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594)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韩聚强曹建彪任永强李国安王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丁型
  • 2篇丁型肝炎
  • 2篇丁型肝炎病毒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微创
  • 2篇微创介入
  • 2篇微创介入治疗
  • 2篇细胞内
  • 2篇细胞内定位
  • 2篇免疫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肝癌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机构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北京生物工程...

作者

  • 8篇韩聚强
  • 5篇曹建彪
  • 4篇任永强
  • 3篇叶棋浓
  • 3篇王帅
  • 3篇李国安
  • 3篇范公忍
  • 3篇徐小洁
  • 2篇范忠义
  • 2篇郭汉斌
  • 2篇龚丽娟
  • 1篇周俊
  • 1篇梁海龙
  • 1篇熊锦华
  • 1篇闻炜
  • 1篇黄志刚
  • 1篇张卫强
  • 1篇刘畅
  • 1篇夏长虹
  • 1篇赵京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BL结合PBL及LBL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CBL结合PBL及LBL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CBL+PBL+L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在学习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进行两种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试部分成绩水平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及总成绩等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BL+CBL+LBL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建立独立思维模式等方面显著高于LBL组。结论:CBL+PBL+L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张卫强赵京韩聚强谭健梁海龙
关键词:胸外科临床教学方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雌激素信号通路参与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肝纤维的发生存在有显著性别差异。研究证实,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直接参与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肝纤维化发生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其可能作为雌激素受体共调节因子,直接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
韩聚强徐小洁徐小洁
关键词:肝硬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术后HBV再激活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HBV相关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抗病毒治疗、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微创治疗方法等作为研究因素,以是否引起HBV再激活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BV DNA浓度、门脉癌栓、肿瘤大小、术前抗病毒治疗等均为影响因素(P<0.1)。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HBV再激活的影响因素涉及肿瘤大小、抗病毒治疗等,其中术前规范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因素,肿瘤直径>5 cm是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后HBV再激活与肿瘤直径大小及是否术前抗病毒治疗等因素有关。肝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要重点监测并积极进行强效抗病毒治疗,以防HBV再激活。
韩聚强李国安郭汉斌熊锦华李亚松王帅龚丽娟曹建彪黄志刚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创介入治疗HBV再激活LOGISTIC回归分析
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年龄和性别及严重并发症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探讨合并各种并发症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53份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应分层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男、女患者性别比列为5∶1,其中死亡年龄男性患者偏低,女性患者在60岁以上;年龄因素与各并发症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40岁死亡病例中肝癌破裂出血所占比例较其他各组比例显著增高,而肝性脑病病例较其他各组病例数明显较低;40~49岁死亡病例中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其他病例较高;>80岁老年死亡病例中合并肝炎、肝硬化死亡病例明显较少,而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病例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中各并发症构成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韩聚强骆利任永强王帅李国安闻炜曹建彪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并发症死亡病例
成分输血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输血前、后的血清标本,依据不同输血剂量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的表达变化。结果输血前各组之间IL-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输血后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2未明显改变(P>0.05);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2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4表达较输血前明显降低(P<0.05);输血后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4表达降低更加显著,具有显著差异(P<0.05);输血前大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10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10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输血后大、小剂量输血组患儿的IL-10表达较输血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成分输血可改变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应高度重视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输血方案及最佳输血剂量的选择。
陈震周俊韩聚强
关键词:成分输血白血病儿童免疫功能
一例HBV/HD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中HDAg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细胞内定位
2012年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属于缺陷病毒,其借助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核壳蛋白完成自身生命周期。研究已证实,HDV感染可抑制机体内HBV的复制,但临床上却加剧病情迅速恶化。HDV的基因组仅含1个开放读码框架,
韩聚强徐小洁刘畅范忠义任永强范公忍曹建彪叶棋浓
关键词:HDV感染HBV细胞内定位基因克隆HDAG丁型肝炎病毒
不同微创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肝癌对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31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19例,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7 d留置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小肝癌组,TACE与RFA治疗术后1 d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但术后7 d时,RFA治疗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相比明显增高,而TACE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大肝癌组,无论TACE还是RFA治疗,术后1 d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7 d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其中RFA组T细胞亚群较TACE组恢复更为显著。结论不同微创治疗方式治疗肝癌后对机体T细胞免疫系统影响不同,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韩聚强范公忍任永强郭汉斌李国安夏长虹王帅龚丽娟曹建彪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丁型肝炎病毒HDAg抗原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细胞内定位
2013年
目的克隆并表达HDAg基因,确定HDAg蛋白在细胞内定位。方法常规分子克隆、错配PCR、Western blot、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等。结果通过RT-PCR及错配PCR方法从1例HBV/HD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HDAg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其来源于我国流行的基因I型河南株。将HDAg基因克隆于真核载体转染肝细胞,证实两种不同形式的HDAg主要定位在细胞核。结论 HDAg定位于细胞核可能是其发挥相应生物学作用的基础。
韩聚强徐小洁任永强范忠义范公忍曹建彪叶棋浓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克隆细胞内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