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195)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卫国胡忠行刘莹朱丽东叶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磁性特征
  • 2篇粒度
  • 2篇沉积物磁性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东海内陆架
  • 1篇早期成岩
  • 1篇早期成岩作用
  • 1篇水系
  • 1篇剖面
  • 1篇陆架
  • 1篇南方红土
  • 1篇内陆架
  • 1篇公路
  • 1篇红土剖面
  • 1篇成土
  • 1篇成土作用
  • 1篇成岩作用
  • 1篇磁学特征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卫国
  • 2篇刘莹
  • 2篇胡忠行
  • 1篇俞立中
  • 1篇罗艺
  • 1篇董辰寅
  • 1篇叶玮
  • 1篇朱丽东
  • 1篇陈静
  • 1篇刘园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西九庐公路红土剖面的磁学特征及其反映的风化成土作用被引量:19
2011年
南方第四纪红土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采自江西九江的九庐公路红土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环境磁学研究,拟探讨多项磁参数在提取南方红土古环境信息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红土剖面上段的弱风化层,磁化率随着成土作用的增强而增大,反映了成土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导致的磁化率增加;而在剖面下段强风化的网纹红土层,表现为磁化率和退磁参数S比值下降但硬剩磁显著增加,反映强风化成土作用下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的富集.与单一磁化率指标相比,多项磁学参数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南方红土古气候重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胡忠行朱丽东张卫国叶玮
关键词:磁性特征成土作用南方红土
嘉陵江三大水系边滩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2009年夏季采集的嘉陵江三大水系边滩沉积物样品的磁性测量,结合粒度分析,探讨了三江沉积物磁学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大水系沉积物中磁性矿物除磁铁矿外,还含有丰富的赤铁矿,反映了四川盆地中生代紫色砂页岩作为嘉陵江水系泥沙来源的特点.嘉陵江干流由于上游黄土的输入,其磁铁矿对样品磁性特征的贡献最为显著.磁性参数χ,SIRM和S_(300)的组合,可将三江沉积物有效区分.
罗艺张卫国刘莹刘园
关键词:磁性特征粒度
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早期成岩作用的响应被引量:15
2012年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F17柱样为对象,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磁性测量、地球化学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成岩作用对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F17柱样磁性特征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沉积物磁性减弱、磁性颗粒变粗和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比例上升。粒度以及Al,Ti,Fe,Mn的含量,有机碳和总硫的分析表明,沉积物物源相对均一,粒度虽然存在垂向变化,但不是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早期成岩作用是导致上述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早期成岩过程中,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随深度下降的现象与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类似,但磁性矿物类型和颗粒大小随深度变化的模式,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磁性矿物对早期成岩过程的敏感性,磁性测量方法对认识铁在陆架沉积物中的迁移和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胡忠行张卫国董辰寅刘莹陈静俞立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