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3027)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永亮程振波石学法吴永华鞠小华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末次冰期及全新世冲绳海槽东部Z14-6孔的^(10)Be记录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讨论了末次冰期及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偏东处的沉积物岩芯Z14-6中^(10)Be的历史记录,并与冲绳海槽北部钻孔DGKS9603的^(10)Be记录进行对比。重力柱状岩芯Z14-6取于冲绳海槽水下739m(27°07′N,127°27′E),全长8.96m。选取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和全新世的层段(2~175cm,年代跨度为0.37~29.3kaB.P.)中12个层位,利用加速器质谱法测定了^(10)Be的含量。Z14-6孔^(10)Be的平均含量为6.10×10~8 atoms/g,最高值(8.71×10~8atoms/g)出现在6.3kaB.P.层位,末次冰期^(10)Be含量总体上处于低值。与DGKS9603孔(28°08.869′N,127°16.238′E;水深1100m,岩芯长585cm)的数据比较,Z14-6孔中^(10)Be含量普遍较低。Z14-6孔的^(10)Be沉积通量平均值为1.04×10~9 atoms/cm^2·ka,最高值(1.36×10~9 atoms/cm^2·ka)出现在6.3kaB.P.层位,最低值(6.45×10~8 atoms/cm^2·ka)出现在9.27kaB.P.层位。Z14-6孔所处水深较浅,黑潮流在末次冰期时并未流经Z14-6孔海区,所以其^(10)Be沉积通量只相当于^(10)Be的大气平均生产率(1.21×10~9 atoms/cm^2·ka)。Z14-6孔中^(10)Be沉积通量降低可能与几个低温事件有关,Z14-6孔在约3kaB.P.和9kaB.P.存在^(10)Be通量减弱现象,因此推测黑潮产生较大变动。Z14-6孔在全新世一些时段的^(10)Be沉积通量峰值显著高于末次冰期时的沉积通量峰值,表明当时黑潮对该海域已发生影响。
- 杨永亮刘振夏沈承德李铁刚石学法程振波熊应乾
- 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生长年代及沉积环境被引量:10
- 2005年
- 通过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M1-1,M2-1铁锰结壳样品超微化石的分析,在Ⅱ+Ⅲ层结壳层中发现了中新世以来的超微化石种类H.carteri,C.leptoporus和G.oceanica。据此,把Ⅱ+Ⅲ层结壳归属于第3个形成期中新世-更新世发育的结壳,相当于Halbach等人提出的年青世代层。Ⅰ层内钙质超微化石的缺失可能与白垩纪末期碳酸盐补偿深度的骤然变化有关。冷的、富氧的南极底层水不仅为结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氧化环境,而且造成了广阔的区域性的沉积间断,从而为结壳提供了生长场所。
- 程振波石学法苏新陈志华吴永华李小艳鞠小华杨永亮石丰登
- 关键词:铁锰结壳超微化石
- ^(234)Th示踪法测定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冬季真光层中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被引量:5
- 2005年
- 讨论了1997年冬季在北太平洋西北海域7个站位的表层至200m水深水柱中溶解及颗粒态234Th,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及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剖面.溶解态、颗粒态及总的234Th的放射性在真光层中显著低于母体238U的放射性,总的234Th放射性在水深大于100m时趋于平衡.利用234Th-238U在海洋表层海水中的放射性不平衡推导出了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冬季真光层海水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以及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的输出通量.在亚北极环流区溶解态234Th的停留时间为40~50d,而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为20d左右.颗粒态有机碳和有机氮从真光层的输出通量范围分别为3 8~8 2和0 50~0 98mmol/(m2·d),西部海区高于东部海区,南部海区高于北部海区.在黑潮-亲潮共同影响区较高的颗粒态有机碳输出通量表明光照量及陆源营养盐物质的提供是两个决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的水深分布和POC/PON的值同Redfield的比值的一致性表明这个海区的冬季颗粒物主要由浮游植物构成.北太平洋西北海域在冬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可高于世界大洋一些海区春、夏季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
- 杨永亮韩旭日下部正志
- 关键词:北太平洋有机碳有机氮
- 南黄海、东海陆架及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的^(10)Be和~9Be记录被引量:7
- 2007年
- 文章讨论了南黄海泥质区、东海陆架及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和柱状岩芯中10Be及9Be含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并与重金属Pb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表层沉积物中的10Be,9Be和Pb三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特征。10Be的分布主要受黑潮及其支流黄海暖流所支配;9Be的分布受黄河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黄海泥质区;Pb则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琉球群岛附近,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冲绳海槽北部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10Be的沉积通量变化在整体上反映了10Be大气生产率的变化,即地球磁场屏蔽效应的影响。03孔全新世时10Be的沉积通量(1·12×109atoms/cm2ka)基本上等于10Be的现代大气平均生产率,而在末次冰期时平均为4·06×109atoms/cm2ka,高于10Be的现代大气平均生产率3倍以上。在冲绳海槽由于黑潮的缘故,10Be对气候的变化响应要比极地冰芯的10Be变化响应灵敏的多,对气候变化信号起了放大的作用。冰期时冲绳海槽北部10Be的沉积通量远远高于太平洋大洋海区,充分反映了黑潮的传送带作用和边缘海的聚焦沉积作用,并表明末次冰期时在千年尺度上黑潮仍流经冲绳海槽,且强度并未减弱。10Be的通量在新仙女木时降到整个岩芯所跨时期的最低点,甚至低于10Be的现代大气平均生产率,因此推测在新仙女木事件时,黑潮的变动特别大,有可能改向或断流。
- 杨永亮刘振夏沈承德石学法李铁刚徐清潘静程振波熊应乾H.Matsuzaki
- 关键词:铍同位素沉积物冲绳海槽北部
- 西、中太平洋铁锰结壳生长年龄:超微化石与^(10)Be测年的对比被引量:10
- 2006年
- 对西太平洋M1-1结壳与中太平洋A1-1结壳(该结壳未发现化石)的超微化石及10Be同位素分析和测年结果表明:超微化石生物地层与10Be同位素地层所反映的结壳生长时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两结壳都有3层生长层,最老的生长层生长于中新世,地质时间为12.80Ma.来自中太平洋的A1-1结壳的最大生长速率(8.11mm/Ma)、最小生长速率(1.92mm/Ma)及平均生长速率(3.47mm/Ma)均大于西太平洋M1-1结壳的最大生长速率(2.93mm/Ma)、最小生长速率(0.47mm/Ma)及平均生长速率(0.94mm/Ma).
- 程振波石学法苏新吴永华李小艳王昆山杨永亮鞠小华石丰登Hiroyuki Matsuzaki
- 关键词:铁锰结壳超微化石生长速率
- 海洋碳循环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特点被引量:12
- 2004年
- 试图通过分析综合海洋中发生的碳循环过程中的正、负反馈作用 ,探讨海洋碳循环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探明海洋是以何种过程、能够以多大的容量吸收在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 ,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物理化学过程进入海洋 ,并以碳酸盐形式进入深海的“溶解泵”过程 ,以及通过海洋表层的生物活动吸收以有机碳形式进入深海的“生物泵”过程 ,以及深水和海底碳酸盐库的对大气二氧化碳输入的反馈作用。以海洋碳系统作为一个特定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对其特点及其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进行剖析 ,对该系统的的稳定性和海洋对温室效应气体的缓冲作用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研究海洋碳系统的方法。
- 杨永亮李悦潘静
-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碳酸盐开放复杂巨系统温室效应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