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223)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贝朝涌徐威蒋林彬粟谋陈宁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成骨
  • 3篇基因
  • 3篇基质干细胞
  • 3篇骨髓基质
  • 3篇骨髓基质干细...
  • 3篇骨折
  • 3篇干细胞
  • 2篇诱导成骨
  • 2篇愈合
  • 2篇真核
  • 2篇鼠骨
  • 2篇转染
  • 2篇分化
  • 2篇大鼠骨髓
  • 2篇BMSCS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延迟愈合
  • 1篇诱导分化
  • 1篇掌指
  • 1篇真核表达

机构

  • 8篇桂林医学院附...
  • 7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8篇贝朝涌
  • 7篇粟谋
  • 7篇蒋林彬
  • 7篇徐威
  • 4篇陈宁
  • 2篇王锐英
  • 2篇唐际存
  • 2篇李朝旭
  • 1篇辛林伟
  • 1篇彭艳红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BMP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关键的骨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徐威粟谋贝朝涌蒋林彬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骨折成骨骨组织工程
影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自从意大利科学家Levi-Montalcini等[1]于1951年首先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来对其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明确了NGF在神经系统中调节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元生长、发育、分化过程并维持其正常存活有突出的正性作用[2]。伴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NGF及其受体的作用进一步被阐明,已普遍认识到NGF在复杂的疾病损伤修复机制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学者研究结果证实,NGF对骨折愈合和神经损伤的修复有明显影响,1990年Frenkel等[3]首次报道鸡胚的软骨和骨细胞内有NGF。张贵春等[4]研究证实了 NGF能促进肌肉和骨的修复。提高内源性 NGF的表达可以促进机体损伤后细胞的修复,本文就NGF生物学性质及影响 NGF基因表达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粟谋徐威蒋林彬贝朝涌
关键词:基因表达骨折愈合神经生长因子神经损伤
双基因pCDNA 3.1-NGF-IRES-BMP2真核质粒转染大鼠BMSCs诱导成骨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双基因NGF与BMP2转染大鼠BMSCs并诱导BMSCs成骨分化后表达情况。[方法]将第三代大鼠BMSCs,分为五组,单基因pCDNA3.1-NGF转染组(A组),单基因pCDNA3.1-BMP2转染组(B组),双基因pCDNA3.1-NGF-IRES-BMP2转染组(C组),空质粒对照组(D组)、阴性对照组(E组)。运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将各组基因转染BMSCs,Western-blot检测目的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型胶原蛋白表达含量并测定灰度值。ALP试剂盒检测ALP表达含量,茜素红染色测定转染后各组钙结节并计数。[结果]各组基因转染BMSCs后,Western-blot、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ALP试剂盒检测、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及统计学分析均提示双基因转染组的目的蛋白表达量、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ALP表达量、钙结节形成数目均高于单基因转染组、空质粒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转染双基因pCDNA3.1-NGF-IRES-BMP2组BMSCs可同时表达两种目的蛋白,能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NGF的加入能够增强BMP2的成骨作用。
陈宁蒋林彬粟谋徐威李朝旭王锐英唐际存贝朝涌
关键词:BMSCS转染NGFBMP2诱导成骨
骨折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骨折是最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近年来,虽然骨折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仍时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会导致患者需要通过多次外科手术来恢复肢体功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截肢。目前,自体骨移植已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黄金方案。但这种技术由于移植材料有限,需要承担再次手术带来的神经与血管的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贝朝涌徐威蒋林彬粟谋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基因治疗骨折不愈合外科损伤自体骨移植肢体功能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1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掌指关节损伤11例(16指)。选用圣·乔治型指间关节,采用掌指关节背侧弧形切口,切除掌骨头及近节指骨基底部,在掌骨、近节指骨的中心用骨锥钻孔、扩髓腔,安放人工掌指关节,并用骨水泥固定。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2年,平均(16±3.2)个月。本组效果显示:优7指,良6指,可3指,优良率为88.9%,术后无早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掌指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贝朝涌李朝旭王锐英辛林伟彭艳红唐际存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僵硬骨关节炎
Effect of the same mechanical loading on osteogenesis and osteoclastogenesis in vitro被引量:4
2015年
Yong GuoYang WangYinqin LiuHaitao WangChun GuoXizheng ZhangChaoyong Bei
关键词:成骨细胞分化机械负荷RAW264.7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
双基因转染BMSCs诱导成骨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目的对双基因转染BMSCs诱导成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双基因转染BMSCs诱导成骨的文献,并对BMSCs的特点、双基因转染BMSCs协同诱导成骨的效果及优势、双基因转染BMSCs的应用前景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双基因转染BMSCs诱导成骨效果远优于单基因转染,且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活性也显著增强,应用于骨组织工程实验也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双基因转染BMSCs诱导成骨可弥补单基因转染的不足,在骨科领域研究中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陈宁贝朝涌蒋林彬粟谋徐威
关键词:BMSCS诱导成骨
pcDNA3-hN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构建人神经生长因子(h NGF)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h NGF,检测其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PCR扩增h NGF全长c 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h NGF,经测序证实后将其转染至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 NGF的表达情况。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pc DNA3-h NGF表达载体与实验设计相符。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重组载体转染大鼠BMSCs 72h后,有h NGF的过表达。结论构建的pc DNA3-h NGF能在骨髓基质干细胞过表达h NGF蛋白,本研究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骨折治疗奠定了基础。
粟谋贝朝涌蒋林彬徐威陈宁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效果。方法将4周龄健康SD大鼠脱颈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收集骨髓腔细胞悬液,L-DMEM培养基培养,通过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将细胞纯化传代,观察其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CD45、CD90并作同型对照,细胞分别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观察诱导结果。结果经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的SD大鼠BMSCs呈集落状贴壁生长,镜下可见细胞成簇生长,类似鱼群状、菊花瓣状或漩涡状。BMSCs增殖速度快,细胞形态稳定,生长状态较好。生长曲线显示BMSCs符合正常细胞生长特征且生长活跃。流式细胞仪鉴定CD29和CD90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BMSCs能向成骨、成脂方向诱导分化。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简单易行,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性状均一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徐威贝朝涌粟谋陈宁蒋林彬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