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34)
- 作品数:57 被引量:688H指数:13
- 相关作者:吴先明周伟胡翠平高厚宾杜丽虹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对外直接投资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被引量:9
- 2017年
- 对外直接投资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企业国际化及后发企业追赶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以跨国公司理论和后发企业追赶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对外直接投资、研发强度和制度质量影响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研发强度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制度质量越高,对外直接投资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且对研发强度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 吴先明胡博文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被引量:18
- 2013年
- 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寻求型并购呈现风起云涌之势,然而,现有的文献并未对这些后发企业如何获取这些战略资产进行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本文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问题,结合中国企业的后发特征,提出了由吸收能力、人员互动、文化整合和子公司角色四个要素为自变量,被转移知识的特征为调节变量,被并购企业的规模、并购后经过的时间和国家文化距离为控制变量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逆向知识转移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人员互动、子公司角色三个变量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文化整合变量在整体上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变量的交互影响的情况下,其对逆向知识转移具有比较显著的正的影响。被转移知识的特征对于吸收能力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和人员互动对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说明被转移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越需要重视吸收能力和人员互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后发企业逆向知识转移机制的认识,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吴先明
- 关键词:跨国并购
- 当后发企业接近技术创新的前沿:国际化的“跳板作用”被引量:36
- 2018年
- 当前,越来越多的后发企业正在或已经接近技术创新的前沿,并试图利用国际化的"跳板作用"实现从模仿者向创新者的转型,但现有文献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4家国际化企业进行了多案例研究,旨在挖掘后发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创新追赶机制。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国际化的"跳板作用"表现为边界跨越、研发网络重构、战略性组织学习和创新追赶。追赶瓶颈是后发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战略能力和吸收能力是"跳板作用"的能力基础,边界跨越是"跳板作用"的起点,研发网络重构、战略性组织学习是"跳板作用"的关键与核心,创新追赶是"跳板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现丰富了后发企业国际化和创新追赶的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追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 吴先明高厚宾邵福泽
- 关键词:扎根理论
- 农业跨国公司垄断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分析了在华FDI的主要跨国粮商和跨国种业公司的垄断优势,借助粮食贸易依存度指标探讨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粮商通过控制世界大豆主要产区的种植、贸易,控制粮食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两端——育种和加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跨国种业公司在研发和育种领域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加深了农户对其依赖。因此,建议通过宏观调控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对农业跨国公司的依赖;基于种业发展机制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种业育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种子企业。
- 周伟Boulanger Mathieu吴先明
- 关键词:垄断优势粮食安全
- FDI和R&D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基于中国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采用1991-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整个样本期、1991-2000年、2001-2010年考察了FDI和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经历了一个从不显著到显著的正影响过程,而且R&D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FDI;尽管在整个样本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但由于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企业竞争负效应的增强和技术外溢效应的减弱,使得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由1991-2000年的显著正影响转为2001-2010年的不显著负影响。因此,我国需要积极鼓励国内企业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走出去,积极与外国R&D机构开展合作,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R&D实力,扭转近年来FDI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负效应局面。
- 周伟
- 关键词:FDIR&D经济增长
- 内向型FDI、自主R&D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利用2001-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内向型FDI、自主R&D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发现,由于"竞争效应"和"技术差距"的存在,内向型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为负的影响;我国自主R&D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我国的R&D产出弹性与美国、法国的R&D产出弹性相当,高于英国、日本和德国的R&D产出弹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内向型FDI与自主R&D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一定的借鉴。
- 周伟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内向型FDI、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竞争力被引量:6
- 2016年
- 测算我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发现,我国产品出口经历了从比较劣势到比较优势的转变过程,至今仍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因素中,内向型FDI的增长强度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幅度呈负相关关系,滞后一期的内向型FDI对出口竞争力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汇率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在华FDI的主要动机在于寻求广大的中国市场,而非出口。另外,内向型FDI的增长带动了跨国公司对国外子公司零部件或原材料的进口,从而促进了中国产品进口总额增长;但同时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导致对进口增长的影响高于出口增长,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增长缓慢。政府应进一步引导内向型FDI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产品出口,进一步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本土化率,限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进口;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结算或多种货币结算方式。
- 周伟Adel Ben Youssef吴先明
- 关键词:汇率波动
- 中国逆向投资技术寻求动因及制度影响研究
- 2014年
-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速,FDI动因研究也转向资源寻求尤其是战略性资源寻求,技术寻求是其典型表现。但缺少相应的实证研究验证中国FDI的技术寻求动因,制度环境对技术寻求型FDI的影响也尚无定论。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逆向投资发现,此类投资具有显著的技术寻求动因,并且能够规避正式制度环境。发达国家整体制度环境对中国技术寻求型FDI有较强的负向影响,甚至能逆转该动因。在具体制度环境构成中,政府效能(GE)和监管质量(RQ)影响显著,它们抑制了中国逆向投资,尤其是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 胡翠平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7年
-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聚焦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随着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学者们开始对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理论探索,并逐渐形成两大阵营:一个阵营趋向于对传统理论框架进行补充或修正;另一个阵营则聚焦于从新的视角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首先对新兴市场企业的概念进行系统归纳;然后对两大阵营关于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追溯和简要评论;最后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 吴先明向媛媛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跨国并购与企业价值:资产寻求视角被引量:21
- 2014年
- 本文从资产寻求视角出发,以2002—2012年问我国上市公司180个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在[-10,10]事件窗口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获得了显著的正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从并购企业特征、目标企业特征、东道国特征和并购方式四个方面探索影响财富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并购企业的研发强度和跨国并购经验对财富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并购企业的成长速度、资产规模和股权集中度则对财富效应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的创新与成熟度对财富效应具有积极作用,纵向并购由于更易于获得研发、渠道或矿产资源而受到市场的肯定。
- 吴先明杨兴锐
-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产寻求财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