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665)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虹吴江王新刚桂一胡裕效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脱氧
  • 6篇脱氧葡萄糖
  • 5篇显像
  • 5篇PET/C
  • 5篇PET/CT
  • 4篇正电子
  • 4篇正电子发射
  • 4篇18氟-脱氧...
  • 3篇肿瘤
  • 2篇断层显像
  • 2篇乙酸
  • 2篇原发性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正电子发射体...
  • 2篇体层摄影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淋巴
  • 2篇甲状腺

机构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6篇朱虹
  • 3篇桂一
  • 3篇卢光明
  • 3篇胡裕效
  • 3篇王新刚
  • 3篇吴江
  • 2篇杨桂芬
  • 2篇刘伟彦
  • 1篇孙传金
  • 1篇栗全营
  • 1篇刘兵建
  • 1篇方可元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同位素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8)F-Alfatide Ⅱ PET/CT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18) F-AlfatideⅡPET/CT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44例疑诊乳腺癌女性患者于1周内行^(18) F-AlfatideⅡ和^(18) F-FDG PET/CT显像,分别以视觉法、半定量法(SUV max和SUV mean)分析图像,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视觉分析法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半定量法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和最佳截断值。结果44例中,39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其中37例接受活检或手术,17例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视觉分析法用于^(18) F-AlfatideⅡPET/CT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59%(12/17)、90.00%(18/20)、81.08%(30/37)、85.71%(12/14)和78.26%(18/23),用于^(18) F-FDG PET/CT分别为64.71%(11/17)、90.00%(18/20)、78.38%(29/37)、84.62%(11/13)和75.00%(18/24),二者联合分别为82.35%(14/17)、85.00%(17/20)、83.78%(31/37)、82.35%(14/17)和85.00%(17/20);其对^(18) F-AlfatideⅡ与^(18) F-FDG的诊断效能相当(P均>0.05)。以半定量分析法获得的^(18) F-AlfatideⅡ的SUV max和SUV mean及^(18) F-FDG的SUV max和SUV mean的AUC分别为0.81、0.80、0.92及0.92,约登指数分别为0.67、0.66、0.72及0.7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0、0.81、1.27及0.79;其用于^(18) F-AlfatideⅡ的诊断效能低于^(18) F-FDG,而SUV max和SUV mean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0.12)。结论^(18) F-AlfatideⅡPET/CT可用于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18) F-FDG的不足。
朱虹吴江孙传金王新刚王婧洁王少华陈小元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1)碳-乙酸PE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2012年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中国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PET显像对HCC的诊断准确率欠佳,但它对HCC的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有很大作用。同时,对于HCC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检测,18F-FDG和11碳-乙酸(11C-acetate,11C-ACT)两种示踪剂联用比单示踪剂PET显像更具有优势。
胡裕效朱虹卢光明
关键词:18氟-脱氧葡萄糖肝细胞肝癌
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荷瘤裸鼠^(18)F⁃乙基胆碱、^(11)C⁃胆碱、^(18)F⁃FDG生物分布和PET肿瘤显像
2022年
目的单一^(18)F⁃FDG PET显像对高分化HCC诊断敏感低,因而探讨荷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裸鼠中^(18)F⁃乙基胆碱、^(11)C⁃胆碱、^(18)F⁃FDG的活体生物学分布以及^(18)F⁃乙基胆碱(^(18)F⁃FECh)、^(11)C⁃胆碱、^(18)F⁃FDG microPET显像检测荷瘤鼠肿瘤的价值。方法荷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3只,行^(18)F⁃FECh、^(11)C⁃胆碱、^(18)F⁃FDG microPET动态扫描,分析不同时间点3种显像剂在脑、心腔、肝、肺、肾皮质、肌肉、肿瘤的组织摄取值(%ID/g)和瘤/肝比、瘤/肌比。结果^(18)F⁃FECh、11 C⁃胆碱与^(18)F⁃FDG的生物分布有差异,肝、肾的^(18)F⁃FECh、^(11)C⁃胆碱摄取高,在其他正常组织摄取低。肾、心、肝和脑组织^(18)F⁃FDG摄取高。不同时间点^(18)F⁃FECh、^(11)C⁃胆碱瘤/肝比和瘤/肌比平稳,而^(18)F⁃FDG变化大。不同时间点^(18)F⁃FDG瘤/肝比和20~60 min时间点^(18)F⁃FDG瘤/肌比明显高于^(18)F⁃FECh和^(11)C⁃胆碱。5、10、20、30 min ^(18)F⁃FECh瘤/肝比与11 C⁃胆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0、30 min ^(18)F⁃FECh瘤/肌比(3.70±1.27、3.85±1.44)显著高于11 C⁃胆碱(1.99±1.31、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瘤鼠中肾和肝是胆碱代谢的主要器官,^(18)F⁃FECh、^(11)C⁃胆碱的生物学分布理想。与^(11)C⁃胆碱相比,^(18)F⁃FECh更容易观察肿瘤,因此可选用^(18)F⁃FDG和^(18)F⁃FECh双探针PET显像模式,提高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
王新刚孙晶晶桂一杨桂芬朱虹
关键词:荷瘤裸鼠
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表现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PET/CT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2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8 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10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存在两个或多个病变。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异常PET/CT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或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未见PET/CT异常征象,仅2例FDG代谢增高(局灶性、弥漫性)。甲状腺腺瘤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结节;②囊变;③钙化;④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0例甲状腺腺瘤仅2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甲状腺局限性增生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低密度结节;②甲状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2例甲状腺局限性增生1例局灶性FDG代谢增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密度弥漫性减低;②甲状腺肿大;③甲状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FDG代谢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的PET/CT异常征象包括①甲状腺片状低密度灶;②甲状腺局灶性或弥漫性FDG代谢增高。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可出现FDG摄取增高,但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局限性增生出现比例低,而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炎性病变比例相对较高;甲状腺弥漫性FDG摄取多提示良性病变,而局灶性FDG摄取需作进一步的鉴别。
吴江朱虹王新刚桂一刘伟彦卢光明
关键词:甲状腺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18)F-FDGPET/CT显像在甲状腺病变的应用:与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28例甲状腺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男13例,女15例,年龄25~84岁,术后病理26例,穿刺病理2例,其中10例患者甲状腺有2个或多个病变,共包括8个恶性病变、31个良性病变。结果:8个恶性病变中7个甲状腺癌均表现为局灶性FDG代谢增高,1个淋巴瘤累及甲状腺病灶表现为弥漫性FDG代谢增高;31个良性病变中5个PET和CT均未显示,17个PET显示阴性、CT显示形态学改变,9个PET和CT均显示阳性改变;9个FDG代谢高摄取的良性病变包括2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个滤泡性腺瘤、2个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个腺瘤样增生、1个甲状腺慢性炎症、1个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SUVmax与病灶最大径不相关(P=0.069)、与病灶平均密度也不相关(P=0.495);FDG高代谢摄取的8个恶性病变和9个良性病变其SUVmax无统计学差异(P=0.134);8个恶性病灶、31个良性病灶其钙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88),但沙粒样钙化的发生率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8)。结论:18F-FDG PET/CT单纯依靠SUV值不能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显示沙粒样钙化对甲状腺癌具有高度提示价值;FDG阴性摄取及FDG弥漫性摄取的甲状腺病变为良性可能性大,甲状腺局灶性FDG摄取灶为恶性病变的概率较大,前两者需建议超声随访,而后者需建议超声引导下抽吸活检。
吴江朱虹王新刚桂一刘伟彦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F-FDG PET/CT表现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淋巴瘤脾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经18 F-FDG PET/CT诊断为淋巴瘤脾脏浸润的42例患者,分析脾脏体积、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正常肝脏SUVmax。结果 42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F-FDG PET/CT表现分为3型,其中Ⅰ型(单纯弥漫型浸润)24例、Ⅱ型(单纯结节型浸润)13例,Ⅲ型(混合型浸润)5例。在淋巴瘤浸润脾脏病灶的SUVmax中,Ⅱ型、Ⅲ型>Ⅰ型(P均<0.05),Ⅱ型与Ⅲ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奇金病(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0.18、0.17);T细胞/NK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脾脏淋巴瘤浸润有明显优势,其表现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淋巴瘤浸润脾脏结节样病灶的18F-FDG摄取显著高于弥漫性病灶;T细胞/NK细胞淋巴瘤累及脾脏较HD更多表现为Ⅰ型。
吴江朱虹王新刚桂一胡裕效杨桂芬
关键词:淋巴瘤脾脏肿瘤转移18F氟脱氧葡萄糖
^(18)氟-脱氧葡萄糖合成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 glucose,18F-FDG)是最常用的正电子药物。对影响18F-FDG合成因素的报道尚不多。文中分析影响18F-FDG合成的因素,以期提高18F-FDG的合成效率和成功率。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合成18F-FDG失败次数,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共合成18F-FDG 1257次,成功1228次,平均合成效率为60.5%,成功率为97.7%。未能合成出18F-FDG及合成效率不足40%的情况合计29次,占2.3%。其中18F离子未淋洗至反应管4次;传18F离子管路2位4通阀无法完全闭合,废水进入K222瓶中2次;加热器故障7次;合成时试剂加入错误6次;厂家配套试剂盒中K222含量偏低8次;试剂保存不当,导致三氟甘露糖纯度减低2次。失败原因主要与设备的稳定性、温度、试剂等因素有关。结论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范的技术操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可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及成功率。
孙传金朱虹方可元刘兵建
关键词:18氟-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小分子FAP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肿瘤临床诊治的难点之一是寻找特异性靶点和高选择性的靶向抑制剂。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是一种脯氨酸寡肽酶家族的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表明,FAP在多种肿瘤实体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FAP有望成为肿瘤诊治的特异性靶点。FAP在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疾病高表达,在成人的正常组织器官中通常不表达,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FAP抑制剂能够获得高对比度图像。本文主要从FAP抑制剂的亲和力、选择性、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小分子FAP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肿瘤诊治有所裨益。
刘敬如芮建中朱虹
关键词:肿瘤FAP放射性核素显像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1)碳-乙酸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xyoxyglucose,18F-FDG)和11碳-乙酸(11 C-acetate,11 C-ACT)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0.2岁,所有患者均为肝内单发病灶。治疗前均先行18 F-FDG PET/CT,后行11 C-ACT PET/CT检查,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其中有7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1例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C)、1例肝内感染性病灶,均经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结果 7例HCC患者18 F-FDG PET/CT显像均为阴性,11 C-ACT PET/CT显像有6例为阳性。18F-FDG PET/CT和11 C-ACT PET/CT显像均未发现1例高分化胆管细胞癌。对于1例肝内炎性病灶,18F-FDG PET/CT显像为阳性,而11 C-ACT PET/CT显像为阴性。结论①11 C-ACT PET/CT显像可以用来探测那些呈18 F-FDG等或低摄取的HCC病灶;②对于高分化的CCC,18 F-FDG PET/CT显像有可能会表现为假阴性结果;③11 C-ACT PET/CT显像可以用来诊断肝内感染性病灶。
胡裕效朱虹卢光明杨桂芬栗全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