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801045A)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董普辉王黎明袁建国袁爱梅韩赞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1篇多穗
  • 1篇多穗型
  • 1篇多穗型品种
  • 1篇选育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易位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方式
  • 1篇早熟
  • 1篇早熟小麦
  • 1篇授粉
  • 1篇穗型
  • 1篇太谷核不育
  • 1篇品种(系)
  • 1篇普通小麦
  • 1篇亲本
  • 1篇亲本材料
  • 1篇种质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袁建国
  • 4篇王黎明
  • 4篇董普辉
  • 3篇韩赞平
  • 3篇袁爱梅
  • 1篇高双成
  • 1篇王爽
  • 1篇杜娟
  • 1篇冯昞瑶
  • 1篇张威
  • 1篇胡晓强

传媒

  • 2篇种子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矮败小麦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株高遗传特点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在育种过程中有效控制矮败小麦群体的株高,对矮败小麦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和控制授粉后代群体的株高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中可育株和不育株株高差异明显,有利于选择利用。混合互交轮选群体应注意扬花前在一定选择强度下及时淘汰不良高秆可育株,并收获相对较矮的矮秆不育株种子混合成下一轮群体。对轮选群体中分离出的优良矮秆不育株进行控制授粉,也应优先考虑选择株高相对较矮的优良种质做父本。通过以上措施,矮败小麦后代群体在株高性状上容易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可育株的出现频率。
董普辉袁建国冯昞瑶王黎明韩赞平高双成袁爱梅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控制授粉株高
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河科大9612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河科大9612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组以太谷核不育(Tal)小麦材料为遗传改良的技术平台,通过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育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8015)。河科大9612属弱春性多穗型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中南部中晚茬高水肥地块及相应生态类型区推广种植。
董普辉袁建国韩赞平王黎明袁爱梅
关键词:高产早熟选育太谷核不育多穗型品种
普通小麦品种(系)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2009年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0份普通小麦品种(系)的种子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醇溶蛋白谱带多态性很高,共检测到28条不同迁移率的清晰谱带。不同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8~0.92,平均为0.61,说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这些材料分成8大类和15个亚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
董普辉胡晓强王黎明韩赞平袁爱梅袁建国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Dx5、Bx14亚基及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为给小麦优质育种的亲本选配等研究提供参考,利用优质谷蛋白Dx 5、Bx 14亚基及1 BL/1 RS易位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本课题组近年常用的38份杂交亲本材料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引进品种和自育品种(系)中,含Dx 5亚基的材料分别占16.0%和7.7%,含Bx 14亚基的材料分别占16.0%和23.1%,1 BL/1 RS易位材料分别占24.0%和38.5%。与引进品种相比,自育品种(系)含Dx 5亚基的材料很少,而含Bx 14亚基和1 BL/1 RS易位的材料较多。总体来看,育种亲本含Dx5、Bx14亚基的材料较少,而含1 BL/1 RS易位的材料相对较多。因此,今后小麦优质育种中应重视含Dx 5、Bx 14亚基材料的引进和利用,合理使用1 BL/1 RS易位材料,并加强杂种后代的分子鉴定与选择。
董普辉王爽杜娟张威王黎明袁建国
关键词:小麦分子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