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1C12025)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余桂英唐玮郝雯雯徐旭黄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普天智能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图像
  • 2篇透镜
  • 2篇图像采集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光学
  • 2篇光学设计
  • 2篇LED
  • 1篇导光
  • 1篇导光板
  • 1篇灯具
  • 1篇调焦
  • 1篇易开盖
  • 1篇幼虫
  • 1篇照明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组培
  • 1篇植物组织
  • 1篇植物组织培养

机构

  • 1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杭州鸿雁电器...
  • 1篇杭州市质量技...
  • 1篇普天智能照明...

作者

  • 10篇余桂英
  • 4篇唐玮
  • 2篇范伟军
  • 2篇郝雯雯
  • 2篇黄柳
  • 2篇徐旭
  • 1篇季杭峰
  • 1篇王雪娇
  • 1篇张钰雰
  • 1篇岑益超
  • 1篇胡兴
  • 1篇唐柳青
  • 1篇丁纾姝
  • 1篇周敏
  • 1篇上官景仕
  • 1篇张浩

传媒

  • 4篇激光与光电子...
  • 4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弯曲姿态蛾类幼虫的自动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为害态幼虫现场识别时,幼虫常出现姿态弯曲情况,使提取的特征向量失真,影响幼虫的匹配识别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扇形变换的姿态不变胡氏矩特征向量提取方法,提取的病害幼虫特征向量具有平移、比例、旋转和姿态不变性,可以实现粗短弯曲姿态幼虫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在幼虫图像细化的基础上采用最优一致逼近法确定了幼虫的弯曲区域和非弯曲区域。然后,幼虫的弯曲区域采用扇形变换实现校正变直,非弯曲区域经旋转和平移与扇形变换后的区域拼接组成完整虫体;采用八邻域均值法填充变换后虫体区域中的空白点,实现幼虫像的弯曲自动校正;在此基础上提取胡氏不变矩具有姿态不变性,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实现了多姿态幼虫的自动识别。最后,以多种弯曲姿态的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棉铃虫Helio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等病害蛾类幼虫为识别对象进行了识别验证。【结果】对于24种不同姿态的幼虫图像,在80%的识别阈值条件下,基于经典胡氏不变矩的幼虫识别率为25%,基于姿态不变胡氏矩的识别率为10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种弯曲姿态的粗短幼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范伟军周敏张钰雰
关键词:蛾类幼虫不变矩欧式距离
易开盖刻痕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三维定位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易开盖刻痕深度是决定罐头包装质量的关键参数。为了满足在工业现场自动测量刻痕深度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切法的机器视觉系统,具有三维精密定位功能和图像测量功能。针对易开盖刻痕光切图像特点,实验分析了在x-y平面上不同测量位置与光带斜率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平面定位算法来自动检测和矫正光带投射位置;采用6种调焦函数对光切图像进行处理,以单峰型和无偏性为评价标准,提出一种以灰度变化率之和函数为粗调焦函数,Laplacian函数为细调焦函数的调焦算法,来调整被测刻痕在z方向上的正确成像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单峰性、无偏性和灵敏度。
黄柳余桂英
关键词:机器视觉自动调焦光切法
基于Gabor特征的曲面工件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曲面工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缺陷问题,使用Gabor函数能够提取出图像在不同位置、频率和方向上特征的优点,构建5个方向8个尺度的Gabor滤波器组.对采集的图像进行Gabor滤波,提取滤波后图像的灰度均值和方差作为Gabor纹理特征向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的降维处理,最后建立马氏距离最近邻分类器,实现了对工件表面缺陷的识别和分类.
唐玮余桂英郑春煌徐旭
关键词:GABOR滤波器组特征提取
用于室内照明的自由曲面均匀配光透镜设计被引量:14
2012年
以非成像光学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在大发散角范围内均匀配光的大功率LED室内照明二次配光透镜方案。采用划分网格法建立光源LED和接收面的映射关系,推导透镜自由曲面面形的一般方程,采用差分法求解透镜面形方程获得面形轮廓数据,再用三维软件建立透镜模型,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光线追迹。结果表明:此方案适用于40°~140°配光角度要求的均匀配光;仿真配光角度120°的照明系统,当透镜的口径与LED发光面直径之比大于等于10时,照明系统的均匀性优于0.9,能量利用率大于92%,且照明效果不受接收面高度的影响。该设计方法为实现大功率LED室内均匀照明系统的小型化和简单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丁纾姝余桂英郝雯雯
关键词:光学设计均匀照明自由曲面
FPGA图像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被引量:7
2014年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DDR2SDRAM的图像采集显示系统,该系统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6系列的FPGA作为主控芯片,利用高带宽数据、大容量的DDR2SDRAM存储器实时地对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OV7670图像数据进行缓存,最后图像数据通过TFT LCD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并实现的图像采集系统不仅运行稳定,而且图像显示效果较好.
高战立余桂英唐玮
关键词:图像采集FPGA芯片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
新型智能LED植物组培光照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现有植物组培光照系统以光度量为控制参数,与实际用光量子度量不符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以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为控制参数的新型智能LED组培光照系统。系统由红光(660nm)和蓝光(460nm)LED光源、ZigBee无线通讯、光照度传感器以及单片机系统组成。论文基于光度学原理,建立了以光度量控制光量子度量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红蓝光源的光度量与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比值k的实验值与理论值误差为3.86%、2.66%;给定的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与实际组培架接收面上的误差在5%之内;在总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65μmol/m2·s下,最大可支持12:1的R/B比。
岑益超余桂英季杭峰方溁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智能系统发光二极管
PWM数字可调均匀光源的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场致发光光源,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影像测量中的下照明领域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影像测量中,光照不均匀或者光强不适,都会影响所拍摄图像的质量。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设计一种基于PWM数字可调的均匀光源系统,用于下照明的影像测量。系统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环形的LED阵列、灯的倾角、LED灯的数量、LED的环形直径等,搭建光源系统,使得LED环形阵列在视场2cm内获得均匀的光强,结合LED发光特性设计PWM脉冲发生电路,通过上位机的软件让均匀光源强度256级可调,适合各种不同的场合,增强实用性。实验数据表明,利用光学显微影像测量系统,在最小放大倍率0.7倍以及最大放大倍率4.5倍两种极端情况下,检测4个级别的光强均匀性都超过了83%。该系统完全能够在影像测量中达到要求。
范伟军张浩上官景仕余桂英
关键词:LED正交设计STC89C52PWM
高分辨率水稻害虫图像采集技术
2018年
高分辨率图像的获取是图像模式自动识别的前提和基础。以稻田害虫为对象,研究立体害虫多聚焦成像问题。以Harris角点数和图像熵为图像质量检测标准,采用基于小波变化的图像融合算法,针对不同倍率的稻田害虫图像,分析图像采集时的步进量对图像融合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获得最佳的图像采集与图像融合策略,得到放大倍率与最适步进量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于立体害虫采集有较好的景深扩展能力,可为建立高质量稻田害虫样本图像数据库提供有效手段。
刘媛媛章越海余桂英张明月霍剑锋张宝武
关键词:图像处理图像采集图像融合水稻害虫
基于LED灯具热流场分布均匀化的散热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首先运用耦合传热理论与EFD软件,对一种LED灯具的温度场、流场、压强场进行仿真,再对仿真结果图进行图像处理,提取热流场分布的边缘曲线,并以此曲线方程为依据,在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曲线型散热结构,可以使热流场分布均匀化,并且更有效地利用周围空气进行散热。结果表明,在20℃环境中,曲线型散热结构可使最高温升降低12℃,最大相对压强减小0.95 Pa,流场流速分布更均匀,且居于较大流速的流体比例有明显提高。为进一步简化模型,又将曲线形状的翅片优化为逐渐向两边外侧倾斜的角度型翅片,使优化后的最高温度较曲线型又下降了7.1℃。最后通过实验对比证明角度型散热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且减少了对生产加工工艺的要求。
唐柳青余桂英唐玮王雪娇
关键词:LED耦合传热散热设计
图像处理的珍珠形状大小检测系统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解决人工分选珍珠效率低、精度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采用单向底照明光源和穹顶光源结合的照明方案,采集珍珠图像,通过后续的图像处理后,转换到极坐标下,求出长短径,根据直径差可对珍珠形状大小进行有效地判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值与千分尺测量值结果一致,误差在0.200mm以内,可满足珍珠厂家的检测要求.
郑春煌黄柳唐玮余桂英徐旭
关键词:图像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