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5015-06)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瓦西拉里王建华曹玲珑倪志鑫黄楚光更多>>
相关机构: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国家海洋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元素
  • 2篇珠江口
  • 2篇金属元素
  • 2篇表层沉积物
  • 2篇沉积物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分析
  • 1篇重金属元素分...
  • 1篇珠江口外
  • 1篇陆架
  • 1篇内陆架
  • 1篇赋存形态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台州市国土资...

作者

  • 2篇黄楚光
  • 2篇倪志鑫
  • 2篇曹玲珑
  • 2篇王建华
  • 2篇瓦西拉里
  • 1篇陈慧娴
  • 1篇金钢雄

传媒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珠江口外内陆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控制因素及生态风险分析
2014年
2011年对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22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r、Ni、Cu、Pb、Zn、Cd和As含量、形态特征、来源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了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与沉积物基质属性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了解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外内陆架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为由陆向海的方向,随着水深增大而逐渐降低。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r、Ni、Cu、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Zn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与可还原态。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比重Cd最高,Cr最低,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各元素非残渣态在平面上的分布与总量分布模式相关性较好,因此,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通过总量来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可还原态Fe、Mn含量普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珠江口外内陆架的重金属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附近大陆的物质输入。运用酸提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研究区各元素综合风险评价除Cd为高风险外,Cr元素综合风险评价为无风险;其余为中一低风险等级。
黄楚光王建华曹玲珑倪志鑫金钢雄瓦西拉里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内陆架
珠江口伶仃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赋存形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2011年对珠江口伶仃洋31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r、Ni、Cu、Pb、Zn、Cd和As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了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因子分析,了解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伶仃洋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各元素在伶仃洋西线沿岸的浓度普遍高于东线沿岸区域,研究区西滩北段区域成为重金属高值区。伶仃洋Cr、As、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而Cu、Zn在各形态中比较分散。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比重Cd为最高,As为最低,各元素非残渣态在平面上的分布与总量分布模式基本一致,所以,伶仃洋海域通过总量来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伶仃洋重金属主要为人为污染物的排放(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其次为流域自然风化产物的输入。
王建华黄楚光倪志鑫金刚雄曹玲珑陈慧娴瓦西拉里
关键词: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