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85050)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5H指数:8
- 相关作者:马放李维国苏俊峰山丹魏利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混凝-IBAC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以哈尔滨某气化厂焦化废水为目标,探讨混凝-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工艺对哈尔滨气化厂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净化效能及其可行性。采用筛选、驯化的脱酚菌,对活性炭(GAC)进行固定,使之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当该工艺进水COD<800 mg/L时,出水COD在10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当进水总酚在200 mg/L以下时,出水的总酚含量基本在20 mg/L以下;当进水氨氮浓度在75 mg/L以下时,出水氨氮浓度在25 mg/L以下。焦化废水中各污染物指标经混凝-IBAC工艺深度处理后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 王晨马放山丹杨基先
- 关键词:焦化废水固定化生物活性炭
- 一株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一株嗜盐菌株YS-1,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研究表明,YS-1菌株16S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其进行强化高含盐有机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S-1结合海底泥对含盐(NaCl)10%、CODCr为1645mg/L的高含盐模拟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经72hCODCr去除率为84.56%,108hCODCr去除率为96.23%.该盐单胞菌具有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潜在功能,通过分离筛选中度嗜盐菌强化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具有潜在可行性.
- 李维国马放魏利苏俊峰王光玉
-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高含盐有机废水盐单胞菌
- 活性污泥总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6
- 2007年
- 为了快速、简便和经济地获得活性污泥的总DNA,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采用5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提取活性污泥的总DNA,并通过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是否含有聚合酶链反应抑制剂等指标综合分析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K-SDS-酚氯仿法和柱提取DNA试剂盒法提取活性污泥总DNA效果最好,提取DNA总量多,纯度高,可不经纯化直接进行PCR扩增反应。
- 苏俊峰马放侯宁施波赵立军王弘宇
- 关键词:活性污泥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
- 应用于固定化生物技术的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为了获得处理煤气厂含酚废水的高效菌株,解决含酚废水中总酚降解问题.方法从哈尔滨气化厂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脱酚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对高效脱酚菌进行了多组分苯酚羟化酶大亚基因(LmPHs)的扩增,采用生物固定化技术将高效脱酚菌固定在活性炭上,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应用于哈尔滨气化厂煤气废水处理的中试设备中.结果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3株高效脱酚菌,其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IBAC段进水COD的质量分数在600 mg/L以下,总酚的质量分数在75 mg/L以下时,IBAC段对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结论对3株高效脱酚菌的继续研究可使其在含酚的污水处理等实际运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苏俊峰马放侯宁王晨王弘宇常玉广
-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
- 低温苯胺降解菌固定化菌丝球方法与特性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提高低温条件下含苯胺废水的生物处理效率,采用变温驯化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低温(7℃)苯胺降解菌JH-9,研究了其降解特性及生物质载体固定化方法.结果表明,JH-9属于乙酸钙不动杆菌属,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可耐受苯胺质量浓度1 000 mg/L以上,低温(7℃)下,培养52 h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苯胺去除率可达100%.以黑曲霉Y3作为生物质载体,采用同时接种霉菌和JH-9细菌的培养固定化方法比先后接种霉菌和JH-9细菌的培养固定化方法获得混合菌丝球的培养时间短,且在相同时间内可固定的细菌量大.混合菌丝球的直径、质量和体积均比空白霉菌菌丝球的大.混合菌丝球对含苯胺废水表现出了较好的降解效能,在15℃下低温培养66 h即可将初始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苯胺完全降解,固定化后的功能菌(JH -9细菌)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活性.由此,本研究提出了同时培养法.此方法将会有效解决传统载体传质效率低、固定生物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工程推广价值.
- 山丹马放张斯王晨韩瑜
- 关键词:苯胺生物降解菌丝球固定化
- 高效脱酚菌的筛选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自制培养基)、L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B(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J培养基比LB和YEB培养基有更高的种群多样性,更适于细菌的分离筛选.利用SJ培养基筛选出的3株高效脱酚菌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 苏俊峰马放王强侯宁高珊珊王弘宇
-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 一株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决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一株嗜盐菌株YS-1,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YS-1菌株16S 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他各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该菌株进行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含盐12%,CODCr=1 494mg/L的高盐模拟有机废水,经72 h CODCr去除率为90.0%,120 h的CODCr去除率为98.1%,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功能,通过分离筛选嗜盐菌强化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可行性.
- 李维国马放苏俊峰魏利徐仲张大伟
-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高盐有机废水
- 嗜盐菌对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强化作用被引量:8
- 2009年
- 为解决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山东省威海市路道口盐场晒盐池盐水中分离-株嗜盐菌株YS-1,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YS-1菌株16S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它各项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该菌株进行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含盐12%、CODcr=1494mg/L的高盐模拟有机废水,经72hCODcr去除率为90.0%,120h的CODcr去除率为98.1%,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功能,通过分离筛选嗜盐菌强化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具有可行性。
- 李维国徐仲张大伟王光玉柳锋马梅荣杨慧茹马放
-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高盐有机废水
- 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强化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探索中度嗜盐菌在高盐有机制革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决高盐有机制革废水处理这一难题,从某晒盐池盐水中分离获得一株嗜盐菌株YS-1,对该菌株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研究表明,YS-1菌株16S rDNA序列与Halomonas sp.(AB16706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结合上述其它各项测定结果,确定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属中度嗜盐菌.在SBR反应器中对其进行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试验,同时结合生物活性碳技术,结果表明,含盐9.3%、CODCr为1738mg/L的高盐制革废水,经168 h的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86%,经216 h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98%,表明该菌株具有强化高盐制革废水处理的功能.将分离筛选的嗜盐微生物与生物活性碳技术相结合,可构建"嗜盐生物活性碳"技术,来强化高盐制革废水的处理.
- 李维国马放魏利张大伟柳锋王光玉苏俊峰
-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废水处理
- 石化废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PCR-DGGE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为提高石油化工污水厂厌氧—好氧(A/O)工艺净化效能,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石化废水处理系统生化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污染负荷和主要污染物降解效果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每天2次,连续6天的监测中,待处理废水中COD负荷在424.92 mg/L和559.10 mg/L之间波动,NH3-N在63.60 mg/L和100.87 mg/L之间变化;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为69.42%和31.2%,且生化池各段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变化并非呈单一递减趋势,这与微生态细菌种类随污水浓度的变化呈非单一的递减趋势相一致;PCR-DGGE图谱中各处理单元的细菌条带数量变化很大,相似性系数最高为36.11%,最低为6.25%,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很低。
- 苏俊峰马放赵立军魏利李维国侯宁
- 关键词:石化废水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