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315)

作品数:11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崔丽娟王义飞周文昌李春义肖文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碳储量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生长量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量
  • 2篇树干
  • 2篇树干解析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群落
  • 2篇物量
  • 2篇小陇山
  • 2篇甘肃小陇山
  • 2篇白皮松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凋落

机构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湖北省林业科...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吉林省林业科...

作者

  • 6篇崔丽娟
  • 3篇周文昌
  • 3篇朱建华
  • 3篇王义飞
  • 3篇肖文发
  • 3篇李春义
  • 2篇曾立雄
  • 2篇陈文婧
  • 2篇查天山
  • 2篇王小平
  • 2篇冯源
  • 2篇李伟
  • 1篇郝云庆
  • 1篇张曼胤
  • 1篇王小文
  • 1篇毛旭锋
  • 1篇高常军
  • 1篇雷静品
  • 1篇付甜
  • 1篇马琼芳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经济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水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泥炭地作为陆地上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碳汇,存储了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25%—43%。泥炭地排水与其他土地利用导致了大量的土壤有机碳损失。然而,有关排水对中国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可靠的泥炭地碳储量信息,以便减少它们估算的不确定性。选取了我国若尔盖高原未排水泥炭地和排水泥炭地进行土壤剖面取样,定量评价排水对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未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923.71±107.18)t C/hm^2,为中国陆地和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8.1和9.4倍;而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574.01±66.86)t C/hm^2,为中国和全球陆地的5.1和5.8倍。(2)泥炭地排水后,导致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59.11±9.31)t C/hm^2,可能源于土壤容重增加。(3)然而,完全考虑泥炭剖面深度后,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对照样地减少了349.7 t C/hm^2,这可能是由于泥炭地排水后,水位降低,加速了泥炭氧化,降低了泥炭厚度。
周文昌索郎夺尔基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泥炭地排水土壤有机碳储量若尔盖高原
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泥炭资源,排干后可开垦耕地、育林或辟为牧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林、畜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急剧扩大,排水疏干成为自然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比较了中国最大的两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排水前后景观格局、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排水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出现不同程度沼泽破碎化;植物群落呈现从沼生到中生的演替;土壤表层有机质分解加速,使土壤碳、氮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下降。排水后水位下降是使沼泽湿地生态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两处沼泽湿地在景观破碎化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具有差异。
张骁栋康晓明李春义崔丽娟王小文
关键词:生态特征植物群落土壤特征湿地
放牧对若尔盖高原湿地CH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湿地是大气甲烷(CH_4)的主要排放源,而有关放牧对湿地CH_4排放的影响特征仍未得到足够的报道。因此,通过静态箱法,研究了放牧对四川省若尔盖高原湿地CH_4排放的影响,CH_4气体通过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测量。结果表明:放牧样地和围栏内样地生长季CH_4排放量为(31.32±19.57)g/m^2和(30.31±23.46)g/m^2,它们之间无差异显著;但是集中放牧期间(7—9月),放牧样地(21.01±12.35)g/m^2较围栏内样地显著增加了CH_4排放量为54.3%。2014年生长季期间通过刈割植物模拟放牧表明两种刈割强度CH_4排放量为(5.01±5.37)g/m^2和(4.69±5.99)g/m^2,较未刈割样地(1.15±1.89)g/m^2增加了335.9%和308.0%,其原因可能是放牧或者刈割减少地表植物生物量,降低植物高度,缩短了CH_4排放的路径距离。该结果可为我国高原湿地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放牧刈割CH4排放
若尔盖高寒沼泽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4
2013年
了解高寒沼泽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揭示物种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以及高寒沼泽的保护管理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影响若尔盖高寒沼泽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作者于2011—2012年间在若尔盖高寒沼泽随机调查32个样地,收集了植被样方数据、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地表水位等实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CCA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经典的统计方法,研究高寒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不同地表积水状况下多样性的差异,以及高寒沼泽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若尔盖高寒沼泽植物共有151个种,隶属于39科98属;多样性指数随地表积水的减少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第一轴与水位、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正相关,第二轴与裸斑率和鼠洞数显著相关。前2个轴一共解释了79.8%的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在0.87以上;其中,水分和土壤养分条件是影响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其次是裸斑面及啮齿动物活动。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水分负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容重显著正相关。若尔盖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除了受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的影响以外,啮齿动物的活动可能是影响若尔盖沼泽物种分布以及促进群落进一步演替的主要因素之一。
崔丽娟马琼芳郝云庆高常军宋洪涛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高寒湿地
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树干解析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甘肃小陇山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分析其生长指标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去皮材积的总生长量的变化均呈现递增趋势。胸径和树高在幼年时期生长较慢,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先增加后减缓,呈现“慢—快—慢”增长趋势。材积总生长量在0-15a增长缓慢,15a后开始增长迅速,到63a仍保持增长趋势,未结束生长期。白皮松胸径、树高、去皮材积与胸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曲线函数为最佳,而“胸径-树高”模型则以幂函数方程拟合为最佳。
李春义姚光刚陈文婧王小平查天山
关键词:白皮松树干解析小陇山生长量生长率
甘肃小陇山白皮松生长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研究白皮松生长规律,探讨其生长指标的模型估算,旨在为白皮松的科学经营管理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参考。在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林内设置4个标准地,采集21株解析木获得白皮松林木生长数据,建立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比较4种常用的经验和理论函数,建立白皮松生长的最优模型,胸径的最优生长模型为三次曲线函数:D=-2.469+0.252×T+0.015 4×T^2+(-1.38×10^(-4))×T^3(R^2=0.98);树高和材积为幂函数:H=0.122×T^(1.251)(R^2=0.95)和V=(5.438 3×10^(-9))×T^(4.696 1)(R^2=0.94)。白皮松胸径和树高生长呈"慢-快-慢’的生长过程。胸径平均生长量在1~40 a快速增加,在40 a后增长趋于缓慢;树高平均生长量在1~35 a呈增长趋势,35 a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缓慢下降;1~20 a材积总生长量增长较缓慢,21 a开始材积总生长量增长迅速,60 a时达到0.620 m^3,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始终保持增长,未达到最大值,还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划分白皮松的生长过程为:幼龄林阶段(1~15 a);中龄林阶段(16~58 a);近熟林阶段(>58 a)。白皮松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生长模型均通过检验,可为白皮松树木的生长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和预测,也为不同生长阶段白皮松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
李春义姚光刚陈文婧陈文婧王小平
关键词:白皮松树干解析小陇山生长量
全球环境基金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战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国际森林问题的核心,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林业问题国际谈判的重要内容。全球环境基金是国际环境金融机构,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资助,在实现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概述了全球环境基金及其在中国的主要行动,在阐述全球森林变化趋势、森林退化与毁林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环境基金的资金分配机制、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全面了解全球环境基金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对我国掌握国际森林问题方面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提供借鉴。
雷静品肖文发白彦锋朱建华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全球环境基金
中国省级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省级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温室气体清单主要评估"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和"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两类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或吸收汇。省级LUCF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有关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基础,结合中国LUCF活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考虑核心关键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制订完成。同时还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省的关键排放因子和参数数据库,旨在为科学合理地编制中国省级LUCF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方法学依据。
朱建华冯源曾立雄黄志霖肖文发
关键词:温室气体清单
基于PSR模型的乌梁素海生态系统健康分区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的基础上,诊断了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湖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从湖泊生态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筛选出25项诊断指标,在专家打分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根据湖区生态环境特征差异,将湖泊划分为Ⅰ、Ⅱ和Ⅲ3个不同的区域,分别诊断各个区域的健康状态.结果显示,乌梁素海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在0.3 ~0.5之间,属于警戒或者较差的状态.Ⅰ、Ⅱ和Ⅲ区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3395、0.3866和0.4494.基于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存在区位上差异,为恢复湖泊健康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本研究的开展,可为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毛旭锋崔丽娟张曼胤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PSR模型乌梁素海
加拿大碳收支模型(CBM-CFS3)原理、结构及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CBM-CFS3模型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可模拟不同尺度、不同干扰或经营措施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变化,满足IPCC温室气体最高层次计量方法的要求,是IPCC推荐使用的碳计量模型。该模型的应用将会对我国森林碳储量估算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文中主要介绍CBM-CFS3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原理、运行和数据结构以及模型目前的应用研究情况,评价了当前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冯源付甜朱建华曾立雄肖文发
关键词:碳储量生物量森林生态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