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014)

作品数:8 被引量:241H指数:5
相关作者:杨娟赖德胜郑磊邱牧远周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地方税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教育
  • 3篇教育经费
  • 2篇代际流动
  • 2篇择校
  • 2篇农村
  • 2篇资本
  • 2篇教育投资
  • 2篇家庭
  • 2篇公共教育
  • 2篇公共教育经费
  • 1篇调研数据
  • 1篇研究方法
  • 1篇育发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投资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收入不平等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安大略大学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作者

  • 5篇杨娟
  • 2篇赖德胜
  • 2篇郑磊
  • 1篇周青
  • 1篇朱志勇
  • 1篇张绘
  • 1篇邱牧远
  • 1篇高曼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教育与经济
  • 1篇经济研究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什么因素阻碍了农村学生接受高中教育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通过多层线性模型,运用微观调查数据,从家庭和村级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学生上高中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在家庭层面,短期信贷约束不再是制约农村学生上高中的重要因素;在村级层面,村教育资源的供给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学生上高中的影响逐渐增强。这说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学生受教育程度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还发现公共教育经费对农村学生的高中参与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在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差别很大。
杨娟赖德胜泰瑞.史努莉
关键词:公共教育经费
学校选择、教育服务资本化与居住区分割——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一种反思被引量:41
2014年
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出,在地方政府主导的教育投资模式下,教育服务质量的高低将部分的反映在房价上。"就近入学"政策激励家庭通过买房而择校,这意味着基于居住地分配的入学机会在事实上按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分配。本文利用北京市两个城区的小学资源分布和楼盘价格数据,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学校质量和房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楼盘周边拥有较好或极好口碑的小学与对口楼盘的价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反思了"就近入学"政策对教育机会公平分配以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郑磊王思檬
关键词:择校特征价格模型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通过教育缓解收入不平等?被引量:150
2015年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了天生禀赋、义务教育以及非义务教育对于收入差距和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发现除天生禀赋外,义务教育是影响收入差距和代际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尽管初始能力的差距不大,但家庭的教育选择和公共教育政策却使得其最终的人力资本和收入在代际内的差距加大,并固化了收入在代际间的相关性。贫困家庭由于受预算约束限制,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投入较少,使得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并进一步导致其高等教育参与率较低,这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模拟各种教育经费投入模式的结果表明,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支出力度,有助于弥补年轻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时的预算约束,缓解代际内收入的不平等并增强代际间收入的流动性。
杨娟赖德胜邱牧远
关键词:教育投资收入差距教育经费
流动儿童初中后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的调研数据被引量:5
2015年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对继续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有客观需求。基于随机抽样调研数据,以Mlogit模型从家庭、个人、学校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居住在市区的流动儿童相对居住在郊区或农村地区的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家长选择将子女留在北京读书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学校。学杂费越高流动儿童家长选择让子女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与以往研究结论认为女童面临更高的失学风险不同,父母在子女初中后的教育决策中更倾向于让男孩去工作,表明在城市地区流动男童面临着更高的教育机会成本。应当尽快建立学籍与生均教育经费拨款相挂钩的上级政府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
张绘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兼评《教育与培训经济学》被引量:1
2013年
从国内外经济学期刊的发表论文数来看,教育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最近出版的《教育与培训经济学》为基础介绍了国际上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兴趣以及我国学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接着探讨了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和我国学者应用这些方法的研究,最后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思考。
杨娟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教育发展
教育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文革期间的农村教育扩张政策为例被引量:15
2015年
随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扩张上,然而由于高教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现有文献对我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普遍偏低,与对世界其他同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础教育扩张"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分析了1948—1965年间出生的农村户籍人口在不同生命节点的教育收益率,以此研究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扩张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住户收入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农村数据的分析发现:1953—1961年出生人群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950年出生人群高出1.5年,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快于男性。受影响最大的1960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达到13.8%,而1951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仅为2.8%。虽然文革期间的教育扩张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但从之后的收益表现而言,即便控制了无法观察的能力影响,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回报率和非农务工收入回报率依然很高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暗含着教育扩张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以1995年数据为例,控制时间和其他可观测变量后教育扩张使得1953-1961年出生群体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1.1年,这意味着教育扩张使得该群体家庭年平均收入增加了12.4%,非农收入增加了15.5%。从长期来看,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助于缓解代际收入差距,是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杨娟高曼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农民收入教育扩张
择校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基于同伴视角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个体的教育过程与经历会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利益的获得,在此教育过程中,择校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同伴交往进而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呢?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微观层面考察"就近入学"政策背景下成长的个体,择校是否影响其成长的"圈子"以及产生哪些同伴效应。研究发现,随着学校教育阶段的提高,通过各种方式择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对个人的择友标准、同伴圈子构成、同伴交往关系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处于不同的"圈子"当中并不必然对个人的成长发展产生差异性影响。研究从同伴视角证实了择校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郑磊朱志勇王思檬
关键词:择校身份认同
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有助于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吗?被引量:18
2013年
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农村学生能够进入我国的顶尖高校,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在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家庭背景是否仍是制约农村学生教育抉择的关键因素是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国住户收入分配数据库,分析了从1988年到2007年间家庭背景对子女上高中的影响趋势。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相关变量后,家庭背景对农村子女上高中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变化,在最近几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一直很稳定,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将孩子分成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得到了相似的结论。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教育选择模型,从教育经费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时,父母收入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会减弱,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与公共教育经费无关。上述结论意味着,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家庭背景的影响,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当公共教育经费增加到较高水平时,对家庭背景的影响可能会非常微弱。这些结论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我国政府在21世纪初对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对孩子接受高中教育的影响在2007年左右已经不显著。分不同年龄组的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对1986年以后出生的孩子的影响在显著下降,说明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这也隐含地表明今后的教育投入应该有所侧重,对贫困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可能会提高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但对于发达地区,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经费的效果可能会不明显。
杨娟周青
关键词:家庭背景农村儿童教育经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