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12)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施婷婷王安志李辉东金昌杰吴家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雪面蒸发
  • 1篇蒸发
  • 1篇蒸散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松林
  • 1篇碳通量
  • 1篇气孔导度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潜热
  • 1篇温带
  • 1篇涡度
  • 1篇涡度相关
  • 1篇阔叶
  • 1篇阔叶红松
  • 1篇阔叶红松林
  • 1篇混交
  • 1篇混交林
  • 1篇光合作用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施婷婷
  • 1篇关德新
  • 1篇吴家兵
  • 1篇高玉芳
  • 1篇金昌杰
  • 1篇李辉东
  • 1篇王安志
  • 1篇袁凤辉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雪面蒸发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2002—2005年冬季积雪期涡度相关水汽通量和微气象观测资料,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雪面蒸发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涡度相关观测系统积雪期能量平衡闭合度为79.9%,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1.4%.研究期间,该区蒸发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蒸发速率在融雪期大于稳定积雪期.30min平均蒸发速率与净辐射呈线性关系,与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蒸发日总量与净辐射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气温呈指数关系.积雪期蒸发日总量呈下降-稳定-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且上升期>下降期>稳定期,蒸发日总量最大值为0.73mm·d-1,最小值为0.004mm·d-1.2002—2003、2003—2004和2004—2005年积雪期蒸发总量分别为27.6、25.5和22.9mm,占同期降水量的37.9%、19.5%和30.0%,平均蒸发日总量分别为0.17、0.19和0.17mm·d-1.
李辉东关德新王安志吴家兵金昌杰施婷婷
关键词:涡度相关雪面蒸发潜热日变化气象因子
温带混交林碳水通量模拟及其对冠层分层方式的响应--耦合的气孔导度-光合作用-能量平衡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Leuning建立的耦合的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能量平衡方程,以将冠层分成多层的方式,包括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平均分为多层的方法,逐层计算温带混交林的碳水通量,最后累加至冠层尺度,以模拟CO2和H2O通量。该模型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作为驱动变量,计算出冠层与大气之间的碳水交换,与涡动相关系统的通量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冠层分层方式对多层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从3个温带混交林通量站涡动相关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来看,中国长白山站CBS、韩国GDK和日本MMF站点的能量平衡比率(EBR)分别为0.76、0.66和1.07,居于国际同类观测范围(0.34—1.2)的中上水平,因此,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较为可靠。从碳水通量的日变化来看,用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分为五层的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碳水通量的"单峰形"日变化趋势。夜间Fc为负值且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表明生态系统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从日出开始Fc逐渐变为正值,表明生态系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Fc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下午Fc逐渐减小,日落之后又回复到夜间的负值。H2O通量的日变化曲线与CO2通量相似,且模拟值与涡动相关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多层模型中,对冠层采用不同的分层方法,对碳水通量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以Gaussian五点积分法将冠层分为五层的方法作为对照,分别将冠层平均分为2、5、10、20层的方法得到的碳水通量与其进行比较。从平均值来看,分层越多,H2O通量模拟值越低,而CO2通量模拟值越高。不同的分层方法产生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层的辐射吸收、温湿度、风速等环境要素的垂直廓线差异,且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是非线性的。
施婷婷高玉芳袁凤辉Takeshi Ohta
关键词:碳通量蒸散光合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