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德国洪堡基金(ervonHumboldtFoundation)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雨生王巍靳桂云佟一杰杨海东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德国洪堡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1篇新生血管生成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析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氧化酶
  • 1篇氧诱导视网膜...
  • 1篇诱导大鼠
  • 1篇塞来昔布
  • 1篇三维重建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新生血...
  • 1篇体内注射
  • 1篇内注射
  • 1篇注射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王雨生
  • 1篇屈晓杰
  • 1篇马吉献
  • 1篇靳桂云
  • 1篇徐建锋
  • 1篇储昭节
  • 1篇张朝霞
  • 1篇王巍
  • 1篇石圆圆
  • 1篇蔡岩
  • 1篇马德英
  • 1篇白明
  • 1篇陈苏宁
  • 1篇杨海东
  • 1篇佟一杰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华夏考古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假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
2009年
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是生物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然而,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显示相当数量的人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为假细胞系或身份不正确。假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完全的假细胞系,交叉污染发生于细胞系的早期建系阶段,并迅速被具有增殖优势的其他细胞系取代。第二种是身份错误的假细胞系,交叉污染发生于建系后,而真正的原型细胞系可能存在。最后一种是非恶性细胞系。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各种假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作一综述。
陈苏宁MacLeod RADirks WG薛永权Drexler HG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
玻璃体内注射塞来昔布对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实验性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棕色挪威大鼠3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激光光凝诱导实验性CNV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36只大鼠立即随机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分别玻璃体内注射10μL塞来昔布(1mg/mL)和10μL生理盐水。光凝后7d采用Westernblot(n=6)和RT-PCR(n=6)分别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其mRNA以及COX-2mRNA的表达;光凝后14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n=3)和脉络膜铺片(n=3)法分别检测CNV的厚度和面积。结果经塞来昔布治疗后,CNV的厚度和面积均明显减小(P=0.00),VEGF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2,P=0.03),而COX-2mRNA无明显变化(P=0.59)。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抑制实验性CNV,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为临床防治CNV相关性眼病提供新思路。
蔡岩王雨生徐建锋石圆圆张朝霞马吉献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环氧化酶-2塞来昔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蜣螂后胸叉骨的几何形态学分析及其适应进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甲虫的后胸叉骨是基部位于后足基节关节处,端部游离在胸腔内的几丁质构成的内骨骼。后胸叉骨作为胸腹部运动肌肉的联结点,在甲虫运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承载了分类和系统发育信息。蜣螂根据其习性可分为滚粪球和直接掘洞两类行为类型。通过传统的比较形态学方法,我们无法得知滚粪球或直接掘洞的行为对后胸叉骨形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定量的几何形态学方法探究蜣螂后胸叉骨形态对不同行为选择压力的响应关系。【方法】对76种蜣螂后胸叉骨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二维几何形态学定量评估;利用显微CT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对直接掘洞类蜣螂和滚粪球类蜣螂的代表种西班牙粪蜣螂Copris hispanus和忠诚泽蜣螂Kheper devotus的后胸叉骨进行三维重建,用于比较两者的三维形态差异。【结果】经过几何形态学分析可知,两类蜣螂后胸叉骨背面观和侧面观的马氏距离和普氏距离的p值均低于0.0001,表明两类蜣螂的后胸叉骨的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C.hispanus和K.devotus后胸叉骨3D模型的比较发现,两类蜣螂后胸叉骨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胸叉骨的端半部(叉臂和中突)。前者的叉臂细长,中突面积大,背立脊呈窄条状且不发达;后者的叉臂宽扁,叉臂基半部十分宽大,中突面积小,背立脊呈鳍状且十分发达。【结论】滚粪球或直接掘洞的行为会对蜣螂后胸叉骨的形态有显著性影响,蜣螂后胸叉骨形态与滚粪球和直接掘洞两种行为的选择压力显著相关,这与后胸叉骨所附着的胸部肌肉参与相关运动关系密切。本研究为探索昆虫形态与功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范例。
佟一杰杨海东马德英白明
关键词:蜣螂计算机三维重建进化
脯氨酸羟化酶2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脯氨酸羟化酶2(proline hydroxylase2,PHD2)对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40只7d龄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高氧组、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每组各10只。后3组放入动物氧舱,在氧气含量为体积分数(75±2)%的高氧环境中连续饲养5d,正常对照组于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在结束高浓度给氧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PHD2抑制剂(黄芩素),高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d。于末次注射结束后处死小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网膜中PHD2蛋白的表达,视网膜铺片法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情况,HE染色后计数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a-SMA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视网膜中存在PHD2蛋白的表达,且高氧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正常对照组高于300mg.kg-1、500mg.kg-1PHD2抑制剂组(P=0.004、0.001)。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高氧组自视盘发出的血管扩张迂曲,中周部视网膜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近视盘周围有明显的血管无灌注区;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较高氧组明显改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正常对照组、高氧组、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分别为(0.60±0.84)个、(39.40±5.17)个、(15.80±1.93)个和(6.30±1.57)个,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最多,正常对照组最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a-SMA表达较高氧组明显增加;高氧组、300mg.kg-1及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的VEGF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300mg.kg-1和500mg.kg-1PHD2抑制剂处理组与高氧组比较,VEGF表达量无明显降低。结论视网膜存在PHD2的表达,抑制其表达后能有效改善高氧所致小鼠视网膜血管的
屈晓杰王雨生张鹏储昭节
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孢粉分析与人类活动研究——化石和现代表土花粉分析结果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相差分析方法,区分出禾本科植物中的农作物花粉;通过对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文化层和丰台村周围现代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有农作物花粉,反映人类农耕活动对聚落及其周围孢粉组合有明显的影响;文化层样品的孢粉组合显示,卡约文化早期阶段,禾本科植物花粉明显多于晚期阶段,可能反映了卡约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200-800年)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的过程;孢粉组合还显示,与现代丰台村相比,卡约文化时期,聚落周围有更多的禾本科植物生长,人类可利用的植物资源比现代丰富。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综合研究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靳桂云王巍M.WagnerP.E.Tarasov
关键词:卡约文化孢粉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