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1)

作品数:26 被引量:566H指数:12
相关作者:胡远满常禹布仁仓陈宏伟郭忠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物量
  • 7篇林区
  • 4篇森林景观
  • 4篇生物量
  • 3篇中林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呼中林区
  • 3篇LANDIS
  • 2篇野火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森林生物
  • 2篇森林生物量
  • 2篇树种
  • 2篇器官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细根
  • 2篇细根生物量
  • 2篇细根周转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北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吉林省白河林...

作者

  • 17篇胡远满
  • 11篇常禹
  • 9篇布仁仓
  • 6篇李月辉
  • 6篇范春楠
  • 6篇郑金萍
  • 6篇郭忠玲
  • 6篇陈宏伟
  • 5篇焦琳琳
  • 5篇王晓莉
  • 4篇熊在平
  • 4篇李兵
  • 3篇吴文
  • 3篇贺伟
  • 3篇邓华卫
  • 3篇李娜娜
  • 2篇刘晓梅
  • 2篇岳龙
  • 2篇李春林
  • 2篇吴志丰

传媒

  • 7篇生态学杂志
  • 6篇生态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经济林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森林碳汇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内蒙古森林以其面积大、活立木总蓄积高成为全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文献为基础,分析了近年来内蒙古森林及其组成部分的碳储量、碳密度、固碳速率和潜力.大部分研究以第六次森林清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材积与生物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出内蒙古森林碳储量约为920 Tg C,占同期国家森林资源总碳储量的12%,年均增长率约为1.5%,平均碳密度约为43 t·hm-2.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针阔叶混交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固碳能力最高.间伐和皆伐等人类活动使森林碳储量明显降低.已有的碳汇特征研究很少涉及土壤部分,仅有少数研究指出土壤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研究不够深入.建议今后在计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时,加入土壤碳储量部分;利用异速生长方程计算碳储量时,将树种器官碳含量设为45%;建立更多优势树种的、包含根系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方程;加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潜力关系的研究.
杨浩胡中民张雷明李胜功
关键词:碳储量碳密度
磨盘山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数量及动态被引量:28
2014年
以磨盘山5.76hm2天然次生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均匀布设144个凋落物收集器,于2006年每月末(4—11月)连续收集其凋落物,用以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年凋落量为3039.6 kg/hm2,以凋落叶(2499.2 kg/hm2)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年凋落量的82.22%,而凋落枝仅占年凋落量的9.92%,花果皮等所占比例更小,占总量的5%以下。1a内,凋落物收集器内共收集到42种树木的凋落叶,占样地内树种总数(46种)的91.30%,其中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3个树种的凋落叶占落叶总量的82.97%,为叶凋落量的主要来源。不同收集器之间凋落量存在较大差异,99个收集器的年凋落量在200—400 g,2个收集器超过600 g;单个收集器全年最多可收集到19种树种的凋落叶,收集到凋落叶种数12种的收集器最多(29个)。凋落量月动态呈单峰型,69.78%的凋落量产生于9—10月份,叶凋落量月动态与凋落总量变化相同。落叶以秋季为主,但树种间叶凋落节律存在差异,其中核桃楸叶的凋落高峰集中在8—9月,花曲柳和春榆(Ulmus japonica)集中在9—10月,色木槭(Acer mono)为10月,蒙古栎叶为10—11月。
范春楠郭忠玲郑金萍李兵杨保国岳龙于洪波
关键词:凋落物凋落量天然次生林
基于NBR指数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森林过火区的林火烈度被引量:33
2013年
基于TM影像和3S技术手段,利用NBR指数对1986—2010年大兴安岭呼中林区森林过火区林火烈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林火烈度与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呼中林区的林火发生次数和面积年际变化明显,每年6—8月是林火的高发期,重度火烧区占总过火面积的84.2%.过火区中,兴安落叶松林占89.9%;海拔1000~1500m区域占68.8%;东、南、西、北4个坡向的过火面积占62.5%,阴、阳坡过火面积差异不明显;坡度15~25°的斜坡区域过火面积占38.4%.不同程度林火烈度的过火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度火>中度火>轻度火>未过火,其中,重度火过火面积>70%,中度火过火面积在10%左右,轻度火和未过火的过火面积<5%.呼中林区林火烈度以重度火为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极大.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林火管理中,应尽早开展森林可燃物处理工作,以降低林火烈度,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
王晓莉王文娟常禹冯玉婷陈宏伟胡远满池建国
关键词:环境因子过火面积
气候变化对东北沼泽湿地潜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为研究沼泽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了对沼泽湿地分布可能存在影响的26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模拟了沼泽湿地基准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并预测了气候变化情景下2011—2040年、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3个研究阶段东北沼泽湿地潜在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AUC(Aera Under Curve)为(0.826±0.005))。基准气候条件下东北沼泽潜在分布区主要为大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地区。随着时间的推进,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原有潜在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而新增潜在分布面积较少,总面积呈现急剧减少趋势。至2071—2100年,原有沼泽湿地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少99.80%,新增潜在分布面积仅2.48%,总潜在分布面积减少97.32%。空间分布上,东北沼泽湿地潜在分布呈现由东向西迁移,南北向中心收缩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贺伟布仁仓刘宏娟熊在平胡远满
关键词:沼泽气候变化最大熵模型
大兴安岭林区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在明确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道路网络系统组成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林业局内17个林场作为分析单元,以该林业局1989年景观为例,对有、无道路情况下的景观格局分别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道路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呼中林业局内包括运材主、支路在内的常年运材路密度为2.3m.hm-2,在各个林场内分布均匀,基本沿着河流水系深入到各个采伐区.道路的出现使景观水平上的森林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林场中,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数量增多、斑块间距离增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碎化,但破碎化程度与道路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道路网络对景观破碎程度的影响比对空间聚合程度的影响更强烈.
李月辉吴志丰陈宏伟李娜娜胡远满常禹
关键词:道路网络森林景观主成分分析
模拟分类经营对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运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 7.0 PRO,模拟了在当前采伐模式和无采伐两个预案下,小兴安岭林区森林生物量及主要树种生物量在2000—2200年间的动态。模拟结果如下:(1)无采伐预案下,森林生物量由最初的93.6 t/hm2逐渐升高,90a后达到最大值258 t/hm2,之后森林生物量在245 t/hm2上下小幅波动;(2)前100a采伐预案会明显降低森林生物量,与无采伐预案相比森林生物量最大可降低21.4 t/hm2,平均减少14.7 t/hm2;后100a采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逐渐减弱,森林生物量平均减少2.6 t/hm2;(3)当前采伐模式促进保护树种红松和紫椴生长,其生物量分别最大可提高9.0 t/hm2和0.53 t/hm2,占到无采伐预案生物量的56%和15%;(4)采伐预案对云冷杉生物量影响较小,主要降低先锋树种(白桦、山杨)和一些阔叶树种(枫桦、春榆)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现行采伐模式在未来100 a内会显著影响森林生物量,之后其影响逐渐减小,并且保护政策能提高所保护树种(红松、紫椴)的生物量,但要保持较高的总生物量,仍需要降低目前的采伐强度。
邓华卫布仁仓刘晓梅贺伟胡远满黄乃伟
关键词:生物量LANDISPRO森林采伐
气候变化对小兴安岭主要阔叶树种地上部分固碳速率影响的模拟被引量:12
2014年
运用LANDIS Pro 7.0模型,模拟了2000—2200年小兴安岭地区10个阔叶树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当前气候条件和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状况,并结合各树种的含碳率计算各树种的地上部分固碳速率.结果表明: 在模拟初始年份,水曲柳、黄檗、蒙古栎、春榆、色木槭的生物量低所占比例小,枫桦、白桦、山杨生物量较大所占比例较高.先锋树种白桦和山杨的固碳速率在模拟中后期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其他阔叶树种的固碳速率变化规律较复杂,蒙古栎和紫椴的固碳速率在整个模拟阶段分别在-0.05-0.25和0.16-1.29t·hm-2·(10 a)-1范围内波动,水曲柳、春榆、色木槭和枫桦的固碳速率在模拟中后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模拟的第2(2050—2100年)和第4阶段(2150—2200年),黄檗、黑桦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间的固碳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树种的固碳速率在不同气候条件间无显著差异.小兴安岭地区阔叶树种地上部分固碳速率对未来气候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不确定性对大多数森林乔木树种地上部分固碳速率不会造成显著差异,且气候对森林固碳速率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
马俊布仁仓邓华卫胡远满秦秦韩风林
关键词:LANDISPRO气候变化阔叶树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以长白山区30年生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根钻连续取样及分解袋埋藏法,对细根(≤2 mm)生物量及季节动态、细根分解、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细根平均生物量为3.8257 t/hm2,其中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别占84.51%和15.49%;0~10 cm土层活、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林地活、死细根总量的72.09%和50.46%;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在1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活细根的呈双峰型,死细根的呈多峰型。经细根分解实验计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分解系数k平均为0.0015,细根年生长量、年分解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1.5348 t/hm2、0.1450 t/hm2和0.47次/a。
郑金萍范春楠郭忠玲杨保国岳龙刘士玲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细根分解细根周转
长白山林区主要树种含碳率及其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为准确估算区域森林碳储量,应用湿烧法测定长白山林区14个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利用分析树种的单木生物量方程计算林木全株的平均含碳率.结果表明:14个树种的全株平均含碳率分别为色木槭44.56%、山杨48.77%、紫椴49.44%、春榆38.59%、风桦49.76%、白桦45.08%、怀槐45.53%、水曲柳45.37%、胡桃楸45.38%、蒙古栎48.40%、臭冷杉52.20%、樟子松50.26%、落叶松50.79%、红松53.39%,表现为针叶树种含碳率高于阔叶树种;树种全株加权平均含碳率与其器官的平均含碳率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差值在1.39%以内;各树种不同器官含碳率变化范围介于33.98%~53.98%,整体表现为干>枝>根>叶;种内不同器官的变异系数介于1.10%~7.98%,器官含碳率的种间变异系数介于7.60%~11.29%.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差异显著性水平不同,没有一定的规律;在器官含碳率水平上,部分树种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陆龙龙袁靓范春楠郑金萍郭忠玲
关键词:主要树种器官含碳率长白山林区
长白山林区14种幼树生物量估测模型被引量:34
2013年
以长白山林区林下14种幼树为对象,采用收获法对胸径D1.3≤2.5cm的幼树植株进行随机取样,通过对不同树种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统计,建立了幼树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和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为自变量,拟合的14种幼树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都有较大的R2值(0.712~0.983)和较小的SEE值(0.217~1.122)。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回归方程的R2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枝>地下部分>叶。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为自变量时,建立的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对生物量的估测结果均较为准确。自变量为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时,怀槐、东北槭等8种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对生物量预测效果较好;除红松、拧筋槭等6种幼树部分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估测效果相对较差外,其他模型均可对生物量进行准确估测。
范春楠庞圣江郑金萍李兵郭忠玲
关键词:幼树生物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