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50022)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大新杨蕾马跃敏刘芹乔丽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现当代豫剧变革和国际化的进程被引量:4
- 2018年
- 近百年来,河南土梆戏蹒跚前行,先是"现代豫剧之父""自负改革之任"对其施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提升,使其以雅俗共赏的成熟形态跨入现代化进程,跃升为国内第一大地方剧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代豫剧经由常香玉的唱腔改革、杨兰春开拓豫剧现代戏的路径,到李树建率团走出国门,挺进世界大舞台,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引起戏剧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奥秘是值得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做出梳理归纳,并提升到理性认知和理论归纳层面的。
- 张大新
- 关键词:豫剧常香玉
- 中国古典戏曲色彩传达中的情感建构被引量:1
- 2013年
- 戏曲舞台中的色彩符号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内涵,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所共有情感指向的高度凝结与外化。它以视觉传达的形式将生活情感与艺术世界巧妙糅合并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演员与观众间的情感互动中完成现实与虚幻、情感与理想之间的审美认同及心理共鸣。
- 杨蕾
- 关键词:中国戏曲艺术情感
- 论民国时期河南曲剧的演出风格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曲剧行将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民国时期不仅铸就其推唱守浪的演出风格,同时也奠定了曲剧安于浅近的剧目内涵,河南曲剧借此跻身剧坛绽放光彩。对民国曲剧形态及演出风格的探究,可为当下曲剧改革提供些许参考。
- 杨蕾
- 关键词:民国曲剧
- 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监管机制研究
- 2017年
- 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包括戏剧改良在内的文学改良运动。梁启超、蒋观云、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依等人在《新民丛报》《新小说》《月月小说》《二十世纪大舞台》上纷纷撰文,提倡戏剧改良,鼓励运用戏剧来铸冶国民性格。
- 张召鹏
- 关键词:戏剧演出民国时期《月月小说》《新民丛报》
- 刘知远文学形象构建之学术脉络研究
- 2016年
- 自五代以来,刘知远从一个历史人物逐渐演变为文学形象,进而成为戏曲舞台上的著名角色。以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分析可知,在北宋时期"华夷之辨"和文化昌盛的背景下,经刘知远的后人建立的北汉政权深切影响的山西地区移民的塑造,刘知远的形象逐步定型、流传、演变,从真实的历史,演化至符号化的文学人物。这一进程中,体现着底层民众的心理需求、精英阶层维护统治的需求共同作用。刘知远形象演变的个案折射出——文学,即使是民间文学,必须由社会中各个阶层共同完成,之后才能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
- 刘芹
- 关键词:文学形象历史背景
- 樊粹庭与近现代豫剧的变革和发展被引量:4
- 2015年
- 樊粹庭是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深重、"启智益民"的戏剧改良观念逐渐被有识之士认知和践行的时代背景下走上戏剧改革之路的。他在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改编八十多部豫剧剧本,编排导演数百部传统和现代剧目,逐步形成中西合璧、圆融畅达的戏剧观和博采众长、求新求变的编导理念,沉淀出比较系统的编剧、导演理论。他因人设戏,因材施教,并确立以编剧导演为中心、以演员为主体、以观众为接受和评判群体的互动机制,引导豫剧固本求新、变革发展、步入现代化的轨道。
- 张大新
- 关键词:戏剧改革戏剧观艺术生涯神话剧传统戏曲
- 简论古典戏曲舞台色彩的饰美功能被引量:3
- 2013年
- 古典戏曲的舞台装扮有着相对独立的视觉感受及美术意义。色彩以其生理上所造成的错觉与幻觉、美术上所具备的变形与疏离,具有极其强烈的舞台饰美功能,不仅能够辅助人物角色剥离原始体貌特征进行变形重塑,而且能够幻化出高于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象,是古典戏曲人物造型及舞台装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 杨蕾
- 关键词:古典戏曲
- 梁启超与20世纪初年中国戏剧变革被引量:1
- 2015年
- 梁启超引领了20世纪初年中国启蒙思潮,对近代戏曲改良在推进策略、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诸方面影响深远。传统戏曲分流和改良定位逐步明晰,除了政治家思想家呼吁的新民理想,更本质在于戏曲观念和形态体制上的深刻改变。戏曲戏剧化与话剧的戏曲化构成了中国近代戏剧最基本特征,二者能否找到平衡点决定了中国戏剧的未来走向。
- 马跃敏
- 关键词:戏曲改良话剧
- 樊粹庭戏剧创作方法简论被引量:2
- 2014年
- 樊粹庭是豫剧现代化进程的奠基者和开路先锋,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豫剧之父"。他一生创作改编剧本70余部,在创作和舞台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剧本创作方法。樊粹庭的剧本创作以舞台演出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剧本舞台性与文学性的紧密结合,在题材处理上善于使用夸张的方法,注重题材传奇性与平民性的结合,基本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依循;在形象塑造上长于通过细腻复杂的心理描写,塑造出一个个与时代、环境、人物地位相吻合的动态人物形象;他的剧本语言通俗晓畅,有明确的舞台指向性,朴实生动,意蕴丰赡;在情节安排上,他的剧本主线清晰、情节紧凑、冷热相济,整体节奏张弛有度,显现出非凡的功力。
- 张大新
- 关键词:剧本创作舞台性传奇性平民性
- 清末改良主义者对传统戏曲的提倡和批判及其现代性诉求
- 2015年
- 清朝末年的资产阶级戏曲改良运动从现代性诉求出发高度肯定了戏曲的社会地位和巨大功能,基于变革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要求,在肯定戏曲的同时又从启蒙现代性出发批判了传统戏曲思想内容的迂腐俗套,从审美现代性出发既肯定了戏曲的特殊艺术魅力又批判了戏曲审美形式的刻板僵化,给我们留下戏曲与社会关系的百年思考。
- 乔丽
- 关键词:戏曲改良现代性诉求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