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0A)

作品数:24 被引量:132H指数:7
相关作者:言志信史盛刘灿张刘平彭宁波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地震
  • 10篇边坡
  • 8篇地震作用
  • 8篇动力响应
  • 5篇岩质
  • 5篇岩质边坡
  • 3篇道路工程
  • 3篇地震动
  • 3篇地震动力
  • 3篇顺层岩质
  • 3篇顺层岩质边坡
  • 3篇隧道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 3篇隧洞
  • 3篇路工
  • 3篇路基
  • 3篇锚杆
  • 3篇棱角性
  • 3篇集料

机构

  • 16篇兰州大学
  • 11篇云南省公路科...
  • 6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重庆交通科研...
  • 3篇教育部
  • 3篇学研究院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贵州顺康路桥...

作者

  • 16篇言志信
  • 6篇史盛
  • 4篇刘灿
  • 3篇江平
  • 3篇张刘平
  • 3篇任志华
  • 3篇党冰
  • 3篇彭宁波
  • 3篇高乐
  • 2篇胡文华
  • 2篇蔡汉成
  • 2篇王火明
  • 2篇贺香
  • 2篇曹小红
  • 2篇王鹏
  • 2篇徐甜
  • 1篇贺铭
  • 1篇迟凤霞
  • 1篇齐远
  • 1篇于换小

传媒

  • 5篇公路交通技术
  • 3篇铁道建筑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爆破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岩体破坏机理探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波动理论对地震作用下岩体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埋深在一定范围内,水平地震作用下岩体的内聚力c和正应力σn与振动速度和埋深呈线性关系。当埋深一定时,振动速度越大c值越小;在振动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岩体的应力状态由压应力逐渐转变为拉应力,且拉应力随振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振动速度一定时,岩体埋深越大c值越小;埋深越浅,拉应力越大,当埋深达到一定值时岩体就只在其弹性极限内振动而不产生破坏。
言志信史盛党冰刘灿徐甜
关键词:岩体地震作用内聚力
粗集料强度和棱角性对级配碎石合成级配影响的试验研究
针对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法试验,研究了粗集料强度和棱角性对混合料最终级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强度和棱角性对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终级配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当集料压碎值大同时针片状含量也大的时候,这种叠加效应下...
王火明王秀杨敏张德欧符德省
关键词:道路工程级配碎石粗集料棱角性压碎值
文献传递
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地震诱发的边坡失稳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一个边坡的数值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静力状态下锚固前后边坡的塑性区、水平位移和滑移面,地震作用下锚固前后边坡的塑性区、各个时刻的水平位移、锚杆轴力分布和塑性状态,然后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并探讨了边坡破坏的机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锚杆对边坡的加固效果十分显著;锚杆在发挥锚固作用时主要受拉,且随着锚杆位置高程的增加,锚杆的轴力减小;有无锚杆支护的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方式不同。研究结果为锚固边坡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彭宁波言志信刘子振蔡汉成
关键词:边坡锚杆地震
粗集料棱角性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粗集料棱角性评价方法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从集料棱角性定义出发,考虑其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松装密度、振装密度和流动时间3种评价粗集料棱角性的试验方法,并对石灰岩碎石、玄武岩碎石和破碎河滩料粗集料棱角性进行评价。研究针片状颗粒和浑圆状颗粒(破碎河滩料)含量与棱角性的关系,提出基于3种试验方法的粗集料棱角性技术指标及标准。
王火明杨敏符德省周刚
关键词:道路工程粗集料棱角性
隧洞开挖过程中地应力耦合动态卸荷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资料对比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圆形隧洞在开挖过程中开挖边界上径向、剪切地应力及二者耦合的动态卸荷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隧洞在开挖过程中,径向应力卸荷时程曲线大于剪切应力卸荷时程曲线;在最大主应力方向,径向、剪切地应力耦合的卸荷应力时程曲线是二者之和,而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二者耦合的卸荷应力时程曲线则为二者之差;最后,通过与工程实例的结合,说明在最大主地应力方向,围岩水平径向振动是由于径向、剪切应力的耦合卸荷诱发的。
言志信史盛党冰刘灿徐甜
关键词:隧道工程动态卸荷
粗集料棱角性对水稳河滩料强度和干缩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粗集料棱角性对水稳混合料路用性能(强度和干缩特性)的影响展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不宜含有较多的浑圆状颗粒和针片状颗粒,其松装空隙率宜控制在43%~45%,振装空隙率宜控制在41%~43%。此外,全部破碎颗粒中混入不超过20%的浑圆状颗粒可以有效减少松(振)装空隙率和针片状含量,对提高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有利;含有不超过20%浑圆状颗粒的粗集料与全部破碎的粗集料相比,其劈裂强度相差不大。干缩试验表明,拐点失水率与合成矿料骨架空隙率有一定关系,骨架空隙越大,拐点失水率也越大;当粗集料中含有较多的浑圆状颗粒时,其干缩系数拐点失水率相对较小。
王火明杨敏符德省王秀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粗集料棱角性干缩特性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2D中两相流分析模块建立了非饱和土边坡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渗流场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雨水入渗主要引起边坡表层的饱和度增加;而降雨强度较小时,雨水更容易入渗到边坡的内部;降雨持时相同时,边坡的剪应变增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强降雨条件下,边坡的位移较大,其中边坡水平向位移随着高程的减小而增大,而竖直向位移随着高程的减小而减小;随着降雨持时的增加,边坡的位移不断增大,安全系数不断减小。
言志信高刚于换小高乐
关键词:非饱和土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
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是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的基础,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一个顺层岩质边坡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对其在竖向和水平向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震竖向和水平向耦合作用模拟比简单的模拟水平向振动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对岩土体的破坏更大;顺层岩质边坡在耦合地震作用下存在垂直放大和临空面放大作用;坡面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均随高程增加呈增大趋势,在结构面处增大特别明显;竖向地震波产生的水平与竖向拉裂是触发斜坡体产生初期崩滑破坏的主控因素;边坡动力响应特征值的放大效应表明,其放大系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竖向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竖向速度>水平速度;耦合地震波作用下,随着av/aH的增大,坡面监测各点横向位移基本呈增大趋势,说明竖向地震作用起了重要的破坏作用。
言志信高乐彭宁波任志华郭斌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
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是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的基础,利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一个顺层岩质边坡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对其在竖向和水平向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震竖向和水平向耦合作用模拟比简单的...
言志信高乐彭宁波任志华郭斌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
文献传递
地震作用下隧洞动力响应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运用FLAC3D对某无衬砌土质隧洞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位移时程及剪应变增量的变化分析了其破坏机制和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由于隧洞临空面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在离临空面一定距离的土体初始将产生一定的永久位移,之后随时间开始收敛,此处土体最终保持了稳定状态;而临空面附近的土体则完全处于屈服状态,位移不随时间收敛,一直向临空面滑移,直至破坏;最大剪应变增量首先出现在侧墙部位,随着地震的持续其范围迅速扩大并向拱顶延伸,同时在拱顶也出现最大剪应变区,当拱顶和侧墙最大剪应变区完全贯通时,隧洞就产生了整体破坏;剪应变增量随地震作用的时间而增大,但增长速率随着地震的持续而减小。研究结果为土质隧洞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言志信史盛江平黄文贵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震动力响应FLAC3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