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51041)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纯菲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性文学
  • 1篇意蕴
  • 1篇中国文学
  • 1篇社会
  • 1篇他者
  • 1篇条件论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文学
  • 1篇女性文学批评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蕴
  • 1篇文学批评
  • 1篇孝文化
  • 1篇历史视角
  • 1篇母亲
  • 1篇母亲形象
  • 1篇国文
  • 1篇国文学

机构

  • 2篇辽宁大学

作者

  • 2篇王纯菲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特殊的“他者”:中国文学母亲形象的文化意蕴被引量:7
2012年
中国神话中具有"母性崇拜"倾向,在社会转型至父系社会时,"母性崇拜"倾向在儒家的伦理道德的孝道系统中发扬光大。孝道赋予了母亲在男性子嗣面前拥有权威的合理性。中国女性正是在"母亲"的角色中冲破了重重伦理压迫,在家庭伦理及由此波及到的社会政治"中心"区域为自己保留了一个"隐性权威"的身份。但实质上在父权制社会中,女人即使是母亲也脱不去"他者"的印记,母亲的权力不是女人张扬性别主体性的权力,而是父权权威话语的代言。中国文学母亲形象是中国文化特质的文学表征。
王纯菲
关键词:中国文学母亲形象孝文化他者
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2013年
发生于"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对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观照、阐释、评价与反思,它在史论、作家论、作品论等方面的建树,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现代性演进的历史篇章;作为一种批评现象,它在理论资源、批评指向、批评视角、批评模式等方面呈现出与时代共名的情形,是时代政治的文学表征。它显示出虽然有"批评"存在,但却无"女权"与"主义"的批评特色,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崛起时的表现完全不同。
王纯菲
关键词:女性文学批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