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5044)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5
相关作者:滕勇艾合买提江玉素甫李克伟李锋胡蕴玉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2篇3D打印
  • 6篇逆向工程
  • 5篇植入
  • 5篇植入物
  • 5篇缺损
  • 5篇骨缺损
  • 5篇骨水泥
  • 4篇塑型
  • 3篇儿童
  • 2篇定制化
  • 2篇新鲜孟氏骨折
  • 2篇腰椎
  • 2篇造影
  • 2篇手术
  • 2篇人工骨
  • 2篇组织工程化
  • 2篇峡部
  • 2篇峡部裂
  • 2篇孟氏骨折
  • 2篇基质干细胞

机构

  • 16篇新疆大学
  • 11篇兰州军区乌鲁...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军区

作者

  • 11篇滕勇
  • 4篇艾合买提江玉...
  • 3篇李锋
  • 3篇李克伟
  • 3篇乌日开西·艾...
  • 2篇冯建书
  • 2篇李旭升
  • 2篇向杰
  • 2篇王臻
  • 2篇胡蕴玉
  • 2篇王娟
  • 2篇张连重
  • 1篇冯毅
  • 1篇戎帅
  • 1篇邢叔星
  • 1篇季明华
  • 1篇张春浩
  • 1篇马在松
  • 1篇关玉成
  • 1篇李强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第16届全国...
  • 1篇特种加工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造影辅助复位单边外固定儿童新鲜孟氏骨折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关节造影辅助单边外固定架在新鲜儿童孟氏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例新鲜儿童孟氏骨折患儿,术中给予骨折复位,应用关节造影评估复位效果,行单边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相关并发症。造影时间平均(4.55±1.03)min;手术时间平均(32.56±4.45)min;出血量平均(8.25±3.36)ml,主动活动时间术后(4.85±0.67)周。1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6~18个月。与术后6周相比,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ROM及前臂旋转ROM均显著增加(P<0.05)。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100%;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100%。术后6周及末次随访时全部患者肱桡关节对合正常,尺骨力线良好,无成角。[结论]对于尺骨干长斜形及粉碎性儿童新鲜孟氏骨折,复位术中关节造影和单边外固定架固定具有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治疗可靠的优点。
戎帅滕勇郑冲李浩刘连涛甄可培申晓宇冯建书李锋李克伟
关键词:儿童新鲜孟氏骨折关节造影外固定架
3D打印骨水泥植入物塑型器的设计
临床上常用骨水泥替代物来填补缺损部位,以便患者进行早期锻炼以及恢复一定程度的日常生活功能,本文针对使用骨水泥进行骨缺损修复的手术,研究了以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骨缺损替代物塑型器的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手工制备骨...
阿依古丽·喀斯木乌日开西·艾依提亚穆罕默德·阿力克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文献传递
快速再制造成形温度场模拟中的热源模型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基于快速成形的熔覆快速再制造系统,对成形温度场模拟中的两种热源模型,即高斯热源模型和双椭球热源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熔覆区动态成形过程,并做了相应的成形试验,采集了温度数据,将两种热源下的温度场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椭球热源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试验结果。
向杰乌日开西.艾依提张连重
关键词:热源模型温度场再制造单元生死
关节造影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造影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6例新鲜孟氏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行肘关节造影术,依据骨折类型与造影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治疗。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46例中,3例行手法整复石膏固定,15例行弹性髓内钉固定,8例行钢板螺钉固定,7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8例行Mini-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5例行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造影时间(5.83±2.75)min;治疗操作时间(46.58±10.45)min。本组病例均获随访(13.06±3.27)个月,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2.16±1.31)周。末次随访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45.65±6.16)°,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平均(163.20±3.62)°。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53±1.06)周。依据Mayo评分,临床结果优43例,良3例,优良率100%。影像方面,术后所有患儿桡骨颈轴延长线均通过肱骨小头骨骺,肱桡关节对位良好。术后4周复查X线片示断端均有骨痂形成。[结论]对于儿童新鲜孟氏骨折行肘关节造影能清楚地显示出肘关节形态,准确反映复位效果。
戎帅滕勇李浩刘连涛甄可培郑冲冯建书李锋李克伟
关键词:孟氏骨折儿童关节造影肘关节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单细胞克隆培养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缺乏特异的表面识别分子,其鉴定一直是研究中的难题。目的:探索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条件,获得体外克隆化培养的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表型分析及分化潜能鉴定。方法:外科手术取髂骨术中抽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初步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极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流式细胞仪对克隆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并进行体外成软骨、成骨及心肌细胞诱导,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成软骨、成骨及心肌细胞表达,确定其表型及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单个细胞来源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1:3传代一般可以传28代左右,24代以前生长状态良好;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基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CD106,不表达CD14,CD34,CD45,HLA-DR;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可向成骨、成软骨及心肌细胞分化,提示体外克隆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维持良好的成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滕勇徐建丽李旭升胡蕴玉王臻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
机器人熔覆3D打印中的成形路径生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熔覆3D打印系统,对打印成形中的成形路径生成进行了研究。根据系统特点开发了机器人扫描路径文件自动生成程序,能够将扫描路径的点坐标与机器人空间姿态及熔覆工艺参数进行组合,生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进行了成形实验,实验结果达到要求。
乌日开西.艾依提向杰张连重
关键词:3D打印工业机器人
骨科植入物的混合建模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了一种将正向三维建模与逆向工程建模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用来进行金属植入物三维CAD建模。以解剖型接骨板为例,利用参数化设计法进行接骨板规则部分的三维建模,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接骨板具有解剖学特征的部分进行逆向工程建模,再利用三坐标测量仪构建对齐参考线,并在UG中进行正、逆两部分三维CAD模型的拼接。利用建立的骨科内植物三维模型开展了虚拟手术、生物力学分析,以及利用3D打印制作模型用于术前模拟等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阿依古丽.喀斯木阿拉法特.买尔旦乌日开西.艾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逆向工程3D打印
基于3D打印的定制化肱骨头骨水泥模具的设计与制备被引量:1
2018年
将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用于治疗肱骨头缺损的定制化骨水泥替代物模具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对一位肱骨头缺损的患者通过CT扫描获得患侧与健侧的肱骨数据,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中重构出两侧肱骨的三维模型,并根据人体的对称性、相似性的特点,将患者健侧肱骨头的三维数据以矢状面为对称平面进行镜像处理,替代患侧缺损肱骨头的三维模型。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利用镜像替代后的三维模型,通过布尔运算求差的方式设计出内部型腔为肱骨头形状的定制化模具,并选择合适的剖分面将模具分为三个部分。在手术中利用3D打印的模具成功制备了混有抗生素的骨水泥替代物,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骨水泥植入物位置良好、患者的肩功能已有明显改善。
帕提古丽.艾合麦提阿依古丽.喀斯木乌日开西.艾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关键词:3D打印逆向工程骨水泥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支架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骨折不愈合、大段骨缺损及骨肿瘤引起的骨折提供了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修复方法。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三大要素,其中支架是骨组织工程中最基础的要素,其结构不但会影响细胞的生存、信号发射、生长、增殖和重组,而且还会影响细胞的形状建模和基因表达[1-2]。
王娟乌日开西.艾依提滕勇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支架结构种子细胞组织工程化骨肿瘤骨缺损
椎弓根螺丝钉、棘突钢丝系统治疗青年性腰椎椎弓峡部裂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峡部植骨后椎弓根螺丝钉、棘突钢丝系统治疗青年性单纯峡部裂的疗效。方法 2006年7月-2011年3月,对23例共46处男性单纯青年性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19~28岁)行腰椎弓峡部裂取自体髂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行椎弓根螺丝钉、棘突钢丝内固定。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随访6~56个月,平均31个月。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提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临床下腰痛显著缓解,按MacNab’s标准,优17例,良4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1.3%;术中硬脊膜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结论峡部植骨修复后椎弓根螺丝钉、棘突钢丝系统固定治疗青年性腰椎椎弓峡部裂符合生物力学原则,能充分保留腰椎运动节段,避免椎间融合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理想方法。
滕勇关玉成向阳伊里亚尔.迪力木拉提马在松贾勇范相成严耘冯毅
关键词:植骨生物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