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02452)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慧敏赵凤梧赵明刘冬成张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旱稻
  • 6篇杂交
  • 3篇远缘
  • 3篇远缘杂交
  • 3篇高粱
  • 3篇稗草
  • 2篇杂种
  • 2篇属间杂交
  • 2篇基因
  • 2篇ECHINO...
  • 2篇CAUDAT...
  • 1篇性基因
  • 1篇叶片
  • 1篇远缘杂交后代
  • 1篇杂交后代
  • 1篇杂交亲本
  • 1篇杂种表现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杂种优势分析
  • 1篇三属杂种

机构

  • 7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作者

  • 7篇李慧敏
  • 6篇赵凤梧
  • 4篇赵明
  • 4篇刘冬成
  • 3篇张爱民
  • 2篇张桂芳
  • 2篇王志敏
  • 2篇王美云
  • 2篇赵秀琴
  • 1篇李爱国
  • 1篇谢俊良
  • 1篇刘勇
  • 1篇马俊永
  • 1篇彭海成
  • 1篇张建
  • 1篇白丽荣
  • 1篇赵风悟

传媒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旱稻、高粱属间杂交紫色性状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以旱稻品种远FH 2_1(O.sativa)为母本,高粱(S.bicolor)品种沈农133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F1出现双亲没有的紫色芒子、紫色柱头新性状,F5出现紫色单株。对田间F2群体452株调查,芒色的分离比例白色∶有色(紫色-红色)为109∶343,该性状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作基因隐性上位基因控制,χ2检验结果符合12∶4分离比例。但根据色泽由紫-红,表明色素性状除受主效基因控制外,尚有修饰基因存在。柱头颜色分离比例白色∶紫色为260∶192,χ2检验结果符合9∶7分离比例。柱头颜色无中间过渡色,只表现紫色和白色2种颜色,受来自父、母本2对互补基因控制。
李慧敏李道亨赵凤梧刘冬成张爱民
关键词:旱稻高粱属间杂交
旱稻(O.sativa)、高粱(S.bicolor)属间远缘杂交种质创新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以旱稻基因型远FH 2-1〔旱稻65(O.sativa)/长芒稗(E.caudata)〕为母本、高粱基因型沈农133(S.bicolor)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旱稻新种质创造研究,分别在F1、F2获得双亲没有的紫色柱头、紫色芒、紫色护颖、紫色颖尖及糯质胚乳5种变异性状。上述性状均能稳定遗传,通过系谱法选育,已获得带有上述新性状的纯合高代品系,部分品系已直接用于旱稻抗逆、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
赵风悟李慧敏刘冬成张爱民
关键词:旱稻高粱杂交种质
旱稻(Oryza sativa)/稗草(Echinochloa caudata)//高梁(Sorghum bicolor)三属杂种表现及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以旱稻基因型远F2 1 [旱 65 (Oryzasativa) 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 ]为母本 ,高粱(Sorghumbicolor)基因型沈农 1 33为父本 ,进行属间远缘杂交 ,获得三属间杂交实粒种子。对杂交种F0 、F1、F2 代连续观察结果表明 :( 1 )杂交F0 代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发生 ,结实率仅为 2 63‰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株高、穗长、1级枝梗数、小花数、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诸性状超母本优势为 0 61 %~ 2 0 5 6% ;主茎叶片数多于母本 1片 ,总叶面积超亲优势为 1 1 95 % ;F1出现母本没有的红芒、红护颖和紫柱头 3个可遗传性状 ;( 3)F2 除在生育期、株高及穗长等性状发生分离外 ,其典型特征是穗型、芒性、芒色、柱头颜色。
赵凤梧李慧敏马俊永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关键词:旱稻穗长杂种表现
旱稻、稗草、高粱属间杂交F_2糯质胚乳现象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以旱稻非糯性基因型远FH 2-1(旱稻65×长芒稗)为母本,高粱非糯性基因型沈农133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F2分离出糯性胚乳新性状。据群体1 712株调查,糯性植株为340株,非糯性植株为1 372株。χ2分析结果,该性状受两对显性基因互作影响,符合13∶3抑制作用分离比例,不同于前人水稻糯性胚乳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规律。
李慧敏赵凤梧刘冬成张爱民
关键词:旱稻高粱糯性基因
旱稻×稗草远缘杂交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以旱稻基因型旱65为母本,稗草长芒稗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技术,导入稗草高光效、速生快长基因,效果非常明显。
赵凤梧李慧敏赵明刘冬成王志敏赵秀琴刘勇
关键词:旱稻稗草远缘杂交转基因技术
旱稻、稗草回交一代主茎叶片发生规律及分析
2003年
水资源紧张与高营养需求对稻米市场提出严重挑战.旱稻(Upland rice)作为一种新兴粮作,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1,2].为进一步提高稻类的抗逆性及增产潜力,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远缘杂交及转基因技术,通过引入(导入)外源基因,培育超高产种质,取得重大研究进展[3~11].
赵凤梧李慧敏谢俊良彭海成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关键词:旱稻稗草主茎叶片杂交亲本授粉方法
旱稻(Oryza sativa)×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远缘杂交后代结实率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以旱稻基因型旱 65(OryzasativaL .)为母本 ,稗草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 ,获得实粒种子。连续 5年试验结果表明 :( 1 )F0 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去雄 82 4朵小花 ,结实率为 1 2 1‰。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育性正常 ,结实率 92 2 6% ,单株产量超母本 80 3 9%。 ( 3 )F2 农艺性状分离严重 ,但育性无分离。群体 40 5株无不育株出现。选育出的优良变异单株“远F2 1” ,超亲优势为 55 64%。 ( 4)对“远F2 1”衍生F3株系 1 60株考种株穗数、株高、穗长、主茎穗一级枝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诸性状 ,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 2 3 2 %、1 5 1 8%、47 2 6%、3 3 84%、2 4 2 6%及 2 1 62 % ,差异显著。 ( 5)F5光合速率测定 ,超母本2 9 72 %。远缘杂交对不同属间引入目的基因 ,非常有效。
李慧敏赵凤梧李爱国白丽荣张建赵明王志敏赵秀琴
关键词:旱稻远缘杂交后代结实率杂种优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