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Z2005112)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志伟崔力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磷素
  • 3篇洋河流域
  • 3篇土壤
  • 3篇河流
  • 2篇土壤磷
  • 2篇土壤磷素
  • 2篇坡耕地
  • 2篇径流
  • 2篇耕地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地表
  • 1篇多氯联苯
  • 1篇营养盐
  • 1篇生物修复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水溶态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退耕

机构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环境管理...

作者

  • 7篇崔力拓
  • 7篇李志伟

传媒

  • 3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河北渔业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洋河流域缓坡地土壤磷素径流输出特征被引量:2
2006年
坡面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素进入洋河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根据洋河流域多年的降雨特点,通过对天然降雨资料分析和人工模拟降雨,对该流域缓坡地表径流中磷素输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洋河流域缓坡地土壤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洋河流域缓坡地地表径流中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小麦-玉米连作地>高产玉米地>低产玉米地>次生灌木林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中颗粒态磷的含量逐渐增加,但O rtho-P的含量却下降;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坡面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和TP的含量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但径流中O rtho-P的含量则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磷素
缓坡耕地土壤磷素释放的动态规律研究
2007年
研究坡耕地土壤磷素的释放规律有助于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在秦皇岛洋河流域缓坡耕地进行的试验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坡耕地释放磷素的数量也相应的提高,在施磷量超过P2O5450 kg hm-2时,径流中正磷酸态P(Ortho-P)的含量会对水体产生明显影响;同时坡耕地土壤释磷的规律与玉米生长发育规律有显著关系,表现为:随着玉米由苗期→营养生长盛期→抽穗期→结实期,地表径流中Ortho-P的含量变化依次为:高→低→高→低。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磷素坡耕地
氮、磷营养盐组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应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组成氮盐(TN)和磷盐(T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很好地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进一步研究表明,铜绿微囊藻存在营养盐生长阈值CTP、CTN,分别为1.8mg/L和25.0mg/L,当TP、TN的初始浓度分别小于CTP和CTN时,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会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但当初始浓度大于营养盐生长阈值时,随营养盐初始浓度的增加反而会逐渐限制其生长,表明铜绿微囊藻存在一个适宜生长的(TN∶TP)最佳值,为TN/TP=14∶1。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总氮总磷氮磷比
坡耕地径流沉积物中磷素的富集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洋河流域坡耕地径流沉积物对磷素的富集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坡耕地径流沉积物对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富集系数在1.33~1.43之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平均占全磷的75.23%,对不同结合态的磷富集程度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壤条件下,径流沉积物中各结合态磷的生物有效性不同,Fe-P对沉积物中NaOH-P的贡献率最大.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磷素生物有效性
坡地退耕还林(草)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退耕还林(草)能有效的减少坡地土壤磷素的流失,尤其水溶态磷的流失,表现为:在相同的降雨量下,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别减少62.95%和43.79%,磷酸根态磷含量分别减少45.59%和23.53%;通过径流小区试验,表明退耕还林(草)后径流中水溶性磷的流失量分别减少44.81%和60.24%,径流泥沙颗粒态磷的流失量分别减少27.82%和41.94%。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洋河流域退耕还林(草)颗粒态磷
洋河流域缓坡地土壤磷素径流输出特征被引量:9
2006年
坡面径流和侵蚀泥沙是磷素进入洋河水库的主要非点污染源。根据洋河流域多年的降雨特点,通过对天然降雨资料分析和人工模拟降雨,对该流域缓坡地表径流中磷素输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洋河流域缓坡地土壤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洋河流域缓坡地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小麦-玉米连作地>高产玉米地>低产玉米地>次生灌木林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中颗粒态磷的含量逐渐增加,但Ortho-P的含量却下降;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坡面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和TP的含量,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但径流中Ortho-P的含量则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磷素洋河流域
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运用盆载试验,通过接种根瘤菌、菌根真菌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土壤中多氯联苯浓度降低具有重要作用,重污染土壤中平均降低了24.48%,轻污染土壤平均降低了19.14%;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强化了紫花苜蓿对多氯联苯的修复作用,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与土壤原污染程度有关;紫花苜蓿-菌根真菌-根瘤菌协同修复效果在重污染土壤中强于轻污染土壤;同时紫花苜蓿对土壤中PCBs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因而可以作为PCBs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崔力拓李志伟
关键词:多氯联苯农田土壤生物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