性患者的AST、AST/比值ALT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CHB组以AST/ALT比值为最大,为A=0.71;LC组以AST为最大,A=0.664;HCC组以AST为最大,A=0.675。患者在HBV感染后不同疾病阶段,AST水平、AST/ALT比值发生规律性变化,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e阳性率相应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与体免疫紊乱有关,AST/ALT比值可为临床中HBV相关疾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仝君童师雯王丹张大志田亚平
关键词:AST/ALT比值HBV血清标志物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Pin1在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plyl isomerase1,pin1)在正常、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了解pin1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组织芯片上同时检测10例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40例肝硬化、19例肝细胞性肝癌及34例正常肝组织中pin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in1在不同肝脏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pin1在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10)、82.5%(33/40)、100%(19/19)、55.8%(19/34),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同时肝癌中pin1的表达强度也明显高于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P<0.001),而在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pin1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pin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pin1参与了HBsAg阳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细胞性肝癌的疾病进展过程,在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许晓梅胡怀东廖勇张大志
关键词:PIN1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组织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