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J0321)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寿昆李昂贾海燕吴旭王光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就巢
  • 3篇PRL基因
  • 3篇催乳
  • 3篇催乳素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SNP
  • 1篇PCR-SS...

机构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王宏
  • 3篇王光瑛
  • 3篇吴旭
  • 3篇贾海燕
  • 3篇李昂
  • 3篇王寿昆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鸭催乳素基因外显子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研究采用 PCR-SSCP 技术研究番鸭不同就巢群体(就巢1月群、就巢2月群、就巢3月群)、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5个群体250个个体 PRL 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就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4编码区内发现2个 SNP 位点,分别位于该基因的3 777 bp(T/C)和3 785 bp(A/G)处。基因型与就巢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番鸭非就巢群体与各就巢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番鸭与白改鸭差异显著(P<0.05.),推测 PRL 基因与就巢性有一定的相关。
王寿昆吴旭王宏李昂贾海燕王光瑛
关键词:就巢PRL基因SNP
鸭催乳素基因外显子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番鸭不同就巢群体(就巢1月群、就巢2月群、就巢3月群)、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5个群体250个个体PRL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就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4编码区内发现2个SNP位点,分别位于该基因的3777 bp(T/C)和3785 bp(A/G)处。基因型与就巢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番鸭非就巢群体与各就巢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番鸭与白改鸭差异显著(P<0.05),推测PRL基因与就巢性有一定的相关。
王寿昆吴旭王宏李昂贾海燕王光瑛
关键词:就巢PRL基因SNP
鸭催乳素基因外显子5多态性与就巢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将番鸭不同就巢群体(就巢1月群、就巢2月群、就巢3月群)、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群体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番鸭不同就巢群体、番鸭非就巢群和白改鸭5个群体250个个体催乳素(PRL)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就巢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外显子5片段编码区发现3个SNP位点,位于5871bp(G/A)、5926bp(A/G)和6029bp(C/T)处,其中5871bp(G/A)与5926bp(A/G)处氨基酸序列均改变,分别为I→V和R→K。统计多态片段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对5个试验鸭群间基因频率作差异进行显著性分析,番鸭非就巢群体与各就巢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番鸭与白改鸭差异极显著(P<0.01)。
吴旭李昂王寿昆王宏贾海燕王光瑛
关键词:就巢PRL基因PCR-SSC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