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6B02)

作品数:49 被引量:379H指数:12
相关作者:游勇柳金峰王道杰崔鹏朱兴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水利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石流
  • 17篇泥石
  • 17篇泥石流
  • 10篇土壤
  • 4篇金沙江
  • 3篇水电
  • 3篇水电站
  • 3篇水土
  • 3篇水土保持
  • 3篇排导槽
  • 3篇黏聚力
  • 3篇抗冲性
  • 3篇边坡
  • 2篇电站
  • 2篇生态
  • 2篇特色农业
  • 2篇铁路
  • 2篇土壤抗冲性
  • 2篇土壤侵蚀
  • 2篇农业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三峡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国土资源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 1篇山东电力工程...
  • 1篇中车建设工程...

作者

  • 9篇游勇
  • 8篇柳金峰
  • 7篇王道杰
  • 5篇赵彦波
  • 5篇崔鹏
  • 5篇陈兴长
  • 5篇朱兴华
  • 4篇陈舜
  • 4篇姚治君
  • 4篇黄成敏
  • 4篇刘曙亮
  • 4篇林雪平
  • 4篇陈晓艳
  • 3篇刘兆飞
  • 3篇张镱锂
  • 3篇吴珊珊
  • 3篇姜丽光
  • 3篇吴雪
  • 3篇谭琼
  • 2篇刘林山

传媒

  • 4篇长江科学院院...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山地学报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岩土力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军事交通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日降雨量的年均降雨侵蚀力估算模型及其应用——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被引量:19
2013年
为提高连续性降雨强度、降雨量、雨滴动能等数据缺乏地区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的计算精度,提出了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基于日降雨的年均降雨侵蚀力估算模型。进而RUSLE与GIS技术结合,剖析了四川省凉山州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四川省凉山州西北部土壤侵蚀较轻,东部和南部侵蚀较高,特别是金沙江干流沿岸、雅砻江下游、黑水河和美姑河等流域侵蚀最为严重。结合土地利用和坡度分析,凉山州>6°的旱地土壤侵蚀最严重,而林地和草地土壤侵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程度。
黄凤琴第宝锋黄成敏谭琼
关键词:RUSLE土壤侵蚀降雨侵蚀力GIS
窗口坝拦截泥石流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泥石流窗口坝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具有拦砂节流、护床固坡等重要调节功能。为了探寻泥石流的过坝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的过坝情况进行了探讨。试验发现,泥石流过坝前后颗粒组成的变化与泥石流密度相关性较大,在泥石流密度为1 650 kg/m3时,窗口坝对泥石流的筛选能力最强;泥石流过坝后密度降低情况较明显,并且受泥石流窗口坝闭塞类型的影响,不同闭塞类型下泥石流密度降低率具有相似规律,在泥石流密度为1 800 kg/m3左右时,泥石流密度降低率最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拦排比L与泥石流密度γc的关系式。
刘曙亮游勇柳金峰赵彦波林雪平
关键词:泥石流
泥石流堆积物中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泥石流拦砂坝通常建造在沟床堆积物上。泥石流堆积物的渗透性是影响坝底扬压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土体渗透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黏性粗粒土,对泥石流堆积物这种宽级配土体渗透性的研究比较缺乏。选择北川县泥石流沟床堆积物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渗透试验,确定了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了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泥石流堆积物中粗颗粒仅起骨架作用,细颗粒才是决定其渗透性能的关键;显著影响宽级配土渗透性的细颗粒上限粒径为0.1 mm;细颗粒(<0.1 mm)含量与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关系,并且当细颗粒含量超过20%以后,泥石流堆积土的渗透性趋于稳定。
杨进兵陈兴长汪惠田小平贾利蓉
关键词:泥石流细粒土
泥石流窗口坝调节泥砂粒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窗口坝是常用泥石流拦挡坝之一,其泥砂粒径调节能力是窗口坝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通过试验对窗口坝拦截不同性质泥石流的泥砂粒径调节功能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窗口坝具有一定拦粗排细功能,拦粗排细效果对黏性泥石流最差;提出了临界粒径的概念并给出了临界粒径变化范围;临界粒径的大小与变化范围受泥石流性质和窗口坝闭塞类型(全闭塞、部分闭塞、不闭塞)的影响;就同一坝而言,拦截泥砂的临界粒径随泥石流密度增加而增大。
赵彦波游勇柳金峰林雪平刘曙亮
关键词:泥石流
游离氧化铁对土壤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选取游离氧化铁含量为6.14—46.14g/kg的土壤样品,研究了游离氧化铁去除对土壤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氧化铁含量小于27.4g/kg时,是否去除游离氧化铁不影响土壤粒径分布;而当游离氧化铁含量大于27.4g/kg时,表征土壤颗粒分布的各项指标在去除游离氧化铁后有了很大变化,表明游离氧化铁对于土壤粒径分析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游离氧化铁含量大于27.4g/kg的土壤在进行土壤粒径分析时.需考虑去除游离氧化铁。
刘艳秋黄成敏赵赫
基于等级层次分析法的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功能分区被引量:46
2016年
金沙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也是我国未来水电建设的重要区域,在西南民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区,尽管国家和大多数省级层次的生态功能分区已经制定并颁布和实施,但是如何探索和制定区域、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却为数不多。而大尺度的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并不一定非常适合这一具体流域实际情况,所以小尺度典型流域的生态功能分区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金沙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和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等级层次分析法,对金沙江下游地区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地区可划分为2个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和29个生态功能区;以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重要生态功能分区,确定了金沙江下游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19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该重点区域的划分对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可用于指导金沙江下游地区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和产业布局的合理配置,为金沙江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金沙江下游地区的水电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指导。
高俊刚吴雪张镱锂刘林山王兆锋姚治君
关键词:金沙江下游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功能分区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benthic diatom communities for water quality in the subalpine karstic lakes of Jiuzhaigou,a world heritage site in China被引量:2
2016年
Jiuzhaigou, characterized by its magnificent waterscapes and subalpine karstic features, is both a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a World Biosphere Reserve in southwester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unique ecosystem has shown signs of stress due to increasing tourism activities within the reserve. The various routine methods, which monit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do not fully reflect water quality in the subalpine and alpine lakes, while the indicators using aquatic organisms to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r status of the subalpine lakes are poorly reported. Thus, in this study, benthic diatoms from multiple habitats in Jiuzhaigou were sampled and assessed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showed that the canonical coefficients for elevation, water temperature and total nitrogen on the first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xis were-0.84, 0.78 and-0.53, respectively,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enthic diatoms. The dominance of diatom taxa indicative of nutrient enrichment indicates a clear trend toward eutrophication in the Pearl Shoal and Colorful Lake, two of the sites mostly visited by tourist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type of substratum on diatom community composition is not significant in subalpine lakes.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in Jiuzhaigou lakes are the genera Achnanthes, Fragilaria, Cymbella, Cocconeis, Diatoma and Denticula. In combination with dominant and sensitive species in the benthic diatom communities, CCA and CA method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ubalpine karstic lakes. The dominance of diatom taxa is indicative of nutrient enrichment and the results of CCA and CA indicate a clear trend toward eutrophication in the Pearl Shoal and Colorful Lake, two of the sites mostly visited by tourists.
OUYANG Li-liPAN Yang-dongHUANG Cheng-minTANG YaDU JieXIAO Wei-yang
关键词:底栖硅藻高山湖泊湖泊水质
不同基材边坡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以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7种不同基材边坡土壤在2005—2014年的肥力进行测定和分析,并预测未来肥力变化趋势,旨在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区边坡植被重建及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运用灰色理论研究各肥力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以此确立主要肥力因子来表征土壤肥力,而后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探讨土壤肥力未来25a的变化情况。[结果]微生物量与其他肥力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其他肥力因子相互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可作为主要肥力因子来表征土壤的肥力水平;2005—2040年上述边坡土壤微生物量(肥力水平)总体表现为:天然林>天然次生林>植被混凝土边坡>厚层基材>框格梁回填土>客土喷播>弃渣地。[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边坡土壤的微生物量(肥力水平)将最终趋向稳定,在人工营造的边坡植被生境中,植被混凝土边坡的土壤肥力表现最佳。
周明涛胡旭东许文年
关键词:土壤肥力因子
泥石流软基消能排导槽流速与消能特性试验研究
2020年
排导槽内泥石流流速是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使用泥石流原样进行室内模型实验,探究了不同泥石流重度、肋槛间距、排导槽坡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流速的变化规律和排导槽肋槛对泥石流的消能规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试验条件下,泥石流排导槽对泥石流流速的降低率随泥石流重度变化不大;泥石流在排导槽内平均流动速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泥石流排导槽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肋槛间距的增加而增加;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消能率呈现如下规律:单个肋槛平均消能率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肋槛间距下,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整体消能率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单个肋槛平均消能率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本文研究相关成果,在进行泥石流排导槽设计时,通过合理设计排导槽横断面、坡度、肋槛等参数,能有效控制泥石流流速,达到降低泥石流冲击破坏的目的。
刘曙亮游勇李小勇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流速消能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预测方法的开发——以镇江古运河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在对镇江古运河2009-2013年的降雨量、降雨径流污染物量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建立降雨量-径流污染方程,并采用灰色理论对未来降雨量进行预测,进而得出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值。结果表明:2014-2020年间,镇江古运河降雨径流中污染物TP、NH3-N和SS的年负荷与降雨量同向变化,2020年降雨量达到1 381.2mm时,污染物TP、NH3-N和SS的年负荷可分别达到217.15t、421.4t、5 811.87t,数值较大;灰色理论与回归分析结合所提出的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预测方法,能够在小样本、贫信息和波动数据序列情况下,简捷有效的对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实用与推广价值较大。
周明涛胡旭东张守德高家祯
关键词:降雨径流面源污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