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3)
- 作品数:20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栋梁田庆立王美平李广民刘岳兵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军事哲学宗教更多>>
- 转型期中日关系的若干新思考
- 2009年
- 世界金融危机席卷东亚之际,不仅中日两国内部处于一个经济、政治的转型期,而且中日关系亦处于一个如何进一步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转折期。"两强并立"的中日两国,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和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改变既有思路,厉行改革,实现从重视经济关系到重视政治互信、重视传统文化,从官方主导到加强民间合作的转变,改变经济"独轮车"踽踽独行的现实,打造一个结实的"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的"四轮车",让中日关系在新世纪中平稳前行,向着汤因比先生多年前提出的目标——"东亚共同体"迈进。
- 乔林生
-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互信
- 试论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报界的战时体制
- 2010年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报纸因其强大的宣传和教化功能而被纳入到国家战时体制之中,演变为巩固日本统治阶级话语权的宣传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总力战"的组成要素,报界逐渐被纳入到政府当局确立的战时体制框架之中,同时报界自身的战时体制也得以确立和完善。报界战时体制的确立是报界对战时日本统治阶级政治诉求的主动回应,其推行主体包括政府当局、受众和报界自身,但报界自身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力。
- 孙继强
- 关键词:战时体制侵华战争
- 中日两国古代关系的性质与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两千年的中日古代关系错综复杂,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无法用"友好"、"对立"抑或其他定性词句一语概括。文明发展程度及实力对比是约束国家间关系的基础,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但国家统治者的政治判断和政策选择往往决定了事物并非一定按照直线发展。在古代中日关系的政策选择上,两国统治者都有过"误判"并在遭受挫折后进行了"纠错",因此中日古代关系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证明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还是别的什么,而在于阐明不同历史环境下双方的政策选择推进还是倒退了两国关系,以资借鉴。
- 杨栋梁
- 关键词:中日关系朝贡体制
- 日本开展对华合作的战略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展对华合作体现为如下战略意图:从国家安全层面看,与中国的积极合作能够有效地遏制和抗衡前苏联的扩张,形成日、美、中对抗前苏联威胁的态势;基于经济战略上的考量,通过对中国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合作,可以确保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和进军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从情感因素方面考虑,日本政界人士对侵华战争中的罪行普遍抱有"负罪感",通过对华援助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某种补偿,成为推动日本开展对华合作的促动因素之一。总之,对日本决策者而言,日本开展对华合作是贯彻和落实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环。
- 田庆立
- 关键词:经济利益情感因素
- 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下)——以《达化斋日记》为中心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的关系,弄清《达化斋日记》中所涉及的日本学者和日文著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从他对日本学者和日文著作的关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与西方相关思想的冲突、共鸣与融合等相关情况和线索,可以看出杨昌济是力图将传统的儒学思想改造成为具有现代形态的以人格主义为基础的民主改良主义思想。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将他视为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 刘岳兵
- 关键词:杨昌济儒学人格主义
- 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的变迁被引量:11
- 2008年
- 自古以来,日本对华观的基调是仰慕和学习,但在晚期封建社会的江户幕府中后期,仰慕型对华观遇到挑战。中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至甲午战败期间,日本的对华观又经历了从仰慕到平视、再由平视到蔑视的转化过程。本文依据基础史料,以日本近世至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期间对华观的演变为"纵轴",系统地考察梳理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日本对华观变动的轨迹,并以两国工业化、军事近代化等影响其对华认识的主要因素为"横轴",分析了不同阶段对华观的特征及其变化的深层动因,进而探究了近代日本对华行动选择的思想根源。
- 杨栋梁王美平
- 二战后日本政界的中国观被引量:5
- 2009年
- 二战结束至中日复交前,日本政界人士的中国观大体分为"情感型"和"意识形态型"两种类型。以"情感型"中国观为主导的自民党非主流派和在野党人士在推动中日复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意识形态型"中国观考量的自民党保守派以东西方阵营画线,采取敌视中国的外交姿态,成为阻碍和延缓中日复交进程的重大障碍。
- 田庆立
- 关键词:日本政界中国观
- 大平正芳的中国观及外交实践被引量:1
- 2010年
- 大平正芳中国观的形成,主要源于其自身的中国体验,基于对中国的深刻了解及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痛切反省,大平更为注重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大平中国观的核心理念是:认为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对两国有益,而且是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并将其作为贯彻和落实"综合安全保障"思想的重要一环。大平担任首相期间,身体力行地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通过提供对华援助的方式支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促进中日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田庆立
- 关键词:大平正芳中国观
- 从敌对到战略互惠的中日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日两国经历了从敌对到恢复邦交再到建立战略互惠的不同阶段,关系是一步步深入,是近代以来中日关系最好的时期。六十年来,国际形势、中日力量对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民间交流始终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中日两国的杰出政治家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都很好地把握住了历史机遇,把中日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发展的态势。中日两国共同努力,发展这种良好的态势,不仅对中日两国,而且对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 宋志勇
- 关键词:新中国中日关系周恩来战略互惠
- 日本近代蔑视型中国观的形成被引量:2
- 2013年
- 鸦片战争是日本的传统中国观发生根本性逆转的直接契机,这一转变源于对中国现况的认知,进而在相当一个时期里又表现为不尽一致、错综复杂的对华情感、态度、立场和政策主张。但是,以甲午战争为界,在与世界、中国的共时性比较和历时性'互动'中,日本最终消除了对中国的敬畏,形成了国民性的对华优越感和蔑视型中国观,进而支配了其近代的对华行动选择。
- 杨栋梁
- 关键词:中国观亚洲主义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