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74)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3
相关作者:章雨旭王俊柳建勇孟庆伟吕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白云鄂博
  • 3篇白云鄂博群
  • 2篇杂岩
  • 2篇蛇绿混杂岩
  • 2篇混杂岩
  • 2篇北缘
  • 1篇地层
  • 1篇地台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 1篇洞群
  • 1篇造山带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韧性剪切带特...
  • 1篇山带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同位素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白云鄂博铁矿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5篇章雨旭
  • 3篇王俊
  • 2篇吕洪波
  • 2篇孟庆伟
  • 2篇柳建勇
  • 1篇孙闯
  • 1篇张海春
  • 1篇王俊
  • 1篇李旭平
  • 1篇马铭株
  • 1篇万渝生
  • 1篇颉颃强
  • 1篇董晓朋
  • 1篇朱晓青
  • 1篇陈林
  • 1篇黄敏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滑塌堆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笔者等在白云鄂博矿田北西部查干楚鲁附近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上段发现了典型的滑塌堆积。重点研究了同一滑塌层位中的两个滑塌堆积露头。整个滑塌堆积层岩性单一,内部结构杂乱,不见原始沉积层理。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结果,该处岩性主要有两种:形状不一、大小混杂的灰黄色白云岩岩块(滑积岩块)杂乱无序地分布在深灰色纹层状碳质微晶灰岩(本地沉积)中。最大的透镜状白云岩滑积岩块露头长27m,宽5.8m。深灰色纹层状碳质微晶灰岩岩层产状基本稳定,整体北倾,倾角较大。深灰色灰岩层与灰黄色白云岩的接触界面附近发育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白云岩滑积岩块本身棱角不明显,两端有明显的细颈拉长现象,表明滑塌发生时,白云岩处于半固结和不完全成岩状态。滑积岩块位于不同的背景沉积层位中,揭示露头区存在多次的滑塌堆积事件。根据滑塌堆积的内部结构特征,初步判断其为被动大陆边缘靠近多岛洋或碳酸盐台地的深水盆地边缘,主要触发因素可能为地震活动。此外,白云鄂博群中滑塌岩块的发现表明白云鄂博群与腮林忽洞群沉积时具有相似的构造、古地理环境,这为白云鄂博群与腮林忽洞群相当(均为早古生代)提供了新的佐证。
张星吕洪波董晓朋孙闯陈林柳建勇章雨旭王俊
关键词:滑塌堆积白云鄂博
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铁铌稀土矿床,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但由于证据的多样和复杂,研究者们对其赋矿白云岩成因、成矿时代及赋矿地层白云鄂博群的年代有多种不同认识。刘淑春等(1999)、章雨旭等(2009)曾对已有的赋矿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综合评述。
章雨旭吕洪波王俊柳建勇孟庆伟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白云鄂博群白云岩成因大地构造环境华北地台北缘赋矿地层
白云鄂博矿区北部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在白云鄂博主矿北西约6.5km处的查干楚鲁一带,有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带,前人在该带中部识别出了蛇绿岩混杂堆积。本文作者在蛇绿岩东部的大理岩质糜棱岩中发现鞘褶皱、拉伸线理及旋转碎斑系等变形构造,在大理岩周围发现石英岩型宏观压力影构造,在变质石英砂岩中识别出褶劈理以及方解石脉等相关构造,在这条东西向断裂带北边发现典型的黄铁矿型压力影。根据上述特征判断,查干楚鲁一带为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同时具有NEE—SWW向逆左旋走滑的特征。该带揭示出蒙古洋板块与华北板块在晚古生代汇聚拼合的基本格局。
王俊吕洪波章雨旭柳建勇李旭平黄敏孟庆伟
关键词:白云鄂博韧性剪切带蛇绿混杂岩
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碎屑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分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3
2014年
白云鄂博群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由于赋存超大型REE-Nb-Fe矿而受到广泛关注。白云鄂博群形成时代有中元古代、古生代等不同认识。腮林忽洞群位于白云鄂博群的南部,与白云鄂博群的关系也有不同认识。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底部中-粗粒砂岩的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LA-ICPMS Hf同位素组成。两个岩群碎屑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类似,按结构特征可分为继承或捕获锆石、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重结晶锆石等不同类型。年龄都主要分布在1.8~2.1Ga之间和2.4~2.7Ga之间,尽管年龄峰值存在一定区别。它们的Hf同位素组成也类似,εHf(t)和tDM2(Hf)变化范围分别主要在约-6.0~6.0之间和2550~2950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白云鄂博群和腮林忽洞群的物源区类似,主要由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岩浆岩组成,为新太古代早期陆壳物质再循环产物;部分岩石遭受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晚期高级变质作用改造;碎屑物质都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与其形成时代相同的认识不矛盾。
马铭株章雨旭颉颃强万渝生
关键词:白云鄂博群碎屑锆石SHRIMP定年
狼山发现蛇绿混杂岩--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碰撞边界的关键证据被引量:30
2018年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狼山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笔者等在狼山南缘的一系列构造逆冲片露头中发现了蛇绿混杂岩。根据野外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U-Pb定年等综合研究,确定了蛇绿混杂岩的基质为绿泥石片岩,而混杂岩块包括:紫红色硅质岩、石英角斑岩、玄武岩、蚀变辉绿岩和变质辉长岩等。其中,绿泥石片岩、玄武岩、蚀变辉绿岩中年轻的岩浆锆石年龄将岩浆喷发时代锁定在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而且该三种岩石都具有高铝(Al_2O_3>17%)玄武岩的特征,指示了本区白垩纪与俯冲带相关的构造环境。依据狼山白垩纪蛇绿混杂岩的发现笔者等尝试重新厘定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之间的碰撞时间和边界:作为华北克拉通西北重要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地块在晚白垩世向北俯冲并最终与中亚造山带碰撞拼合,从而造成了阴山造山带西段狼山的隆起。根据构造地貌相似性原理,华北克拉通北部边界可能要从白云鄂博至西拉木伦河一带向南移到阴山—燕山一带,而最后的碰撞时间则由晚古生代推迟到晚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的中亚造山带的宽度也进一步向南加宽为整个蒙古南部与内蒙古高原区,构成新的中亚造山带。这一认识为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以及重要成矿带成因机制探讨提供了新的大地构造模型,也为促进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理论的改进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
吕洪波冯雪东王俊朱晓青董晓朋张海春章雨旭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中亚造山带晚白垩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