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5080)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巩远发杨蓉苗青刘佩佩连帆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山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气象
  • 7篇气象学
  • 7篇环流
  • 7篇降水
  • 5篇青藏
  • 4篇低频振荡
  • 4篇振荡
  • 4篇水汽
  • 4篇青藏高原
  • 4篇季风
  • 3篇东北冷涡
  • 3篇气候
  • 3篇热带
  • 3篇冷涡
  • 3篇环流系统
  • 2篇低空
  • 2篇低空急流
  • 2篇低频
  • 2篇印度夏季风
  • 2篇水汽收支

机构

  • 17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山西省大气探...
  • 1篇黑龙江省气候...
  • 1篇沈阳区域气象...

作者

  • 14篇巩远发
  • 3篇杨蓉
  • 2篇连帆
  • 2篇刘佩佩
  • 2篇苗青
  • 1篇晁华
  • 1篇朱玲
  • 1篇顾正强
  • 1篇龚强
  • 1篇毛文书
  • 1篇李妍
  • 1篇万超
  • 1篇李永生
  • 1篇杨景朝
  • 1篇王莹

传媒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干旱气象
  • 1篇Journa...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RA-Interim资料分析青藏高原“湿池”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论文利用ERA-Interim(0.5°×0.5°,简称ERA)、NCEP/NCAR2(2.5°×2.5°,简称NCEP2)两种不同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夏季(7月)和冬季(1月)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上大气水汽含量大值区(简称"湿池")的区域分布特征,然后基于ERA资料分析了1979—2012年间高原"湿池"的一些变化特征,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主要结果包括:在对流层中上层,高原上无论夏、冬季都有大气水汽含量的高值中心——高原"湿池"存在。夏季7月高原"湿池"强度最强,ERA资料除了在高原南部有自西到东的连续高湿中心带外,在高原西北部还有一个高湿中心;NCEP2资料仅在高原东南部和西南部有两个高湿中心。冬季1月,两种资料均只在高原东南部有高湿中心。总体上,ERA资料与探空观测资料的高湿中心区更为接近。7月,高原南部高湿中心在1990年代中期(1994—1996年)之后持续偏强,西北部中心强度有弱—强—弱—强交替变化特征;1月,高湿中心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持续偏强。高原南部高湿中心带在7月几乎是一个连续的区域,1996年以后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在1月则是分为东西两段的高湿中心带。
谢启玉巩远发杨蓉连帆
关键词:大气水汽含量
夏季印度季风变化对青藏高原降水的影响1
根据1973-2014年NCEP(2.5°×2.5°)再分析资料及印度、中国逐月降水资料和Bin Wang的印度夏季风指数IMI,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详细讨论了印度夏季风强弱变化对应的高原降水变化。结果季风强弱与高原...
孙亦; 巩远发;
关键词:印度夏季风青藏高原降水大尺度环流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during Summer被引量:7
2017年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a 47-yr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set from a network of 42 rain gaug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Q1〉) anomal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y in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advection of 〈Ql〉 over the central TP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When the vertical ad- vection of〈Q1〉 over the central TP is strengthened, the South Asian high shifts further than normal to the south and east,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hifts further than normal to the south and west, and the Indian low weak- ens. This benefits the transport of warm moist air from the low latitude oceans to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Correspondingly, in the high latitudes, two ridges and one trough form, which lead to cool air moving southward. These two air masses converge over the Sicbuan -chongqing region, leading to significant precipitation. In contrast, when the vertical advection of 〈Q1〉 over the central TP is weakened, the South Asian high moves to the north and west, the subtropical high moves eastward and northward, and the Indian low strengthens. This circulation pattern is unfavorable for warm air advect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and the cool air further north cannot move southward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two troughs and one ridge at high latitude. Thus, ascent over the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is weakened, resulting in less precipitation.
Xin LAIYuanfa GONG
印度夏季风影响下的青藏高原降水及环流异常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为探讨印度夏季风异常变化对高原夏季降水以及相应的异常环流系统的影响,利用1973-2014年NCEP(2.5°×2.5°)逐月再分析资料、中国逐月降水格点资料及印度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印度夏季风影响下的高原东部、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即印度夏季风强年(弱年)高原西部降水偏多(偏少),高原东部降水偏少(偏多)。(2)印度夏季风强年(弱年),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偏强且偏西、偏北(偏弱且偏东、偏南);对流层中低层印度半岛是异常气旋(反气旋)环流系统,青藏高原西部是异常气流辐合(辐散)流场,东部则是异常辐散流场(辐合中心或辐合带)。(3)综合印度夏季风强弱年对流层中异常环流系统变化的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年(弱年),青藏高原西部异常上升运动增强(减弱),水汽通量异常辐合(辐散),导致降水异常偏多(偏少);青藏高原东部则是相反的异常变化特征。
孙亦巩远发
关键词:气象学印度夏季风降水异常
东北区域水汽收支的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明确东北区域水汽收支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利用1970~2010年NCEP/NCAR逐月平均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同期的气象站逐日降水实况资料,对东北区域夏半年(5~9月)区域水汽收支的年(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降水偏多(少)年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1970年代水汽异常输送主要来自华北地区;1980年代,水汽异常输送主要来自蒙古东部和日本海;1990年代,水汽异常输送主要来自鄂霍次克海;2000年以后,水汽异常自东北区域向西南方向输送.总体而言,1970~1990年代区域内的水汽增加,2000年以后区域内水汽明显大幅度减少.(2)东北区域水汽总收支与夏季降水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可达0.79,通过99%的信度检验,南、北边界的水汽输送对该区域的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3)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年,西北太平洋上的水汽明显增强;降水偏少年,西风带和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减弱.
顾正强巩远发龚强朱玲晁华
关键词:气象学气候变化水汽输送水汽收支水汽通量降水
热带印度洋低频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主模态特征
2016年
为研究热带印度洋30~60 d低频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逐日向外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以低频振荡的能量作为低频振荡的强度指数,首先分析热带印度洋准30~60 d的低频振荡强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然后用EOF方法分析了各个季节准30~60 d振荡强度年际变化的空间主模态特征。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30~60 d低频振荡强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其中春季最强,夏季和秋季相对较弱;其活跃区的季节分布也有明显差异,反映出明显的年变化特征。4个季节强度的空间变化第一模态基本表现为一致的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第二模态发现偶极子或三极子分布型。
邓锐捷巩远发
关键词:气象学热带印度洋年际变化
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浪及可能成因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1971~2013年中国800余站点的逐日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气候诊断方法,初步分析了201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高温热浪天气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7、8两月,105°E以东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地面气温较常年平均偏高2℃~4℃;超过35℃的高温日数较气候平均多20 d以上。导致2013年夏季7、8两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异常高温热浪天气的一个特殊原因,是南亚季风区和东亚热带季风区异常强的对流活动,使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偏东偏强、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强和长江流域异常的下沉运动;同时,西风带及中高纬环流系统配置不利于冷空气南下,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持续的异常高温天气的另一个因子。
魏挪巍巩远发苗青邓锐捷
关键词:气象学短期气候变化高温热浪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2017年7月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
2017年7月13-14日和19-21日,东北地区以吉林省为主出现了两次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两次过程降雨量大、时间仅短暂间隔5d,且中心重叠在吉林省永吉县,在当地气象史上极为罕见。本文采用ERA-Interim 0.5°...
于佳含; 巩远发;
关键词:东北冷涡强降水高低空急流
文献传递
黑龙江冬季极端低温气候特征与环流异常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黑龙江省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气候特征和对应的环流特征,定义了均值倍率来描述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并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低温阈值,从而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低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极端低温事件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处于偏多期,之后进入偏少期,近两年有增多趋势;在大部分极端低温事件偏多年里,东北地区上空500hPa高度场为负距平控制,极地地区为正距平控制,东亚大槽偏强,欧亚地区盛行经向环流,这有利于冷暖空气南北交换,使得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侵袭黑龙江地区,造成该地区气温偏低,相应的极端低温事件也就增多;而在海平面气压上表现出的是西伯利亚高压偏强,阿留申低压偏弱。
李永生巩远发王莹
关键词:气候极端低温事件环流异常
2011/2012年冬季寒潮低频特征及其与500hPa低频系统的耦合关系
利用NCEP/DOE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常规观测站温度资料,先后分析了2011/2012年冬季中国区域平均温度极端异常过程中的寒潮过程和828个站平均温度低频振荡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场低频振荡随位相...
苗青巩远发白自斌
关键词:寒潮低频振荡奇异值分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