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66)

作品数:21 被引量:104H指数:7
相关作者:鲁品越柳泽民王永章杨俊元晋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9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资本论
  • 8篇《资本论》
  • 6篇资本
  • 5篇唯物
  • 4篇哲学
  • 4篇唯物史观
  • 4篇经济学
  • 3篇资本积累
  • 3篇资本逻辑
  • 3篇逻辑
  • 2篇唯物主义
  • 2篇西方经济
  • 2篇西方经济学
  • 2篇逻辑与
  • 2篇金融
  • 2篇旧唯物主义
  • 1篇颠倒
  • 1篇奠基
  • 1篇奠基性
  • 1篇新古典

机构

  • 15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3篇鲁品越
  • 3篇柳泽民
  • 3篇王永章
  • 2篇杨俊
  • 1篇曾晓玲
  • 1篇元晋秋
  • 1篇贺巍

传媒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河北学刊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润率下降规律与资本的时空极化理论——利润率下行背景下的资本扩张路径被引量:8
2015年
《21世纪资本论》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最新发现,一方面用历史统计数据证明了《资本论》关于资本与劳动的两极分化的历史预言,但同时也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相冲突。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它导致追求高利润率的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负利润的极化,生成了建立在社会基础环境"负利润"基础上的资本的高收益率。其分为实体经济领域在利润率上的"时间极化"和"空间极化";而投射到虚拟经济领域,也产生了其盈利率的时间极化与空间极化。在我国,消除贫困积累的历史过程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鲁品越
关键词:资本积累
虚拟经济的诞生与当代精神现象被引量:7
2015年
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生产出相应的社会精神现象。在由金融资产通过证券的"镜像化"从而产生的虚拟经济时代,资本的内在矛盾从实体经济领域折射到虚拟资本领域,并体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之中,由此产生了"金融符号拜物教"等当代精神现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由此表现为精神现象上的矛盾:消费主义、福利主义和"唯生产主义"的对立与依存;"符号消费现象"与"山寨现象"的相互映照;"符号炒作"与劳动创造财富的对立和冲突。走出这种精神现象的矛盾的出路,在于通过运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生产、形成和构建社会主义"人本财富观"。
鲁品越
关键词:虚拟经济
价值新概念与唯物史观新境界被引量:7
2014年
现行价值哲学将"价值"理解为物对人的直接关系(包括需要、效用等等),这是作为物与人直接关系的"事实性价值",但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这种价值,而是"映射性价值",它由人的主体将其所持有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赋予客体对象而生成,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价值纽带。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就是价值世界的生产过程。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将其社会化的生命投射并凝结于产品中,以产品为媒介而生成作为生产关系的劳动价值。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形成各种价值观念,其投射到客观对象中生成了各类价值:投射于社会利益关系行为而形成伦理价值,投射于与其相应的感性形象而创造美学价值,投射于人类认知活动而创造关于真理性的价值。这种"赋价过程"并非随意的主观过程,它遵循价值世界规律,将被赋价的客体的规律纳入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中,从而形成了价值哲学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境界。
鲁品越
关键词:价值哲学历史规律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的自然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变异被引量:2
2014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的自然规律,即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这一自然规律的根本背离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生产危机成为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危机的典型表现。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旨在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及其产生的"乘数效应"来为陷入停滞的经济注入市场动力,虽使资本主义迅速摆脱危机的困扰,却最终带来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私有化、证券化、自由化政策旨在通过证券市场、以利益预期为诱饵、以资产证券化为手段来对陷入"滞胀"困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提供市场动力,虽取得了较明显的短期效果,但同时也把资本的投机本性发挥到了极至,最终导致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的种种努力及其结果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才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
柳泽民杨俊
关键词:社会生产自然规律经济危机
《资本论》是关于市场权力结构的巨型理论--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被引量:5
2013年
劳动价值是由劳动产品所承载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力量,在等级制度下它是一切政治权力的根源,而在市场制度下它成为支配生产要素的市场权力的根源。一旦转化为货币,蕴含于产品中的市场权力就脱离了其使用价值载体而成为纯粹的普遍的市场权力。而当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就会通过生产要素的载体形式转化为资本权力,它是劳动价值的市场权力的集中化表现形式。资本权力通过作为其载体的生产资料支配劳动者,进而支配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全社会的资本力量通过市场竞争共同分割全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其他各种非市场力量(如土地所有权等)一旦进入市场也共同分割剩余价值,由此生成社会的市场权力体系,造成商品价格对其价值的偏离。这种偏离显现为市场权力结构谱系。
鲁品越
关键词:市场价格资源所有权
失业根源的颠倒: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失业理论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新自由主义认为,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将导致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量增加,以此来减少失业。因此主张政府要放开对最低工资的限制,弱化政府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让市场自发调节就业。然而,压低劳动者工资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降低,整个社会购买力严重不足。社会购买力不足将进一步导致产品过剩,继而促使生产过剩与投资萎缩,投资萎缩又将导致劳动力过剩,进而使劳动者失业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差。新自由主义解决失业问题的所谓"良方"——压低劳动者工资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成为一种逻辑必然。而马克思《资本论》认为,资本所有者通过雇佣劳动力数量最小化,并且通过人为地造成大量工人处于失业状态,来实现总剩余价值最大化。破解失业之正道是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返还给劳动者,引领劳动者转型发展。
王永章
关键词:《资本论》新自由主义
消费的社会逻辑生成及其当代价值
2015年
消费的社会逻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具有历史性。随着现代西方社会步入后现代社会,消费的社会逻辑越来越主宰人们的消费行为,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在社会产品日益丰裕的现代社会,人们购买、消费商品不是简单追求其表面的实用价值,而是为获取其内涵的符号价值,符号消费因而成为消费的社会逻辑的突出特征。符号消费的盛行源于资本获得最大利润的根本动力和摆脱扩张困境的外在压力,客观上催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暂时克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同时对人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曾晓玲贺巍
当代理论经济学三大源流的哲学基因剖析被引量:1
2015年
当代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三大类,即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它们背后隐含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的理论,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历史观的抽象人性论假设是其理论原点,由此衍生出其效用理论的主观唯心论。凯恩斯经济学是以社会再生产的货币流程为中心的理论,把社会理解为再生产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其理论原点,由此衍生出其实证主义方法论立场。这些哲学基因决定了它们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同时也决定了它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先天不足,这已经被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所证明。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因则是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为作为物化劳动的社会关系思想、市场权力结构与资本逻辑,以及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的思想。理解这种哲学上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各种责难也就烟消云散了。
鲁品越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旧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与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被引量:4
2016年
经济新常态的核心是转型,真正的转型是人的转型。当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之后,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中国产业工人正在发生转型。这一转型将不仅决定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国人的发展,更关涉到中国改革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产业工人转型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并转"部分"僵尸企业",这将涉及到这些企业的产业工人向何处去的问题;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对产业工人的技术能力、智能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增加中高端产业工人的供给。物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制约着人的生产方式的转型。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的视角,透视物质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内在关联、分析物质生产方式转变与人的生产方式转型的辩证关系,提出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工人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及转型目标。
王永章
关键词:唯物史观
马克思宏观流通理论:非均衡宏观经济学--兼论生产过剩与投资扩张的兼论生产过剩与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被引量:11
2015年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是经济总量的供需均衡模型,而没有分析其内部结构与非均衡过程。马克思用"两个部类"价值流通过程来分析社会再生产条件,由本质生成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再生产理论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指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要求简单再生产的两部类流通过程发生变化以趋向于新的均衡;第二,指出资本增值动力驱动下的货币贮藏(储蓄)与投放(投资),形成货币资本系统与生产资本系统之间的流通与转换,从而对这种均衡趋势的冲击,产生下述两种非均衡趋势:一是通过货币贮藏而导致社会生产普遍过剩;二是通过投资乘数机制而导致经济增长,由此形成社会经济的起伏震荡。
鲁品越
关键词:两大部类金融体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