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466)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谭雪莹李滢王占春张东生邢雪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诱导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胰腺炎
  • 1篇胎胰
  • 1篇胚胎
  • 1篇胚胎胰腺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胰腺炎
  • 1篇细胞治疗

机构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2篇谭雪莹
  • 1篇许评
  • 1篇葛倩
  • 1篇邢雪
  • 1篇张东生
  • 1篇刘杰
  • 1篇孟娟
  • 1篇王占春
  • 1篇吴春梅
  • 1篇李滢

传媒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经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形成大鼠SAP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AP组、SAP+bmMSCs(尾静脉)组、SAP+bmMSCs(腹腔)组和SAP+bmMSCs(尾静脉+腹腔)组,每组18只。在bmMSCs注射各组,诱导SAP后3h分别通过尾静脉、腹膜内和尾静脉加腹膜内途径注射用DAPI标记的bmMSCs。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第24、48、72h分别处死6只大鼠,并收集胰腺组织和血液,测定其中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DAPI标记的体内bmMSCs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的胰腺组织有明显的出血、水肿、炎症和坏死。与SAP组相比,3种方式bmMSCs移植组胰腺的炎症、水肿、出血和坏死均明显减少(P<0.05)。在3种方式bmMSCs移植组中,bmMSCs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但是增加了SAP大鼠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P<0.05)。在SAP+bmMSCs(尾静脉+腹腔)移植组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进一步降低,IL-10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同时,在该组中观察到更多的bmMSCs存在。结论:与腹腔注射法相比,通过尾静脉+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bmMSCs,可以观察到更多的bmMSCs存在于胰腺组织中,大鼠恢复的更好。
李滢傅明杰谭雪莹王占春张东生邢雪葛倩董汉光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药物诱导后胚胎胰腺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后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的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后,双硫腙(DTZ)染色鉴定IPCs的形成情况;分别采用高浓度(25.0mmol/L)和低浓度(5.5mmol/L)的葡萄糖溶液刺激诱导后的细胞,ELISA方法检测该细胞群2周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经诱导后IPCs在两种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均分泌胰岛素,且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低浓度葡萄糖溶液(t=7.228,P<0.01)。IPCs在糖溶液刺激下第7天与第9天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天(F=38.373,q=3.033~6.085,P<0.05);第7天与第9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离体条件下,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成为IPCs后,2周内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其胰岛素释放量在诱导后第7~9天达到最大值,可作为胰岛移植的最佳时期。
孟娟吴春梅许评刘杰谭雪莹
关键词:干细胞胚胎胰腺胰岛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