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54)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春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四书
  • 3篇元代
  • 3篇思想史
  • 2篇四书学
  • 2篇子学
  • 2篇理学
  • 2篇科举
  • 1篇学史
  • 1篇学术意义
  • 1篇艺文志
  • 1篇章句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史
  • 1篇中国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诗经
  • 1篇体式
  • 1篇朱子语类
  • 1篇诸子
  • 1篇诸子学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周春健

传媒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哲学研究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中文论坛
  • 1篇文化发展论丛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元代科举之罢与蒙汉观念之“冲突”被引量:4
2016年
元顺帝时期的罢废科举,体现出以许有壬为代表的儒士集团和以伯颜为代表的蒙古势力在诸多观念上的冲突,大端有四:举子是否赃败,科举人才是否可用,士人是否欲求物质私利,科举是否妨碍蒙古选法。这些冲突不仅体现在学术层面,更体现在政治层面。元代科举之罢废,是元代作为"征服王朝"政治生态的一个集中体现。元代科举的推行时间较短,选拔人才有限,这是导致元代吏治腐败、运祚不长的重要原因。
周春健
关键词:元代科举四书学
辽金元三代的经学发展及其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辽金元三朝均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三朝与中原文明皆存在一定隔膜,经学基础较为薄弱,就经学成就来讲,的确无法同汉唐两宋比肩。但辽金元经学决非一无是处,而是有其独立品格,尤其是在经史观、夷夏观、道统论、四书六经观等方面,还提出了符合政治、学术情势的新观点,体现出北地经学的独特风貌。可以说,辽金元三代经学是中国经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并未缺席。
周春健
关键词:辽金元经学理学思想史
从著述体式看元代四书学被引量:1
2017年
从著述体式的角度分类,元代四书学著述可以分为"集疏体""笺释体""辨疑体""经问经疑体"以及"年谱传记体"等诸多类型。不同著述体式的背后,蕴含着元代百年特定的时代因素和思想背景,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元代四书学的学术品性及特征。从著述体式角度探究元代四书学的特点,是学派、学人等传统角度之外的一个新视角。
周春健
关键词:元代四书学文献学思想史
试论金人赵秉文的孟子学被引量:1
2014年
在孟子学方面,金儒赵秉文撰有《删集孟子解》十卷,与《道学发源》并非一书。对于孟子,赵秉文既有推尊,又有批判,与南方宋地对待孟子的态度有所差别。在《滏水集》中,赵秉文对孟子性善论和道统说有所评断,由此可以看出他与宋人学说的关联与差异。在学术倾向方面,我们不必把秉文的"归诸孔孟"与"不弃佛老"对立起来,因为这恰恰透视出理学在金朝不同于宋朝的一些特质。
周春健
关键词:《孟子》金代理学
《小雅·鹿鸣》与《诗经》中的燕飨诗
2018年
《诗经》中有一定数量的燕飨诗,燕飨诗的产生与周代社会性质及周代礼乐文明有直接的关联。燕飨之礼只是手段,巩固政权才是目的。《鹿鸣》位于《小雅》开篇,是一首天子宴享群臣的燕飨诗。诗中有两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是"嘉宾",一是"周行",不同解说反映出对诗义的不同理解。《鹿鸣》一诗的主旨,毛诗解为颂美诗,鲁诗解为讽刺诗,均包含一定的政治教化意义。古人对于《鹿鸣》诗义解说,体现出作诗义、用诗义、读诗义的差别。
周春健
关键词:《诗经》礼乐文明教化
论元代学者的“四书六经观”被引量:4
2014年
《四书》与《六经》的关系问题,是四书学乃至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之所以被提出,主要源于宋儒朱熹的“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卷一。五,第2629页)的先《四书》后《六经》的“四书六经观”。这一问题的学术意义在于,《四书》与《六经》孰先孰后,孰为主导,反映了两种迥异的学术主张,甚至代表着不同的学术时代。一般而言,
周春健
关键词:《六经》《四书》《朱子语类》学术意义中国哲学史
元代科考程式“兼用古注疏”考论被引量:3
2018年
元仁宗皇庆年间恢复科举,规定《四书》依据朱子之《四书章句集注》,《诗》《书》《易》三经"兼用古注疏",《礼记》"用古注疏"。这一规定,有其特殊的学术渊源及学术缘由,与唐、宋、明、清皆有不同。其重要意义在于,"兼用古注疏"可以使"治经者不敢妄牵己意而必有据依","使治经者必守家法,以求至当之归"。此一规定,一定程度上表明程朱理学的地位在元代尚不及明清那样稳固,也因此保证了元代学术"犹有研究古义之功"的宝贵品格。
周春健
关键词:元代科举《四书章句集注》
《汉志·诸子略》“九流十家”次序考议
2016年
东汉班固编修《汉书·艺文志》,在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将先汉诸子划分为九流十家,并排定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的次序。这一次序与思想有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排定者对于诸子各派重要性的认识,亦反映出排定者所处时代的思想学术实际,而非仅仅出于一种分类学上的便利。
周春健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诸子学目录学先秦两汉思想史
孟子“父子之间不责善”的古典学阐释被引量:2
2017年
"父子之间不责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命题。孟子认为,"君子之不教子"客观上缘于父子特定关系中"势"的不允可,从伦理学依据上讲,则缘于父子主恩的血缘亲情,而这些主张与其性善论有着密切关联。在孟子那里,"不责善"有一定界限,并非针对世间一切父子泛言,可能仅是针对"不肖子"及夏、商、周三代特定情形的"有为之论"。孟子特意指出父子与朋友、父子与师弟、事亲与事君各有规则,不可移易。所谓"易子而教",并非"不谏不教",未必导致"疏远其子",父子有亲、父子天合的伦常观念,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孟子》除字面之意之外,还应当包含"遗意"及"言外之意":孟子不但强调父子之"教",而且强调"涵育浸灌"之"养";并非主张"不教",而是注重为父者之"身教";亦非完全主张"易子而教",遇子不贤,亦会"亲教",这也是孟子"经权"思想在父子相处过程中的体现。
周春健
关键词: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