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6B01)

作品数:33 被引量:241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丛林乔海娟唐会元杨志王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鱼类
  • 8篇水电
  • 4篇电站
  • 4篇生境
  • 4篇水电站
  • 4篇特有鱼类
  • 4篇金沙江
  • 4篇保护区
  • 3篇珍稀特有鱼类
  • 3篇生态
  • 3篇水利
  • 3篇群落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上游
  • 2篇蓄水
  • 2篇支流
  • 2篇植被
  • 2篇溶解氧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9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水利部中国科...
  • 5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水电水利规划...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中国电力建设...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8篇张丛林
  • 7篇乔海娟
  • 4篇杨志
  • 4篇唐会元
  • 4篇王毅
  • 3篇姜跃良
  • 3篇彭期冬
  • 3篇李翀
  • 3篇高少波
  • 3篇张陆良
  • 3篇赵利
  • 2篇冯顺新
  • 2篇林俊强
  • 2篇孙大东
  • 2篇倪广恒
  • 2篇乔晔
  • 2篇肖调义
  • 2篇刘小燕
  • 2篇沈忱
  • 2篇周祥林

传媒

  • 6篇水生态学杂志
  • 4篇淡水渔业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力发电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海河水利
  • 1篇人民珠江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9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被引量:4
2014年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价值并描述了其水环境现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在此基础上分层次阐述了当前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该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张丛林董磊华陈飞
关键词:赤水河流域水环境保护
大渡河流域干冷河谷特征植被调查分析——以某水电站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水电开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清洁能源的同时,势必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地处干冷河谷地区工程建设后的植被恢复工作一直是工程实践的难题。选取大渡河流域上游电站施工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典型的干冷河谷植被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气候地形、植被特征和植物种类为调查重点,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分布特征及影响要素,成果可为干冷河谷区域水电开发建设中的植被恢复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和植被恢复工程方案提供参考。
黄翔高小虎刘四华
关键词:植被调查水电站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5年
将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水利发展模式、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兴起、恢复河流运动的兴起、水利事业发展迈向流域综合管理以及水利发展向绿色、生态、环保转型等5个阶段。阐述了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列举了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总结了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的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新形势下水问题的变化及水利现代化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2方面论述了中国水利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水利现代化经验,从流域综合管理、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灾害防控等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水利现代化的若干政策建议,并构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改革路线图。
张丛林乔海娟王毅孙凌凯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
天津市用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2004~2013年天津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及总用水量数据,分析了各类型用水量的变化态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信息熵的方法分析了用水结构的演变过程,并通过灰色关联法识别出影响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津市总用水量呈微增趋势;农业用水量为波浪式下降趋势;以2008年为界,工业用水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2004~2013年,天津市用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均于2010年达到峰值,用水结构发展已较为成熟,系统内部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单一因素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对用水结构的演变具有较强的影响,其中农村用电量、耕地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农业总产值、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轻工业产值等10个影响因素与天津市用水结构呈强关联。
张丛林杨树乔海娟董磊华
关键词:用水量用水结构影响因素信息熵
瀑布沟水电站成库后鱼类组成变化与保护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探究瀑布沟水电站建成后鱼类物种结构与建库前的相应变化,为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措施提供参考,还可为西部地区水电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基于1985年、2002年和2012年在瀑布沟库尾至坝下河段的调查数据,研究了瀑布沟水电站水库形成前后库区鱼类物种组成、渔获物结构以及保护物种分布的变化趋势。2012年库区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4种,相比1985年和2002年分别减少了53种和51种,群落组成中定居性鱼类物种比例及渔获物比例均显著上升,适应流水环境的鱼类所占比例大幅下降。渔获物中优势物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占渔获总重量的比例为61.59%,而在前2次调查中占据优势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几近消失。研究结果显示,水库形成后鱼类组成已发生显著改变,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在库区难以捕获,而静水性鱼类比例则显著升高;重口裂腹鱼等保护物种以及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等特有鱼类因水文条件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资源量下降,同时分布区域向坝下或库尾等流域生境迁移。针对成库后鱼类物种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实施生态保护、规划过鱼设施以及开展增殖放流等措施和建议。
栾丽姜跃良刘园何月萍杨玖贤
关键词:瀑布沟水电站鱼类组成优势种
矿泉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的矿泉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新形势下,矿泉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和机构冲突、相关法规界定不清、开发与保护工作分离、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矿泉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快法律法规修订起草、推动涉水的资源环境大部制改革、发挥市场激励政策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角度提出了一揽子政策建议。
张丛林王毅乔海娟董磊华
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溶解氧时空分布被引量:4
2015年
水体的溶解氧(DO)是表征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金沙江下游向家坝与溪洛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干流河道内溶解氧时空分布特征,2012-07—2013-11(期间向家坝进行了3次蓄水,溪洛渡进行了1次蓄水),在保护区及其上下游干流布设了7个监测站点,对水温、溶解氧质量浓度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次蓄水过程坝下断面均出现了溶解氧过饱和现象;2)开始蓄水后溶解氧浓度与饱和度明显增加;3)支流入汇对干流溶解氧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河道内溶解氧溶度的增加与年际内水温周期变化及水库泄流调度引起的水气掺混有一定关系。
沈忱吕平毓王义成倪广恒冯顺新
关键词:水库蓄水溪洛渡水库
水库形成的湖库生态系统特征及其鱼类栖息地被引量:3
2016年
水库形成后将在坝前和库中呈现湖泊生态特征,库尾及上游呈现河流生态特征,即形成了河库复合生态系统。以国内某特大型水库为例,对蓄水前后水生生态系统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库区水面变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局部时段和区域存在一定范围的水温弱分层现象。适应静水性的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有所增加,鱼类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喜栖静水和缓流环境的物种逐渐在库区占主导地位,适应急流环境的物种主要分布于库尾和支流等局部水域中。为了对湖库鱼类栖息生境加以保护,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江段、开展人工增殖放流、进行水库生态调度以及加强渔政管理防止外来种入侵等措施和建议。
栾丽张陆良姜跃良彭金涛孙景昆
关键词:鱼类群落栖息生境
雅砻江中下游鱼类栖息地评价与保护方案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Barbour(1996)提出的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由底质、栖息地复杂性、流速和水深结合特性、堤岸稳定性、河道变化、河水水量状况、植被多样性、水质状况、人类活动强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共计10项指标构成雅砻江中下游鱼类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此对雅砻江中下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共985 km江段的鱼类栖息地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无"较差"河流,卧龙寺沟为"一般",达曲河为"较好",其他河流为"好"。基于此结果,建议雅砻江中下游按照"两区一段"和局部水域进行栖息地保护,将两河口库尾3.9 km保留河段、34.8 km变动回水区域、支流曲入河作为中游高原鱼类栖息地保护水域,将桐子林坝下及邻近水域作为雅砻江汇口栖息地保护水域,将锦屏二级闸厂址119.0 km大河湾段作为下游东部江河平原鱼类大河湾保护水域。局部水域主要指鳡鱼河支库及其源头支流永兴河、惠民河、达曲河、力丘河、色物绒沟。针对不同河段的保护功能与鱼类栖息地现状,提出了开展相关研究、监测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姜跃良孙大东喻卫奇
关键词:水电开发
金沙江一期工程对保护区圆口铜鱼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2008、2010-2013年在金沙江下游水富/宜宾断面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研究金沙江一期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圆口铜鱼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共采获圆口铜鱼卵苗6 190粒(尾),其中鱼卵74粒、鱼苗6 116尾;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在水富/宜宾断面未采集到圆口铜鱼卵、苗。各年圆口铜鱼卵苗江汛期和最大日径流量分别为:2008年6月12日-7月2日、3.79×10^7粒(尾),2010年6月22日-7月10日、3.47×10^7粒(尾);2011年6月23日-7月4日、9.58×10^7粒(尾);2012年6月24日-7月13日、1.22×10^7粒(尾)。圆口铜鱼卵苗江汛与金沙江下游的水文流量持续增长相关,卵苗日径流量高峰值与洪峰过程较一致,最大日径流量基本先于最大水文流量前出现。圆口铜鱼繁殖盛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较短时间内(2~3周)。2008年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圆口铜鱼早期资源补充量为2.12亿粒(尾);2010-2012年导流施工期间早期资源补充量分别为1.65亿、1.61亿、0.82亿粒(尾),呈下降趋势;2013年无早期资源补充。溪洛渡、向家坝2个梯级大坝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圆口铜鱼卵苗向下游漂流的途径。要合理制定水电梯级调度方案,促进或引起圆口铜鱼自然繁殖过程,并降低圆口铜鱼卵苗在库区的死亡率;加强圆口铜鱼现有栖息地保护,严格控制或禁止在产卵场捕捞亲鱼;开展圆口铜鱼在梯级大坝上下游间群体交流连通性的可能性研究和圆口铜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高少波唐会元陈胜杨志董方勇
关键词:保护区圆口铜鱼补充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