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208)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柯剑娟饶艳王焱林吴云张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1篇心肌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1...
  • 1篇鼠肝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腺苷
  • 1篇腺苷后处理
  • 1篇肝移植
  • 1篇肝脏
  • 1篇白细胞介素
  • 1篇白细胞介素1...
  • 1篇补体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2篇王焱林
  • 2篇饶艳
  • 2篇柯剑娟
  • 1篇张力
  • 1篇冯晓波
  • 1篇张宗泽
  • 1篇吴云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补体C1q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00g,3~4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假手术组(s组,n=12),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n=48)。于再灌注1、3、6、24h时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补体C1q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肝组织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补体C1q及其mRNA表达上调,于再灌注3h时达峰值(P〈0.05)。I/R组病理学损伤程度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补体C1q活化参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冯晓波饶艳柯剑娟王焱林张宗泽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肝移植补体C1Q
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IL-10和TNF-α浓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IL-10和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腺苷后处理组(AP组).IR组、IP组和AP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恢复再灌注.IP组缺血30 min时进行再灌注30 s缺血30 s,循环3次,然后再灌注120 min;AP组缺血30 min时静脉输注腺苷40 μg·kg-1·min-1,剂量1.5 mg/kg,然后再灌注120 min.于缺血前(基础状态)、缺血30 min、再灌注30、120 min时记录HR、SP和DP.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IL-10和TNF-α的浓度.采集血样后,取心肌组织,测定MDA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HR、SP和DP降低,IP组和AP组SP降低,IR组、IP组和AP组血清IL-10、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组和AP组HR、SP和DP升高,血清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IP组和A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AP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腺苷后处理可促进IL-10生成,抑制TNF-α生成,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柯剑娟王焱林吴云饶艳张力
关键词:腺苷白细胞介素10心肌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