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2127)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安华姚艳波刘玲李风萍丁绍楠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中间相沥青
  • 2篇缩聚
  • 2篇缩聚法
  • 2篇碳纤维
  • 2篇氢化
  • 2篇热缩聚
  • 2篇聚碳硅烷
  • 1篇氮化
  • 1篇低氧
  • 1篇电磁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含量
  • 1篇碳化硅纤维
  • 1篇陶瓷
  • 1篇热解法
  • 1篇高碳
  • 1篇SIC纤维
  • 1篇SINO
  • 1篇C纤维
  • 1篇表面化学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刘安华
  • 3篇丁绍楠
  • 3篇李风萍
  • 3篇刘玲
  • 3篇姚艳波
  • 2篇舒欣
  • 2篇夏文丽
  • 2篇董炎明
  • 2篇陈剑铭
  • 1篇兰琳
  • 1篇胡志明
  • 1篇吴双

传媒

  • 4篇功能材料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氧含量对Co-SiC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系统研究了含钴聚碳硅烷交联丝的氧含量对所成含钴碳化硅(Co-SiC)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交联丝Co-PCS-air,Co-PCS-02的氧含量较高,陶瓷产率较高,所成纤维的SiCx0y相含量较高、β-SiC和CoSi晶粒的增长速度较快,晶粒的尺寸较大,达到最大力学性能的烧结温度较低,电阻率也较低。该纤维电阻率在1O^0~10^3Ω·CITl之间可调,且具有一定的磁性,有望用作吸波纤维。
刘玲陈剑铭丁绍楠李风萍姚艳波刘安华
关键词:聚碳硅烷氧含量电磁性能
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NO陶瓷
2015年
系统研究了热解和氧化条件对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NO陶瓷的影响.研究发现,氮化脱碳反应主要发生在800℃之前,且脱碳彻底,碳质量分数低于1%;在氮气气氛下继续烧成,最终生成陶瓷的氮质量分数可达35.65%.氮化前对聚碳硅烷进行氧化交联可提高陶瓷产率至61.84%,但是产物中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到20%以下,产物为无定型态的SiNO陶瓷.
丁绍楠刘玲李风萍胡志明刘星煜刘安华
关键词:聚碳硅烷
同步氢化/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系统地研究了在氢化剂量固定情况下,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同步氢化/热缩聚法所制得的中间相沥青(MP)性质的影响,并制得了可纺MP。研究表明反应时间同为4h时,MP的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偏光结果显示,低温产物为中间相小球和各向同性基质的混合物,高温产物为连续中间相。反应温度同为410℃时,MP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经历了从中间相小球到小球发生融并,最后形成了马赛克织构的中间相。纺丝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温度为410或420℃,反应4h制得的中间相沥青,可以熔融纺丝,经氧化和碳化后制得两组碳纤维。
夏文丽陈剑铭舒欣姚艳波刘安华董炎明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热缩聚氢化碳纤维
高碳低氧型碳化硅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SEM、拉曼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国产低氧高碳型碳化硅纤维表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光滑、致密,以SiC_xO_y组成为主、SiC次之、SiO_2最少,并有无定形碳存在。该纤维表面物理与化学特性有利于形成结合强度适中的复合材料界面,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吴双刘玲丁绍楠李风萍兰琳刘安华
关键词:碳化硅纤维表面化学性能
同步氢化/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同步氢化/热缩聚反应,制得中间相沥青(MP);重点研究了四氢萘(THN)用量对MP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THN增加,MP的软化点(SP)随之降低,H/C随之提高,不溶分随之减少;偏振光显微镜研究表明THN用量少于8%时,MP的形貌为分布不均的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两种沥青的混合物;而随着THN的增加,各向异性沥青逐渐趋于以中间相小球形态,并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到各向同性沥青基质之中。MP经保温处理后,纺丝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制得横截面呈无规结构的沥青基碳纤维。
舒欣姚艳波夏文丽刘安华董炎明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氢化热缩聚碳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