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LXH-2007007)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红斌刘旭东曹敏丽白孟海马敬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缺损修复
  • 2篇蛋白
  • 2篇神经导管
  • 2篇外周
  • 2篇外周神经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胶原
  • 2篇胶原蛋白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超声
  • 2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川芎
  • 2篇川芎嗪
  • 1篇定向分化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神经缺损
  • 1篇神经缺损修复

机构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赵红斌
  • 2篇刘旭东
  • 2篇曹敏丽
  • 1篇郭超
  • 1篇刘兴炎
  • 1篇董菊子
  • 1篇白孟海
  • 1篇胡军
  • 1篇葛宝丰
  • 1篇王一帆
  • 1篇甄平
  • 1篇裴晶晶
  • 1篇马慧
  • 1篇吴润
  • 1篇马敬
  • 1篇吕志成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神经导管降解的超声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检测神经导管在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降解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胶原蛋白和壳聚糖包被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微球构建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分别在连接缺损神经7、30和90 d后,应用超声跟踪观察神经导管降解的情况。结果神经导管随着在大鼠体内滞留时间的延长,逐步被降解,达到了实验设计的目的。结论神经导管在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超声对神经导管在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降解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曹敏丽赵红斌王一帆
关键词:超声神经导管降解
超声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超声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al stem cells,MSCs)在外周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壳聚糖包被中药单体川芎嗪制备的缓释微球和胶原蛋白混合构建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应用大鼠MSCs予体外诱导,选择Wistar大鼠8只,随机分为MSCs组和无MSCs组,分别在连接后7 d、30 d和90 d时应用超声跟踪观察缺损神经的生长修复情况。结果 MSCs组神经导管内的缺损神经生长早于无MSCs组,MSCs组神经导管内的缺损神经纤维数量多于无MSCs组,MSCs组神经导管降解快于无MSCs组。结论 MSCs能显著促进缺损神经的修复。而超声对于评价MSCs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曹敏丽赵红斌吕志成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外周神经超声检查
胶原神经导管对外周神经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胶原神经导管的构建及对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分别取10g胶原蛋白利用自制模具分别制备含0.25g川芎嗪和无川芎嗪的胶原神经导管(2%京尼平交联);对交联前后的胶原神经导管进行拉伸实验并评价其力学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胶原神经导管交联前后的空间结构;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细胞外基质(ECM)混合后接种于导管内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复合情况;质量浓度10g/L的川芎嗪诱导MSC7d后,荧光免疫化学方法鉴定MSC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用8只Wister大鼠复制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复合MSC的神经导管连接缺损神经,其中4只为无中药导管作为对照,90d后处死大鼠观察再生神经形态,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其功能。结果京尼平交联前后胶原纤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交联后胶原纤维排列致密,胶原纤维之间形成不规则孔隙且韧性增强;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前后的胶原神经导管的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分别为(0.23±0.09)、(0.20±0.12)N和(0.76±0.15)、(0.69±0.17)N,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能促进MSC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并向神经细胞分化;神经导管与MSC复合培养两者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复合川芎嗪的胶原神经导管能促进缺损神经的修复。结论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胶原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外周神经缺损。
赵红斌马敬杨银书刘旭东董菊子马慧
关键词:胶原蛋白神经导管京尼平川芎嗪神经缺损修复
Ca^(2+)信号介导红景天苷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定向分化被引量:30
2010年
背景:大量文献报道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传统中药单体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红景天苷作为红景天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影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80%融合后,设立3组,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完全培养液,诱导组、阳性对照组分别在其基础上加入20mg/L红景天苷、0.1mg/L神经生长因子,培养12h,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诱导后神经细胞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取诱导组细胞,分别加入含EGTA(细胞外Ca2+螯合剂)、Nifedipine(L型Ca2+通道阻断剂)、LY294002(IP3受体阻断剂)作用12h,进行生物学信号传导通路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诱导组可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TubulinⅢ和Nurr1mRNA的表达,阳性对照组上述基因的表达丰度均低于诱导组,空白对照组未见上述基因的表达;各组GFAPmRNA表达丰度均极低,诱导组c-fosmRNA呈高丰度表达。②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诱导组能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蛋白的表达;空白对照组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蛋白的表达。③EGTA,Nifedipine,LY294002分别阻断细胞外Ca2+、L型Ca2+通道、IP3受体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Nurr1基因、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调。结果证实红景天苷能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其生物学信号的传导与Ca2+信号有密切关系,IP3依赖的Ca2+信号途径是实现信号传导的重要方式之一。
裴晶晶吴润赵红斌刘旭东胡军白孟海
关键词:红景天苷IP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新型的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壳聚糖包被中药川芎嗪制备微球,利用体外缓释方法检测壳聚糖/川芎嗪微球的缓释效果;壳聚糖/川芎嗪微球与胶原蛋白复合构建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2%京尼平交联导管;万能材料试验机评价交联前后神经导管的力学特征;体外降解试验分析交联前后神经导管的降解性能;应用织物手感评价仪检测神经导管的柔韧性;扫描电镜(SEM)观察神经导管交联前后空间结构及微球的分布;光学显微镜(LMS)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并评价壳聚糖微球/胶原蛋白神经导管与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培养对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SEM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分别评价神经导管与MSCs的复合情况及对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交联前后神经导管的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分别为(0.23±0.09)N、(0.76±0.15)N和(0.20±0.12)N、(0.69±0.17)N,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降解实验表明,交联前后导管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58.62±7.59)mg和(9.23±2.47)mg,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湿态神经导管的平均线性度分别为(0.597±0.012)LC和(0.333±0.015)LC,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态神经导管的柔韧性较干态好;交联后神经导管中胶原蛋白排列紧密,微球均匀分布于胶原支架材料;神经导管与MSCs共培养后,微球缓释的川芎嗪能促进MSCs表达神经细胞相关标志分子NSE和MAP2;神经导管与MSCs复合培养,通过缓释的川芎嗪促进MSCs增殖和NSE的表达。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组织诱导性功能。
赵红斌刘兴炎葛宝丰郭超甄平
关键词:胶原蛋白壳聚糖微球川芎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