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40098)

作品数:11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春辉李秉震乔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条件句
  • 3篇汉语
  • 2篇语义
  • 1篇动词
  • 1篇心理动词
  • 1篇言说动词
  • 1篇隐现
  • 1篇语体
  • 1篇语序
  • 1篇语义功能
  • 1篇语义关系
  • 1篇图书
  • 1篇图书出版
  • 1篇让步
  • 1篇诸子
  • 1篇先秦诸子
  • 1篇小句
  • 1篇类型学
  • 1篇交叠
  • 1篇构式

机构

  • 10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王春辉
  • 1篇李秉震
  • 1篇乔辉

传媒

  • 3篇汉语学习
  • 2篇中国语文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出版广角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语言科学
  • 1篇东方语言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条件句分类的国内外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一直以来,国内学界从各自的研究需要出发,给出了不同的条件句分类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体系几乎都是在汉语内部的深入探讨。将这些分类体系与国际上的一些条件句分类体系相比较,可以发现:(1)国内注重逻辑-语义二维,国际则涉及语形-语义-认知三维;(2)国内外对待'如果-if'类条件句的态度不同;(3)'即使'类复句的归属有差异;(4)典型与非典型条件句的区分不同。以其他语言为参照系,从类型学视野来对包括条件句在内的汉语复句进行深入考察,应该能给汉语复句研究提供新的动力。
王春辉
关键词:条件句语义类型学
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被引量:10
2012年
"关于"、"对于"的隐现是由话题句内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当话题和述题之间语义关系密切时,"关于"、"对于"倾向于不使用,当语义关系不明确时,二者必须使用。"关于"、"对于"的替换由述题中的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小类决定,"关于"倾向与言说动词、内容义名词、言说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对于"倾向与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及心理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当述题中的动词或名词兼有言说义和心理义时,二者可以互换。
李秉震
关键词:语义关系言说动词心理动词
复句研究的国内范式与国际范式被引量:6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语言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汉语本体研究在与国际学界的接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汉语的复句研究在这一股潮流中却进展缓慢,即使是在基本的研究范式这一点上,国内和国际的差异也极其明显。这种差异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两种范式对复句内部次类划分的认识不同,二是对复句构成单位的认识不同。汉语复句的研究中引入国际研究范式的一些视角,应该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王春辉
关键词:复句
古籍图书出版刍议──以先秦诸子类著作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古代典籍作为我国图书事业的重镇,它的出版发行对于传播我国古代文化、弘扬国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然现今古籍图书的出版与发行存在较多问题,其出版发行应立足市场,以出精品为目标,加强古籍图书市场规范化,强化古籍出版的市场化策略。
乔辉
关键词:古籍出版
“除非”引导的条件句被引量:3
2014年
"除非"小句表达的是一种"例外条件",它有两种语义解读:"只有"和"如果不/没"。其中第二种解读是"除非"句的优势用法,而且只有在第二种解读的时候,"除非"小句才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除非"句中对"除非"小句的强调并不常见,而对结果小句结论的强调程度则与"除非"小句的假设性程度成正比。"除非"小句的后置比例比起其他类型的条件句来要高得多,导致这一语序的原因可能与连词"除非"本身的语义特征、"除非"的语法化来源和其源出句式、"只有"对"除非"的替代等因素有关。后置"除非"小句的功能主要是作为事后追补语。许多现象都表现出了语体对它们的塑造作用。
王春辉
关键词:条件句语序语体
也论条件小句是话题被引量:14
2012年
Haiman(1978)提出条件小句是话题的观点,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观点提出了一些疑问。对这些疑问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尽管在一些细节上需要做出修正,但是Haiman(1978)的观点是经得起语言事实检验的。深化对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条件和话题这两个范畴的认识和研究。
王春辉
时间与条件的交叠被引量:9
2013年
通常情况下,时间小句与条件小句互不相涉,但也有一些情况下二者会出现交叠。交叠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都有所体现。其交叠域呈现出规则性的次类对应:有两类时间小句往往与条件出现交叠,即习惯性的和将来时的;与习惯性时间出现交叠的是惯性条件,与将来时时间交叠的则是假想条件。这两类交叠都有句法-语义方面的动因:其句法基础比较接近,都是基于体、情态等句法特征的相近性;但语义基础却差异明显,一类以客观倾向的逻辑语义为基础,另一类则以主观倾向的认知语义为基础。
王春辉
关键词:交叠
汉语条件句违实义的可及因素——一套复合系统被引量:21
2016年
汉语的违实条件句可以分为语用类、常理类、当下类和过去类四类。而汉语条件句违实义的达成则与五个因素关系密切:(1)百科知识;(2)语境;(3)标示过去时间的词语;(4)否定;(5)结果小句中的句尾"了"。其中,语境和否定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因素,而百科知识和语境则是达成违实义的最可及因素。此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汉语条件句违实义的达成依靠的不是某一个因素,而是几个因素的组合。组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它们共同构成了汉语条件句违实义达成的"复合系统"。
王春辉
关键词:条件句
条件句中的“那/那么”被引量:11
2015年
连词"那/那么"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接续性、因果性、推理性、主观性,这四个特征在条件句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汉语条件句以不使用"那/那么"为优势。在使用"那/那么"的条件句中,"那么"比"那"常用;"知域""言域"比"行域"常用;"双条件"的解读更强。在以下情形的条件句中,不能使用"那/那么":"只有"引导的特定条件句;"除非"引导的例外条件句;让步条件句;当结果小句的主语是回指条件小句的代词时;关联条件句;惯常条件句。由此可见,条件句在许多情况下"p,q"≠"p,那/那么q"。上述倾向性及制约情形可以从"那/那么"的语义特征及其他一些逻辑、认知因素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王春辉
关键词:条件句
汉语的比较关联构式被引量:3
2017年
汉语的"越A越B"这一结构符合构式的典型定义,是一个表达了比较和关联两种语义的无界构式。这一构式与其他几个构式变体之间构成了核心构式和承继构式的关系。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越A越B"构式表现出了以下类型学特征:(1)使用显性标记手段;(2)标记手段前后形式上一致;(3)构式表达的语义关系是单义的;(4)比较语义词汇化到了单一标记中;(5)构式前后小句是形式上并置而语义上主从的错配关系。
王春辉
关键词:构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