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GSF11905)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少宗魏凌波杜帅秦照梅郭珊珊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英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囊
  • 3篇胆囊动力
  • 3篇胆囊动力学
  • 3篇炎性
  • 3篇阳陵泉
  • 3篇慢性
  • 2篇胆囊炎
  • 2篇低张
  • 2篇低张力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留针时间
  • 2篇慢性胆囊炎
  • 1篇胆囊穴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阳陵泉
  • 1篇针灸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机构

  • 6篇山东省中医药...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东英才学院

作者

  • 5篇陈少宗
  • 2篇杜帅
  • 2篇魏凌波
  • 1篇傅心昊
  • 1篇郭珊珊
  • 1篇秦照梅
  • 1篇王峰
  • 1篇张媛

传媒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的神经节段效应对取穴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回顾并整合适宜病种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探讨神经节段效应对穴位作用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的5个针灸优势病种(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贝尔面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收录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穴位使用频次、相关经脉归属、局部解剖特征,对针灸治疗适宜病种的取穴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上述适宜病种的针灸临床取穴涉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穴位,多依靠个人经验;通过对上述疾病的循证研究发现,常用穴位有90%与调节器官有密不可分的神经生物学联系,针刺穴位与调节对象处于相同或相关的神经节段支配区时能够获得更好疗效;少部分穴位与相关神经节段之间无密切的神经解剖及生理学联系。结论:腧穴的主治范围主要是由相关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决定的,针刺的节段性及整体性效应可作为取穴理论的有力补充。
郭珊珊傅心昊秦照梅张鑫陈少宗
关键词:针灸神经系统取穴规律神经生理学神经节段
科学语境下的现代针灸学与人文被引量:1
2017年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追求不同,在针灸学领域既不能将二者混淆,也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科学语境下的现代针灸学技术不能缺少人文滋养,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针灸施术的全过程。针刺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首先是调治精神活动。"治神"也就是"治心",包括针刺前的"治心"、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针刺前的"治心",重在与患者的良好沟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犹豫。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治心"是指针刺施术过程中要求医生要宁心静气,以便仔细观察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更好地掌控行针的力度。"治心"是促进医患互信、增强患者依从性的关键。人文精神在指导现代针灸学的研究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
陈碧玮陈少宗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代针灸学
针刺阳陵泉对慢性炎性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步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 :B超测定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5,10,20,30,40,50,60 min的胆囊体积、收缩率,描记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 :进针后的最初40 min内胆囊有1次明显的舒张-收缩运动,舒张运动在20 min达到极值。结论:针刺阳陵泉修复高张力胆囊动力学的最佳留针时间以40 min为佳,以每天治疗2次为宜。
陈少宗宋世庆张媛王峰
关键词:阳陵泉胆囊动力学留针时间
手针与电针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初探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手针与电针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确定更佳处方和留针时间提供参考。方法:26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电针组,每组13例,每次留针60 min,并在B超下观察胆囊运动情况。结果:两种刺激方法均能促进炎性低张力胆囊的舒缩运动,电针组胆囊舒缩运动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手针以留针30 min为宜,电针以留针50 min为宜,每天针刺2次,效果更佳。
杜帅魏凌波陈少宗
关键词:手针阳陵泉胆囊穴
针刺期门穴影响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期门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B超测定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第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60分钟的量胆囊体积、收缩率,描记针刺期门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
陈少宗; 郭珊珊; 李艳梅; 宋世庆;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针刺疗法胆囊动力学留针时间
文献传递
针刺期门、阳陵泉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时效规律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针刺期门与期门配阳陵泉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两组穴位(期门和期门配阳陵泉)的针刺,并通过B超下监测针刺后胆囊体积的变化,描记出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两穴位组20 min之后,胆囊均出现明显的舒缩性变化。两组间时间效应与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50 min为宜,并且期门与阳陵泉穴在调节胆囊动力方面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魏凌波杜帅陈少宗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囊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