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243)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丰秦崇涛徐丽美潘大仁李钫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对虾
  • 5篇白斑综合症
  • 5篇白斑综合症病...
  • 4篇对虾白斑综合...
  • 4篇对虾白斑综合...
  • 4篇WSSV
  • 2篇海洋生物
  • 2篇海洋生物学
  • 2篇VP28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对虾白斑综合...
  • 1篇对虾白斑综合...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器官

机构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杨丰
  • 3篇秦崇涛
  • 2篇徐丽美
  • 2篇潘大仁
  • 2篇李钫
  • 1篇李侃
  • 1篇罗淑娅
  • 1篇戴俊逸
  • 1篇胡向明
  • 1篇李文婷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消化道中白斑综合症病毒主要靶器官的鉴定
2015年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最具破坏力的致病病毒.本实验用含WSSV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肌肉投喂健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模拟自然条件下对虾经摄食感染WSSV的过程.在口服攻毒后不同时间分别取消化系统的不同器官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各器官中病毒的拷贝数,发现攻毒后12~24 h病毒在食道或中肠中的病毒量仅增加了3~5倍,而在贲门胃和幽门胃中的病毒量增加了100倍以上.进一步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病毒粒子对贲门胃和幽门胃内壁均具有很强的粘附能力,而对食道和中肠内壁的粘附能力很弱,且脱去了囊膜的WSSV核衣壳失去了与对虾消化道粘附的能力.以上结果说明WSSV经摄食后主要入侵的靶器官是胃,且病毒囊膜蛋白在病毒与宿主消化道器官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文婷戴俊逸李钫杨丰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荧光定量PCR凡纳滨对虾靶器官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蛋白激酶wsv083的初步研究
2015年
为探讨VP19和VP28是否由蛋白激酶wsv083催化发生磷酸化,将wsv083、VP19和VP28分别进行原核表达。将wsv083蛋白、wsv083表达菌株的裂解液上清以及去磷酸化的wsv083蛋白分别和2种膜蛋白相互作用,以及将wsv083、VP19和VP28的表达质粒共转化至同一菌株中进行表达。结果均未能发现VP19和VP28被磷酸化,但发现wsv083蛋白自身具有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的现象。改变wsv083表达质粒,wsv083蛋白同样出现了磷酸化现象。而在将wsv083的序列改变使其失去激酶活性后,表达出的wsv083蛋白不再具有磷酸化的现象。因此认为VP19和VP28的磷酸化不是由wsv083催化产生,wsv083能够自我磷酸化。
秦崇涛杨丰
关键词:WSSV蛋白激酶VP28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表面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生物素标记转移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凡纳滨对虾的鳃细胞膜蛋白进行标记,研究其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分子量在50~56kD之间的两种蛋白质位于WSSV的表面,并且与鳃细胞膜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根据分子量推测可能是病毒的两种膜蛋白,VP52A和VP56。
秦崇涛胡向明杨丰潘大仁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温度影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增殖机制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已有文献报道温度是影响虾类感染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清楚其机制.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定量检测病毒拷贝数后发现环境温度与病毒增殖速度有相关性.当温度在21~30℃之间时病毒增殖速度最快,病虾于感染后6~8 d全部死亡而高温(33℃)及较低温度(15~18℃)对病毒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虾存活时间超过了14 d;当温度降至12℃或8℃时病毒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虾存活时间长达40 d.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发现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与温度密切相关,高温(33℃)和低温(12℃)下病毒进入细胞的数量明显比27℃时少;而通过对病毒ie1和vp28基因的转录分析发现与27℃相比,高温(33℃)和低温(12℃)明显改变了病毒基因的转录.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影响WSSV基因组的复制、转录及病毒入侵细胞的能力从而导致了病虾死亡时间上的差异.
李侃罗淑娅徐丽美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温度VP28
微生物在感染WSSV的克氏原鳌虾死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评估微生物在感染了WSSV的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死亡过程中的作用,对染毒鳌虾注射抗生素,并对鳌虾血淋巴中的细菌进行了数量比较以及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染毒鳌虾的死亡率但对WSSV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染毒鳌虾的血淋巴中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微生物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弗劳地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等条件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鳌虾在感染了WSSV后血细胞的消失导致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加速了鳌虾的死亡速度。
秦崇涛杨丰潘大仁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克氏原鳌虾微生物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95表达时序分析及其抗体的制备
2014年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是造成养殖对虾病害的主要病原,其300kb的双链环状DNA基因组共编码532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s,ORF).蛋白VP95是WSSV的结构蛋白,在病毒囊膜蛋白和核衣壳中均有分布,由ORFwsv442编码,基因全长2400bp.首先对基因vp95的表达时序进行分析,证明该基因属于晚期基因.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该结构蛋白的功能,选择中间编码200个氨基酸的片段(1051~1650nt)进行克隆表达.此片段被克隆到pET-His载体上,构建好的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收集细菌,超声破碎后,将含有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的上清用Ni2+ -NTAagaros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HisVP95-M200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为了去除血清中的杂质,用HiTrapNHS-activatedHP(GEHealthcare)亲和层析纯化柱子纯化血清中抗蛋白VP95的抗体.Westernblot分析显示,未纯化的血清和纯化的抗体对病毒粒子中蛋白VP95都有很高的效价,并且具有严格的专一性.为进一步研究VP95蛋白在病毒粒子的包装中的作用,以及其在病毒的入侵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美玲徐丽美李钫杨丰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转录分析多克隆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