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566)
- 作品数:3 被引量:169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彦随陈秧分崔卫国李裕瑞杨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被引量:60
- 2012年
- 理论解析以非农就业程度表征的农户生计转型和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度量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的相互关系,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尺度农户生计转型的存在性、拐点值及其主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为规范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重构乡村地域的可持续性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农户非农就业程度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存在倒U型规律;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地形等外部因子影响农户生计与农村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控制资源禀赋、地形等外部因子作用的农户非农就业程度拐点为38.36%,结合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可将中国县域划分为适宜程度依次递减的优先整治区、优化调整区、适度挖潜区与限制整治区等4种类型区;最后,提出了切实反映农户生计特征的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政策建议。
- 陈秧分刘彦随杨忍
- 关键词:农户生计空间自相关
- 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被引量:91
- 2011年
-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心目标与路径应当是以健全的制度为前提、以完备的市场为导向、以当地的农民为主体,逐步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生发展能力的稳步提升,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为其搭建新平台。
- 崔卫国李裕瑞刘彦随
-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 农村土地整治的观点辨析与路径选择被引量:20
- 2011年
- 研究目的:厘清农村土地整治争辩焦点,为农村土地整治提供研究借鉴与政策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补充耕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普遍的社会经济绩效,个别地区也存在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现实问题,尚待规范与引导。研究结论:应正视并着力化解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化理论探索、实践规划与制度创新研究,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 陈秧分刘彦随
-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土地整治观点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