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3564)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于水周学沛周延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江西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农村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指标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农村公共产品
  • 1篇农村公共产品...
  • 1篇农村群体性
  • 1篇农村群体性事...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专家调查法
  • 1篇综合评价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治理
  • 1篇模糊综合评价...
  • 1篇公共
  • 1篇公共产品
  • 1篇公共产品供给
  • 1篇村治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委党校

作者

  • 2篇于水
  • 1篇周延飞
  • 1篇周学沛

传媒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村治理:主体、模式及其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从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缺失和资源匮乏的现实出发,讨论了承担乡村治理主体应是知识型有朝气有眼界的农民,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与义务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须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乡村治理的主体体制与制度建设,通过体制重构与制度创新,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进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与保障制度建立,实现对农民工的留城或返乡分流的激励与保障制度。研究结合江苏的实际状况,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苏南治理模式与苏北治理模式的构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治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不同的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于水
关键词:乡村治理农村公共产品
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专家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被引量:1
2011年
农村群体性事件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基于此假设,研究运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并据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软件构建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评估江苏省苏北地区某镇农村社会状况的警级,即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预测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构建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之引擎,构建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之核心和构建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之根源等三点政策建议。
于水周延飞周学沛
关键词: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