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660)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夏欣一李卫巍吴秋月李娜崔英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基因
  • 8篇突变
  • 6篇基因突变
  • 4篇精子
  • 3篇低钾
  • 3篇低钾周期性麻...
  • 3篇周期
  • 2篇蛋白
  • 2篇圆头精子症
  • 2篇鼠模型
  • 2篇突变检测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基因突变检测
  • 2篇基因诊断
  • 2篇家系
  • 2篇大鼠模型
  • 1篇蛋白基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4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省计划生...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夏欣一
  • 12篇李卫巍
  • 10篇吴秋月
  • 7篇崔英霞
  • 7篇李娜
  • 5篇张翠
  • 4篇黄宇烽
  • 4篇李晓军
  • 3篇翟金盛
  • 3篇安丽梅
  • 2篇高洪柳
  • 2篇周洋
  • 2篇商学军
  • 2篇殷志敏
  • 2篇潘红
  • 1篇李正荣
  • 1篇许晓风
  • 1篇薛春燕
  • 1篇王卫萍
  • 1篇李家亮

传媒

  • 6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PY19L2基因与圆头精子症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圆头精子症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精子症,临床上100%圆头缺陷精子的病例比较少见,这类患者精液中精子头部呈圆形,一般无顶体或者顶体异常,可伴有杂乱的中段和尾部。由于顶体内含有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所需要的酶类,这类异常的精子无论体内或体外都不易自主与卵细胞受精,因而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育。最新研究表明,一种编码跨膜结构域蛋白基因DPY19L2(dpy-19-like 2)的缺失是导致圆头精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就DPY19L2与圆头精子症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圆头精子症的基因诊断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吴秋月李娜夏欣一殷志敏
关键词:圆头精子症
低钾周期性麻痹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2年
目前已知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KPP)与遗传有关,根据其突变的基因的不同分为HoKPP1型与HoK-PP2型,两种HoKPP有着各自不同的突变基因、突变热点与外显率,这对HoKPP病人的致病基因的筛选与鉴定带来了困难。本文回顾了以往的HoKPP病例报道,优化了候选基因的筛查步骤并阐述了不同位点突变所带来的特殊表型,希望对以后的HoKPP的诊断以及发现新的突变位点带来帮助。
李卫巍安丽梅夏欣一
关键词:突变基因筛查
CACNA1S基因突变致低钾周期性麻痹的产前基因诊断
2012年
目的对CACNA1S基因R1239H突变导致的低钾周期性麻痹(HoKPP1型)家系中的1例中期妊娠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从而预防HoKPP患儿出生。方法患者于16孕周在B超下进行羊膜囊穿刺,抽取羊水10 mL,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选择3个多态性STR位点,D13S317、D8S1179和D16S539,排除母体细胞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对CAC-NA1S基因外显子30进行扩增,PCR产物进行正、反向测序。结果 STR多态性位点分析,证明无母体细胞污染,胎儿CACNA1S基因30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胎儿带有和母亲同样的CACNA1S基因突变R1239H。结论对于有HoKPP风险的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明确胎儿基因型,预防患儿出生。
夏欣一李卫巍安丽梅周洋崔英霞李晓军翟金盛
关键词:低钾周期性麻痹产前基因诊断
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一家系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家系的晶状体蛋白(CRYAB)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白内障的关系。方法收集该家系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标本并抽提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及DNA测序对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患者的23个候选基因进行筛选,并以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用Prot Scale和Prot Param在线软件比较分析野生型和突变型αB-晶状体蛋白结构与功能,结合患者临床数据和裂隙灯照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家系中所有患者8~10岁开始出现视力下降,均在晶状体后极存在单一且界限清晰的混浊,直径0.5~3 mm。DNA测序证实患者携带全新的CRYAB杂合错义突变(c.59C〉G),导致氨基酸P20R的改变。该家系中健康人和200例体检健康者未发现此突变,排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可能。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P20R突变改变了αB-晶状体蛋白的生化性质。结论从一个家系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后极性白内障中发现了CRYAB杂合错义突变(c.59C〉G,p.P20R),此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
张翠张静蒋卫军李天赋周青安丽梅李卫巍吴秋月崔英霞薛春燕张双全夏欣一许豪勤许晓风
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疾病,特征为会阴部不适、骨盆疼痛、刺激性排尿症状等,严重时可引起性功能障碍。组织学特点是多核、单核细胞在间质结缔组织中浸润。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目前尚未明确,以致此病的研究受阻。动物模型可以帮助阐述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啮齿类动物模型在此病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李天赋李卫巍夏欣一黄宇烽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
流式细胞术检测吸烟对精子质膜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荧光染料SYBR-14/PI双色标记法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育患者精子质膜完整性,分析吸烟对精子质膜完整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例男性精液标本,其中132例为本院就诊男性不育患者,分为大烟量组(n=68)与小烟量组(n=64),正常生育男性为正常对照组(n=70)。通过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液标本经PBS洗涤处理后用荧光染料SYBR-14/碘化丙锭(PI)双染后上流式细胞仪分析,用SYBR-14+/PI-(绿)表示质膜完整精子(PMI);SYBR-14-/PI+(红)表示质膜破损而坏死的精子;SYBR-14+/PI+(绿,红)表示正处于由活到死过度状态的精子。检测精子质膜完整性,并对精子质膜完整性与部分精液参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大烟量组与小烟量组质膜破损的坏死精子(SYBR-14-/PI+%)、过渡态的精子(SYBR-14+/PI-%)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0.05)。大烟量组SYBR-14+/PI-%明显低于小烟量组,SYBR-14-/PI+%明显高于小烟量组。所有202例标本SYBR14+/PI-%与精子活动率呈显著正相关(r=0.938,P=0.000)。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SYBR-14/PI双染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精子质膜完整性。吸烟会导致精子质膜完整性下降,引起精子活力下降,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卫巍李娜吴秋月夏欣一崔英霞黄宇烽姚勤
关键词:吸烟精子流式细胞术
低钾周期性麻痹家系CACNA1S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低钾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是一种由于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中筛查HoKPP家系患者的基因突变位点,为产前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报告1个具有4代18例患者的HoKPP中国家系。提取HoKPP患者、家系中健康人以及100例无血缘正常对照血样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测序进行候选基因突变分析,包括骨骼肌二氢嘧啶敏感性钙通道α1亚单位(CACNA1S)基因和骨骼肌钠通道α亚单位基因(SCN4A)。结果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该HoKPP家系所有患者CACNA1S基因外显子30上均存在杂合突变(G3716A),推测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R1239H),家系中健康人以及无血缘正常对照组中均未见患者所携带的杂合突变位点(G3716A)。结论 CACNA1S基因的R1239H突变是该HoKPP家系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可行产前基因诊断预防患儿出生。
翟金盛李卫巍安丽梅李科周洋刘阳崔英霞李晓军夏欣一
关键词:低钾周期性麻痹基因突变
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APC基因突变诊断
2014年
目的对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进行结肠息肉病致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的突变检测。方法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用目标序列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APC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者的APC经分析后发现1个杂合的缺失突变c.3931_3925del AAAAG(p.Ile1307Ilefs X6);该突变引起APC基因的编码序列移码突变,产生一个提前终止的密码子,生成一截短的蛋白而影响蛋白功能。结论 APC基因编码区的缺失突变c.3931_3925del AAAAG(p.Ile1307Ilefs X6)为该患者的致病原因。
潘红高洪柳吴秋月李卫巍李天赋夏欣一王卫萍许豪勤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缺失突变
1例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突变检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DPY19L2基因纯合缺失是圆头精子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1例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精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技术检测圆头精子症DPY19L2基因突变情况,并与Genbank所公布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精子形态学检查为精子顶体发育异常,均为圆头精子,顶体异常精子为100%;瑞氏-姬姆萨染色光镜观察发现,精子头部全部为圆形,无顶体,头核显示深色,充实,浓染。精子在电镜下呈较大圆头,核周围有一层均匀的单位膜,无顶体结构,有弥散的细胞质扩散和空泡;采用PCR扩增及DNA测序技术检测患者的DPY19L2基因无突变。结论:该圆头精子症患者DPY19L2基因未见纯合缺失,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基因。
吴秋月李娜李天赋李卫巍张翠邵永崔英霞殷志敏夏欣一李正荣
关键词:圆头精子症超微结构
1例成骨不全患者Ⅰ型胶原基因突变的检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1例成骨不全(OI)患者Ⅰ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为研究中国人群的OI基因突变特点提供线索。方法患者具有OI典型的蓝巩膜、易骨折、牙本质发育不全等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OI,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所有启动子区、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区进行DNA测序,通过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法进一步验证,以患者的父母、妹妹及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DNA测序结果显示,OI患者COL1A1基因45号外显子发生单核苷酸替代突变(c.3263 G>A,p.Gly1088Glu),而患者的父母、妹妹及200例健康对照者未发现相同的突变位点。同时PCRSSP也证明了此位点的杂合性。结论 c.3263 G>A突变位点是一个OI患者COL1A1基因的新突变位点,与OI临床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李娜吴秋月曹翔李天赋张翠李卫巍崔英霞李晓军许豪勤夏欣一
关键词:I型胶原基因成骨不全症DNA测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