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45)

作品数:10 被引量:261H指数:6
相关作者:任志成孙文远盛丰胡棋智刘志彪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分工
  • 2篇收入不平等
  • 2篇国际分工
  • 1篇一体化
  • 1篇营销
  • 1篇营销环节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升级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年龄
  • 1篇人口年龄结构
  • 1篇人力资本
  • 1篇软件服务外包
  • 1篇深化经济体制...
  • 1篇生产性服务业
  • 1篇生产性服务业...
  • 1篇生命周期假说
  • 1篇失衡
  • 1篇收入分配
  • 1篇收入流动性

机构

  • 9篇南京审计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省行政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4篇任志成
  • 3篇孙文远
  • 1篇姜德波
  • 1篇武鹏
  • 1篇赵峰
  • 1篇孙文华
  • 1篇王洪亮
  • 1篇张二震
  • 1篇刘玉
  • 1篇刘志彪
  • 1篇杨继军
  • 1篇胡棋智
  • 1篇张松林
  • 1篇程瑶
  • 1篇盛丰
  • 1篇裴育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财经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 1篇南京审计学院...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基于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视角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内生分工模型来探索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研究表明:促进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发挥各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专业化经济,尽量降低整条价值链的固定学习成本。而要实现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需要制造产品以及品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的临界值,其中,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对上述两个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模型衍生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含义。
张松林武鹏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交易效率分工空间逻辑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被引量:148
2014年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盛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升级
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是否公平:基于收入流动性的微观计量被引量:60
2012年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研究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通过考察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强弱和结构,分析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公平性在下降,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不同阶层和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存在差异:农村收入流动性高于城市,但城乡间和地区间收入流动性较弱,收入分配格局有僵化趋势。收入结构、家庭特征、工作状态、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显著,增加居民商业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提高其受教育年限,增加其从事第二职业的机会,监管和规范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垄断行业员工的薪酬,是打破收入分配僵化格局,保障机会公平的良方。
王洪亮刘志彪孙文华胡棋智
关键词:机会公平收入流动性收入不平等
价值链攀升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印度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2012年
在沿价值链攀升过程中,印度软件服务外包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印度软件服务外包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力量包括: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来自欧美市场的高端服务需求、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以国际质量认证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借鉴印度的经验,从加快沿价值链攀升的速度、鼓励企业跨国并购、加强与国际规范和标准对接、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措施。
任志成张二震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
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经济失衡--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高顺差"的成因。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抚育负担的上扬降低了储蓄率和外贸顺差,支持了生命周期假说。但是,少儿人口抚育负担的下降却未能抑制储蓄率和外贸顺差的上扬,我们将其归因于代际间的"利他主义"和"内生化的劳动供给",当家庭中子女数量减少时,用于未来教育、婚嫁等目标性支出随之下降,反而刺激了当期消费;在家庭子女数量增加时,父母有可能选择减少支出或者选择用劳动替代闲暇。本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培育针对劳动适龄人口新的消费热点、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杨继军任志成程瑶
关键词:经济失衡人口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假说
人力资本、培训成本与跨国服务外包
2012年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而形成的团队合作是国际服务外包的典型特征。运用简单的两国模型分析培训成本及人力资本水平对服务外包团队合作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团队的培训成本是国际外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协作成本不同的条件下,培训成本对发包方的收入影响不同;接包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发包国获得的收入越高,越有动力实施服务外包。
任志成孙文远
关键词:人力资本团队合作国际分工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参与分工各国的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从全国层面角度的分析显示,产品内国际分工显著导致收入分配恶化,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方向一致,但是呈现东中西逐渐减弱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验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呈现倒"U"曲线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入分配效应处于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
孙文远裴育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
FDI的就业效应:基于江苏三次产业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江苏1995年-2009年的FDI与就业数据,对江苏FDI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来看,FDI会促进江苏就业的增加;具体到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却又有显著的差异,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为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为正,但是总效应为正。因此可以说,江苏吸引FDI使得江苏更多的劳动力得到了就业的机会。
刘玉孙文远
关键词:FDI就业效应产业经济
基于博弈理论的外贸出口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出口制造商、国外进口零售商和外贸服务商组成的外贸出口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独立决策和合作决策下的定价及利润关系,得出合作决策不仅使供应链系统收益提高,而且消费者也从中获益。对于合作决策下利益分配的矛盾,可以运用群体加权重心模型对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达到共赢的目的。最后通过算例加以说明外贸出口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并给出了研究的结论及启示。
任志成
关键词:博弈论利益分配供应链竞争
“十二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被引量:5
2012年
"十二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体制基础。必须突破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赵峰姜德波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大部制改革城乡一体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