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4)

作品数:20 被引量:233H指数:7
相关作者:汪建飞于群英邢素芝李孝良段立珍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8篇栽培
  • 7篇设施栽培
  • 5篇施肥
  • 4篇平衡施肥
  • 3篇养分
  • 3篇蔬菜
  • 3篇土壤氮
  • 3篇无公害
  • 3篇黄瓜
  • 3篇菜地
  • 2篇氮素
  • 2篇有机质
  • 2篇栽培条件
  • 2篇设施土壤
  • 2篇施用
  • 2篇土壤氮素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机构

  • 12篇安徽技术师范...
  • 8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市数字农...

作者

  • 16篇汪建飞
  • 10篇于群英
  • 8篇邢素芝
  • 6篇李孝良
  • 4篇段立珍
  • 3篇李粉茹
  • 2篇陈世勇
  • 2篇张子学
  • 2篇慈恩
  • 2篇杨久峰
  • 1篇吴娟娟
  • 1篇武伟
  • 1篇崔静
  • 1篇杨林章
  • 1篇阚海峰
  • 1篇盛蒂
  • 1篇刘洪斌
  • 1篇邹长明
  • 1篇吴鹏飞
  • 1篇张雪梅

传媒

  • 8篇安徽技术师范...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设施无公害菜豆平衡施肥技术方案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菜豆营养成分及其植物营养特性的分析,结合近年来菜豆施肥试验结果,提出了设施无公害菜豆平衡施肥技术方案。
邢素芝汪建飞张子学
关键词:设施栽培无公害菜豆平衡施肥
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对安徽省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 5个温室 (塑料大棚 )及其相邻的露地土壤养分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被调查的设施栽培土壤表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范围依次为 :9.43~ 1 9.72g/kg、1 .0 5~1 .60g/kg、63.54~1 0 1 .67mg/kg;平均值分别为 1 3.94g/kg、1 .30g/kg、85.66mg/kg。②设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逐渐降低。③设施栽培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素的积累。④设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露地土壤 。
汪建飞于群英李孝良段立珍
关键词: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土壤氮素土壤肥力
设施无公害辣椒平衡施肥技术方案被引量:6
2004年
根据辣椒需肥数量和需肥动态,参照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制订了设施无公害平衡施肥技术方案,明确提出,在氮、磷、钾等必需大量营养元素平衡供应的基础上,适量施用硼肥、稀土微肥和二氧化碳气肥,对辣椒有显著的增产提质作用。
汪建飞邢素芝李孝良谷业理
关键词:设施栽培无公害辣椒平衡施肥
设施无公害黄瓜平衡施肥技术方案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对黄瓜植物营养特性的分析,结合我们近年来黄瓜平衡施肥试验结果,制订了设施栽培无公害黄瓜平衡施肥技术方案。
邢素芝汪建飞张子学陈世勇
关键词:设施栽培无公害黄瓜平衡施肥
不同设施农业土壤中无机磷转化比较——以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以皖北设施农业区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为例,对比研究两种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并分析了施肥浓度对各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采用增施外源磷肥的盆栽预实验,然后经由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测定各自无机磷的转化情况,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会因起始土壤的不同,其各形态无机磷转化是迥异的;本文还采用指数曲线较好地反映了砂姜黑土和潮土中各形态无机磷转化与施入磷浓度的关系;还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土壤中无机磷转化的分配规律.
吴鹏飞武伟刘洪斌于群英
关键词:设施土壤无机磷形态潮土砂姜黑土
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①被调查的设施栽培土壤表土全氮、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是 1 .0 5~ 1 .60 g/kg土和 63.5 4~ 1 0 1 .67mg/kg土 ,平均值分别为 1 .30 g/kg土、85 .66mg/kg土 ;②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逐渐降低 ;③设施栽培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素的积累 ;④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露地土壤 。
汪建飞邢素芝崔静
关键词:设施栽培碱解氮土壤氮素蔬菜
结球甘蓝NKMg肥配施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采用正交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 N、K、Mg 肥用量和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微机对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甘蓝获得最高产量(111.89 t/hm2)时,尿素、硫酸钾、硫酸镁用量分别为 465.19、97.38、28.48 kg/hm2;3 种肥料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460.37、96.14、28.36 kg/hm2,此时,肥料成本投入为 818.98 元/hm2,施肥利润为 42895.59 元/hm2,产投比可达 52.4:1。
汪建飞邢素芝于群英李孝良
关键词:结球甘蓝平衡施肥数学模型
长期施肥对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以皖北地区菜地土壤为供试土壤,以其相邻粮田为对照,研究了菜地土壤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种植蔬菜,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发生了不同变化,与一般粮田相比,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菜地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增加,菜地土壤0 ̄60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一般为相邻粮田土壤的3 ̄20倍;菜地土壤磷素积累特别明显,主要积累于0 ̄40cm土层中,菜地土壤全磷积累量为粮田的1 ̄5倍,有效磷积累量为粮田的7 ̄20倍;菜地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也明显高于粮田土壤,为粮田土壤的0.6 ̄4倍左右。种植蔬菜时间越长,土壤养分积累量越高。
段立珍汪建飞于群英
关键词:菜地土壤土壤氮土壤有机质养分积累
黄白土的持水特性及施用有机物料的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用张力计法测量了黄白土的持水特性及施用有机物料对其保水和供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 )在张力计测定范围内 ,黄白土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2 )施用有机物料 ,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其中施用牛粪的效果要优于麦秸。施用有机物料 ,还可以提高土壤速效水的上限 ,降低速效水的下限 ,提高速效水的含量 。
汪建飞李粉茹金德胜
关键词:持水特性张力计土壤水吸力有机物料
氟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氟对潮土、黄棕壤pH、容重、玉米干物重和吸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可以提高土壤pH,使土壤结块,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加入氟1000 mg/kg,黄棕壤和潮土pH分别比对照增加了0.77和0.52,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26.98%和27.72%。氟对潮土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加入氟600 mg/kg,氟对黄棕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氟对黄棕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氟400 mg/kg对潮土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明显抑制。加入氟600 mg/kg,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氟对黄棕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潮土小。脲酶活性对氟最为敏感,在黄棕壤和潮土中,分别加入氟200 mg/kg和400 mg/kg,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降低。玉米苗期,氟浓度在400 mg/kg以上,才会对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产生影响,加入氟1000 mg/kg,黄棕壤和潮土玉米幼苗干物重比对照分别减少了20.1%和9.8%,氟对黄棕壤玉米苗期生长影响比潮土大;随着玉米生长,氟对玉米干物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越来越低,在玉米拔节期,氟浓度在200~400 mg/kg时,玉米地上和地下部干物重比对照明显减少,氟对玉米根的抑制作用超过玉米地上部。氟对玉米吸钾量影响很大,加入氟浓度高于400 mg/kg时,玉米吸钾量明显减少。加入氟1000 mg/kg,潮土玉米含钾量与对照相比减少了43.7%,黄棕壤玉米减少了41.9%。潮土玉米吸钾量与对照相比减少了59.7%,黄棕壤玉米吸钾量减少了50.9%。
于群英李粉茹慈恩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玉米土壤酶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