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06B0088M)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红梅刘家忠饶定齐姚锦仙田先娇更多>>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两栖
  • 2篇牛蛙
  • 2篇牛蛙蝌蚪
  • 2篇蝌蚪
  • 2篇两栖动物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植被
  • 1篇入湖河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物监测
  • 1篇水质
  • 1篇皮肤
  • 1篇栖息
  • 1篇栖息环境
  • 1篇微核
  • 1篇微核试验
  • 1篇无尾
  • 1篇无尾两栖类

机构

  • 7篇玉溪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李红梅
  • 2篇饶定齐
  • 2篇刘家忠
  • 1篇陈艳
  • 1篇章新
  • 1篇吴献花
  • 1篇姚锦仙
  • 1篇田先娇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两栖动物在抚仙湖水体变化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2011年
两栖动物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环境污染会引起其种群及机体结构发生变化。利用两栖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以及所检测环境的变化特点,通过对抚仙湖生态环境中两栖动物的种群变化、形态、行为以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进行动态研究,可以对抚仙湖实施水体变化的生物监测,为湖泊生态环境的生物监测提供依据。
李红梅
关键词:两栖动物生物监测
9种因子对牛蛙蝌蚪的毒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常见入湖污染因子对牛蛙蝌蚪生存的影响。[方法]在室内条件自来水养殖中,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研究9种因子对抚仙湖环境中所采集的牛蛙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的影响。[结果]洗衣粉、洗洁精、除草剂、总氮、总磷、Pb2+、Cu2+、Mn7+、Cd2+对牛蛙蝌蚪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2.92、22.39、7.78、15.39、121.48、9.07、0.04、0.52、0.04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抚仙湖环境水质的生物监测提供科学资料。
李红梅田先娇
关键词:牛蛙蝌蚪急性毒性
新平哀牢山红脖颈槽蛇的分布及危害调查
2011年
通过走访调查、标本统计、查阅文献等形式对新平哀牢山东坡嘎洒和水塘地区红脖颈槽蛇的分布与危害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红脖颈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分布广泛,是新平哀牢山东坡一带爬行动物中的优势种。结合爬行类的生态功能及药用价值,提出了加强其生活环境保护以及危害防治的建议。
李红梅
抚仙湖周边两栖动物栖息环境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09年
对抚仙湖周围的主要入湖河流、人工湿地、湖滨带等两栖动物栖息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以揭示两栖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抚仙湖周边两栖动物分布狭窄,无尾类相对丰富。其中人工湿地数量多,种类丰富;入湖河流中路歧河、尖山河等地数量多。两栖动物季节栖息范围的变化与栖息地的水质、植被、地形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李红梅聂金芬
关键词:两栖动物栖息环境水质植被
抚仙湖生态环境中无尾两栖动物的资源与利用被引量:3
2009年
2008年3~7月对云南抚仙湖生态环境中的无尾两栖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无尾两栖类10个种,隶属于1目4科7属,但是分布狭窄,部分种类数量少。结合无尾两栖类的生态功能和作为指示生物的优越性特点,提出了加强其生活环境和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合理利用无尾两栖类动物对抚仙湖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的建议。
李红梅饶定齐吴献花刘家忠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
红瘰疣螈皮肤的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对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成体的皮肤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观察结果表明,其皮肤厚薄、微血管、色素分布,以及腺体的分布和大小等方面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存在差异:头和背部的皮肤厚于腹部;黑色素细胞多分布于真皮浅层,以腹部及背侧无瘰粒处多见;真皮层富含黏液腺和颗粒腺,但分布不均匀;头嵴棱部及背部瘰粒下方颗粒腺的数量多、体积大,并充满分泌物;表皮下腺体外突,其表皮细胞层数减少,形成分泌物有效通道。同时,将红瘰疣螈皮肤与其他两栖类相比可知,其以上皮肤结构特征均体现了红瘰疣螈对山区阴湿环境中陆栖生活的重要适应。
李红梅姚锦仙
关键词:红瘰疣螈皮肤显微结构
抚仙湖不同区域入湖河流水质对牛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抚仙湖生态环境水样的致突变性,为水域治理提供生物监测依据。方法于2009年4、5月采集路歧河、尖山河、山冲河、广南营、东大河、窑泥沟6个点的牛蛙蝌蚪进行红细胞微核试验,并与对照(经曝气后的自来水养殖)组进行对比。于2009年2—10月,采集各点的水样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山冲河、广南营、东大河、窑泥沟采集的牛蛙蝌蚪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采集点牛蛙蝌蚪的微核率依次为窑泥沟<东大河<广南营<山冲河<路歧河<尖山河。污染越严重的河流,其牛蛙蝌蚪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也就越高。结论污染严重的入湖河流水质对牛蛙蝌蚪红细胞具有遗传毒性。
李红梅陈艳刘家忠饶定齐章新
关键词:微核试验红细胞蝌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